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本文从网络文化给当代高校德育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出发,就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了比较清晰的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这对高校德育更好地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婚恋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对恋爱、婚姻问题的一种基本的看法和态度,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大学生的恋爱问题随着大学生中恋爱现象的日益普遍,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进行分析,提醒高校德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和行为决不能简单的回避或漠视,而是应采取相应的得力措施,以消除其不利因素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总体道德素质的提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关注。文章将参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涵盖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公民道德规范内容,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个方面了解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现状,分析大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道德发展阶段上的一致性程度,并探索影响大学生道德水平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功利化和世俗化的现实冲击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在理念上存在“智育至上”的倾向,高校德育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并且每况愈下;另一方面,在高校德育实践中,重视课堂知识灌输,轻视课外实践指导,即使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着内容固化、缺乏时代性等弊端。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志愿者精神的内涵和特点,笔者认为:通过大力培育志愿者精神,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前德育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6.
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功利化和世俗化的现实冲击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在理念上存在智育至上的倾向,高校德育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并且每况愈下;另一方面,在高校德育实践中,重视课堂知识灌输,轻视课外实践指导,即使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着内容固化、缺乏时代性等弊端.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志愿者精神的内涵和特点,笔者认为:通过大力培育志愿者精神,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前德育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当代大学的道德信仰状况作详实的调查,经过定量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经过调查,大学生道德信仰状况总体还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道德信仰缺失的现象。为此,文章对这种道德信仰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建提出了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是学校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传统高校德育管理体制存在党政分离的“两张皮”现象,不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在于强化党政共管、突出行政参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和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高校德育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9.
王晓玲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4):75-76
人的思想品行是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下形成的,高校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主要的显性课堂教育外,人文环境的隐性教育十分重要。高校德育应加强校园隐性教育,通过各方面的合力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激励,是通过设置一定的外部环境对个体施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信息反馈,激发个体的需要和动机,从而在其驱动下产生行为.了解激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新时期高校德育中的激励机制,有效发挥激励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1.
道德人格"是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1]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贯通于接受、笃信和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中,包括端正道德认知;深化道德情感;强化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的全部内涵.端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方可从思想上加深印象,明了是非;深化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方可从情感上引发共鸣,积极悦纳;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方可从信念上心无旁骛,扎实印记;养成大学生道德习惯,方可从习惯上主动自觉,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在大学校园生活中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普及与推广网络德育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亟不可待的事情。经过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德育成效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高校网络德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高校网络德育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网络德育的实效,使高校能培养出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校后勤工作,尤其是高校学生公寓日益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这一现象带给公寓园区大学生的思想方面的影响,从历史、现实及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高校应注重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切实推进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生本德育"理念支撑的马克思主义人性和人本质理论及其西方社会建构理论的两个维度的分析,认为"生本德育"理念关照下的高校德育模式的变革是解决当前高校德育实践过程中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路径。提出以真心面对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以"忘我"融入学生;以平等之心面对学生,以公平之行赢得学生;使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提升学生素质水平四个"生本德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17.
门雪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3):42-42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信息工具。网络在大学生信息交流、人际交往、视野拓展等方面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网络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的道德构成了冲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在提升大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给他们带去道德和理智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高校发展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网络社会”发展和积极应对网络道德现状的客观要求,也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构建高校德育体系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德育体系的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大学生个性发展和成才的规律,坚持多层次与全方位建设相结合。同时还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德育思想和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并根据时代发展与历史任务动态更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多变的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道德方面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政策,是目前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校后勤工作,尤其是高校学生公寓日益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这一现象带给公寓园区大学生的思想方面的影响,从历史、现实及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高校应注重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切实推进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