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的中国股市正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开放和转型,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企业和政府,都深深卷入了翻云覆雨的股市波动。一方面上市公司渴望发行、增发或配股筹资,政府急于减持非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另一方面投资者希望通过融资取得投资收益极大化。双方共同博弈,在2002年股市的震荡下跌中探索股  相似文献   

2.
陈向阳 《南方经济》2003,(12):33-35
中国股票市场中并存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但表现更多的是一种政府失灵。本文从我国股市制度变迁路径和寻租理论分析了股市中政府失灵的深层原因,对政府在股市中的角色进行了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3.
现实主义·股民·股市·政府·企业·投机·暴利神话这是下面这篇文章的7个关键词。本文采用“硬心肠”态度反省中国股市,从政府、企业、股民三方参与股市的现实态度。推导出中国股市的现实主义逻辑,并得出令人吃惊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却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资本利得税一直是高悬在我国股市上空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人们围绕征收资本利得税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政府对于是否开征该税,也陷入了两难的状况。如何使我国股市对于收益的征税走出这一困境,实现政府、投资者、证券公司和股市自身发展等多方面共赢?  相似文献   

5.
姜涛 《新财经》2002,(9):34-35
2002年6月末,也就是政府推出国有股减持计划一年之余,他们就不得不放弃了该方案.国有股减持计划最初是用以筹集急需的社保基金的.其被放弃,与其说是筹集社保基金行为的失败,不如说是政府意图从股市"提款"的失败.虽然实际减持的国有股只占中国上市企业所拥有的国有股的很小一部分,但国有股可能涌入股市的威胁,给国内已是草木皆兵的股市还是造成很大的利空震荡,使A股市场在2001年6月至10月间狂跌了35%.一年多来,股市作为融资渠道的作用几乎冻结,截止到现在,从股市筹集的资金已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400亿元,股市在为政府和渴求资本的企业筹集资金上已显疲惫之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长期关系、短期作用和方差分解方面,分析了次级贷危机前后亚太股市的联动程度。首先,协整检验表明,亚太股市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在次级贷危机前后发生了明显的结构转变。其次,Granger非因果检验表明,亚太股市在次级贷危机后,市场间短期作用大大加强。再次,我们定义了单个市场联动程度判断准则,并且结合方差分解发现,亚太地区股市在次级贷危机后单个市场独立性显著降低。总体而言,亚太地区股市在次级贷危机之后联动程度进一步加强,支持弱分割市场理论;美国股市是地区股市领导者;日本股市变化最大,次级贷危机后,市场独立性变得最弱;中国大陆股市也不断融入区域市场。建议政府和投资者对于本国(本地区)之外的实体经济和股市风险都要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7.
王若鸣 《北方经济》2010,(10):51-52
股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的"晴雨表",在中国大陆股市20年的风风雨雨中,最能呼风唤雨的莫过于股票交易印花税,它一次次成功导演了"将股市捧上天堂"或"将股市打入地狱"的精彩魔术剧,天旋地转的股民却鲜于知道:股市交易印花税凭什么能在众多政府调控手段中成为可随意撬动股市的"魔法杠杆"?如何才能让这"魔法杠杆"为国为民造富?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奥秘.  相似文献   

8.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股市违规事件不断,在证监会不断查处、媒体频频曝光的同时,广大投资者的信心也连连受挫,加之国有股减持政策失当及"9·11"事件的消极影响,股指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从2245点多暴跌至不足1600点.目前,疮疤似乎是越揭越多,人们开始担心股市是否最终会崩盘;但也有人认为现在的股市已基本烂掉了,与其修修补补,不如推倒重建,因此即便崩盘也没有什么,政府不必过多地干预股市,更不需要救市.中国股市果真是无可救药了吗?面对股市的剧烈波动,政府真的可以坐视不管吗?所谓"推倒重建"对于广大投资者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又将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认为涉及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提起美丽中国,环保板块便发力上攻;禁酒令一出,白酒板块即应声大跌.中国的资本市场对宏观政策的反应历来灵敏异常.随着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政府换届工作也将于本次"两会"中完成.5年一次的人事调整,势必会对中国股市带来深刻影响. 盘点1993年以来,每5年一次的政府换届前后的中国股市,资本市场呈现的都是怎样的表情?  相似文献   

10.
整顿股市力度该多大●中国社科院杨帆自5月中旬股市暴涨之后,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令箭迭出,终于在6、7月,股市指数一路下泻,尽管适逢香港回归,回归题材仍未能救助股市上扬,分析后市,观点不一.但笔者从个人分析出发,对一个时期来政府的整顿股市力度,提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