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如何与会展经济握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交会的巨大溢出效益,特别是对举办地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使得各地政府都想分“会展经济”一杯羹。但在企业、政府、外资等多种力量并存的格局中,政府应该如何出手?且听广州会展产业研究所所长刘松萍分解——2006年10月,第100届广交会将要召开,作为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  相似文献   

2.
第110届广交会落下帷幕,本届广交会具有标志性意义。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处于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广交会备受各方瞩目。本届广交会总体运行平稳,圆满完成了“稳增长、促平衡、提质量”三大中心任务,实现采购商到会和出口成交双增长,对巩固我国外贸良好发展势头,顺利完成全年外贸工作任务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商务》2004,(9):11-12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行,由商务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贸易方式灵活多样,除传统的出口看样成交外,还举办网上交易会、进口贸易和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广交会是我国扩大对外交往、促进开放,繁荣社会经济的重要舞台。今年10月迎来广交会的第96届盛会。  相似文献   

4.
广交会须知     
刘正朱 《进出口经理人》2006,(8):I0006-I0007
广交会,这一响铛铛的名字,在经济全球化、会展产业迅速腾飞的今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对它都是耳熟能详。中国外贸的“窗口”、成交额占全国当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的1/4以上,“中国第一展”中国会展业“名片”、中国外贸“晴雨表”——无不诏示着广交会举足轻重的作用,她近50年的成长史见证了一个贸易大国的崛起。过去的50年中,广交会参展和成交的规模不断扩大,洽谈业务范围日趋广泛,展会形式和贸易方式不断丰富,影响力更加广远,多功能、综合性与精品化并举,已成为驰名中外、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展”。在即将到来的10月秋交会,…  相似文献   

5.
《四川物价》2005,(12):29-29
阅读:据《经济观察报》报道,10月14日晚,号称“规模为历史之最”的第98届广交会开幕。追溯广交会的历史,北京一传媒界人士质疑广交会的时代必要性,“广交会发轫于‘锁国时代’,当下,‘电子商务时代’已隐约可见。广交会的大旗还能继续扛下去吗?“2002年,过去声称“再忙也要参加广交会”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缺席广交会。长虹、康佳、TCL等家电企业的集体离去,成为公众质疑广交会必要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4月30日中午12点,被誉为“中国第一度”的广交会(全称为中国出口商品广州交易会),终于闭幕了其第93届春季交易会。 对于参加本届广交会众多中外客商、参观者、组办方,乃至国人,包括记者在内,都不禁长吁一声。 在深受“非典”疫情和伊拉克战争的双重困扰下,据信是响应“识大体、顾大局”而“如期举办”的本届广交会,已注定了这是一届非同寻常的广交会。以仅完成出口成交额44.2亿美元,向世人明示其受挫之重。 以至不少业界人士为之痛惜、慨叹,称之为“非典(型)” 广交会。 在历经40多个春秋、极尽繁华盛景之后,本届广交会遭遇的空前困境和尴尬,个中原因,岂是一个“非典”能了结? 再联系到前几届广交会一直在进行适时求变、提升为市场竞争力的种种努力,从中凸现出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广交会——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特定环境铸就的中国外贸品牌——已步入创新超越、转身“化蝶”之季。 毕竟,金字招牌,也要不时揩拭,才能永葆闪亮!  相似文献   

7.
广交会作为中国外贸的“睛雨表”、“风向标”,不仅集中展示了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成果,也是了解国际市场行情的重要窗口。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了广交会的出口效应,指出其发展趋势,并提出广交会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晓 《商界》2010,(6):24-24
金融危机前五年,中国经济年均高速增长超过10%,主要得益于三大力量。一是中国人口的滚滚红利,劳动力丰富且“价廉物美”支撑“世界工厂”地位一路上冲,年轻人买房置业消费狂潮支撑消费不断增长;二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泡沫导致的消费泡沫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三是中国房地产的疯狂对经济的强力拉动。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最终消费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最终消费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黄静波 《大经贸》2006,(10):32-33
广交会是中国会展业的先驱,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国内各地会展业方兴未艾,广交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为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进出口经理人》2006,(11):I0020-I0021
创始于1957年的广交会,每年举办春秋两届,无论是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还是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和非典肆虐,广交会在五十年从未间断。百届广交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外贸的成长史,见证了中国经济与对外交往的沧桑巨变,更是中国面对自力更生与世界市  相似文献   

12.
从第101届起,广交会使用了50年的名字“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将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新名字比原名多了一个“进”字。一字之增,意味着广交会在以往出口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进口功能,洋货将与“中国制造”在广交会上同台竞技。作为中国第一展会之称的“广交会”,在规  相似文献   

13.
观点     
《经贸世界》2004,(4):4-5
陈清泰:政府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发改委:物价今后几月还得涨粮价涨对经济有利;马凯:中小企业已成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刘伟:“点刹”对民营经济影响很大;樊纲:中国有望实现“软着陆”。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广交会一向有我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之称。然而,在“晴雨”及“风向”未定的经济环境下,2013年第113届春季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355.4亿美元,环比增长8.8%,同比下降1.4%,反映了中国制造出口冷暖不均,外需尚未根本好转的状况。而秋季的第114届广交会可否为企业带来新的提升,哪些企业又会成为广交会的赢家?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5.
张一杉 《大经贸》2009,(9):82-83
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建国6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第106届广交会再次受到各界的关注。9月7日,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106届广交会最新筹备情况。据广交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陈朝仁透露,从广交会招商情况来看,境外客商普遍看好中国经济,表示将继续参加第106届广交会,本届广交会参展商、采购商与会人数有望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黄树辉 《大经贸》2007,(2):10-14
2006年7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就每年下半年工作提出了六点建议.其中特别强调了促进外贸进出口平衡的重要性。 10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100届广交会开幕式暨庆祝大会上宣布,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的正式名称将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日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2007年经济工作的原则和主要任务时特别提出。 在保持出口和利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应积极扩大进口。  相似文献   

17.
广交会的全称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它历史悠久,信誉卓著,定位明确, 综合性强。外商来到广交会,就可以找到中国大多数的出口商品,而国内企业也将参加广交会当作向海内外亮相、树立品牌的最佳场所。这场中国对外贸易的盛宴, 您“品尝”得如何? 2006年广交会即将迎来举世瞩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增长,实质上就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国促进了全世界出口拉动的经济,而来自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好处,还远远没有用尽。”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0月,一个中国人使用了整整50年的名词因为增加一个字而引起世人的共同关注。 10月15日晚,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羊城,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们见证并感悟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及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的一个深层变化: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从第101届开始,被称为中国出口贸易“晴雨表”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将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贸导刊》2009,(22):101-102
高房价使财富分配机制严重扭曲;草根经济与创业板;中国经济或已进入新一轮库存周期;“中国制造”改写世界贸易格局;复苏期尤忌GDP情结;应让消费成拉动经济主角;创新,要注意两件事;创业板不要用“动态市盈率”作幌子;“‘乱收费’已解决”或只是虚幻政绩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