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特征、我国区域经济结构所面临的五大问题的基础上,从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均衡、深度城市化、四化同步、城乡空间系统布局、城镇辐射带动效应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巳成各方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规律,并运用诺瑟姆的逻辑斯谛曲线测算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发展速度,结合我国财政收支及投融资需求的实际数据,发现存在巨大的城镇化融资缺口。通过分析目前城镇化的传统投融资模式,发现存在各种发展瓶颈,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投融资模式,提出要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基本原则,从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项目融资和城镇化建设发展基金等方面创新城镇化融资方式。通过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城镇化投融资体系,以解决新型城镇化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因、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各项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农村居民收入低下、农业总产值增长缓慢、农村贫困人口严峻、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为此需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改善农村落后现状、推动中国经济后期高速增长提供重要的引擎,通过阐述城镇化中的困境,演绎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思路,为中国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动力”,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最大潜力所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形成对资金的巨大需求,金融业必将成为资金供给的主要提供者.金融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同时又找到自身发展新的增长点,就必须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本文阐明了新型城镇化对金融发展的要求,并论述了金融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就金融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和金融创新以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10年来,中国外贸出口每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房地产占GDP的比重从10年前的3%增长到14%.这两驾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马车已逐渐饱和.一方面,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增长放缓;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不会再允许房价疯涨下去.为了让未来中国经济仍要保持每年8%的增长,就必须找到新的引擎.  相似文献   

7.
正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引擎。伴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城镇化本身将不仅仅成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将是当前中国应对转型过程中诸多挑战的重要措施。为了推动国内外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对新型城市化若干重大前沿问题的研究,更好地交流研究经验并分享相关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重庆工商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决定于  相似文献   

8.
郭震 《商周刊》2015,(3):20-21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概括李克强总理的演讲,就是"改造旧引擎,创造新引擎"。改要如何改,创要创什么,这是中国新常态下解决经济问题的关键。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尽管增速放缓,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7.4%的增长也是一大亮点。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发展却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李克强总理近日在达沃斯论坛上曾表示:"我们需要新的盘尼西林来应对国际局势的新的挑战。"过去的模式走到了尽头:房地产持续降温、制造业全面过剩、出口形势严  相似文献   

9.
邵宇 《商周刊》2015,(1):39
经济"新常态"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基于这个大背景,我们对2015年的宏观经济预测的前提假设是,经济增长动力来自经济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回落至9%投资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短期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速,从构成来看,固定投资主要由三大块构成:基建、房地产和  相似文献   

10.
李骁 《资本市场》2010,(3):22-25
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方向,而推进城镇化发展是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动力。近年来,中国政府把推进城镇化提升到战略高度,并开始着手改革户籍和社保制度,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从过去延续到未来的中国城镇化之路将经历三个阶段:异地城市化、回归城市化和本地城镇化。当前,“回归城市化”已经开始显露苗头,在未来十年将会得到充分演绎,成为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不难发现,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城镇化图景中,蕴含着值得长期关注和投资的丰富良机。  相似文献   

11.
以新型城镇化视角看农村金融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发展的主要潮流之一是新型城镇化,它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促进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又可以加快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进一步促进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农村金融的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还心有余而力不足,包括资金的支持、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只有如此,才能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2.
易宪容 《资本市场》2014,(12):15-15
中国的"房地产化"经济的同期性调整,必然会使"房地产化"经济的一些潜在风险逐渐暴露出来,陡然增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反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则为未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增加了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河北省在"十二五"时期,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路径,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十二五"时期正值河北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既要关注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张,更要加强对城镇化内涵与质量的考察与测度,避免冒进式城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2013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新型城镇化提高到"河北发展的新引擎"的高度,并从战略上明确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要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充分释放城镇化这一"新引擎"的巨大能量,就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质量。河北省目前的城镇化建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研究》2013,(11):J0001-J0001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目前中国的城镇化虽然速度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值得认真探讨。只有把这些问题探讨研究清楚了,才有可能为下一步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正确的政策思路。有鉴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贵州财经大学联合举办主题为“中国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科学论坛。本次论坛也是一次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贵州省房地产研究院(贵州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院)承办。现特向社会各界征文。  相似文献   

15.
《经济导刊》2013,(Z4):11-12
城镇化将会是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相关规划可能在下半年推出,而这一新规划会有哪些新的思路和提法?被寄予厚望的城镇化规划预期将在年内出台。在近日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对大会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相对于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现在落到了7.5%,预测2020年以前都会在7.5%左右,这个状况叫作"新常态"。在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六大挑战:产能过剩、城镇化、房地产、整体债务上升、地方政府负债以及金融乱象。为此,一套更讲质量和规律的新体制和新政策将会在不久的未来出台。  相似文献   

17.
《经济导刊》2013,(Z5):28-30
中国新型城镇化关键不在于"快",而在于"好"。回顾中国城镇化历程,支撑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是工业化,但工业化之所以能如此迅猛推进,一是靠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二是靠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三是靠土地财政和房地产驱动。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的改变,这两大因素在未来都会发生较大变  相似文献   

18.
《江南论坛》2012,(6):1-1
我国正处在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迈进的历史拐点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开始由工业化单引擎拉动发展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双引擎拉动.这必将加速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就业.并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彭薪 《经济》2014,(3):84-85
正近日,记者从"中国新型城镇化名家齐鲁行"组织委员会获悉,由《经济》杂志社、凤凰网山东频道、山东省城市经济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名家齐鲁行"大型公益活动,将于今年3月下旬在山东济南正式启动。据悉,该活动将以"新型城镇化新高度、新机遇、新商机"为主题,立足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集中探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并将在山东省内选取50个县市区、开发区、  相似文献   

20.
据预测,今后20年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由路。因此,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之后,新型城镇化就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