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获取和反馈宏观信息是加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前题。为此,统计部门必须采取一系列改革步骤和方法与其他部门相配合,建立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畅通国民经济信息上传与下达的渠道,从社会再生产的全部要素、全部环节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国民经济核算是实物核算与价值核算的统一,价值核算占有突出的地位国民经济核算作为一种核算方式,它是以相应的核算单位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计量。从各种活动特征上看,既有各自  相似文献   

2.
论资源性资产管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性资产是自然界长期自身运动所形成的资产,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它所具有的天然形成性、垄断性、总量有限性和计量复杂性等特征决定了其管理和核算的复杂性。资源性资产既是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国民经济宏观核算的一个重要指标,又是资源开发型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3.
<正>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核算和分析方法的体系。它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对全国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测量,并描述国民经济的全貌及其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由各个组成部分综合而成的、彼此相互联系补充的、有系统的整体,供国家了解、管理国民经济以及经济预测和理论研究之用。目前,国际上存在着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种是国民帐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onal Accollnts,简称SNA),为欧美等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采用,又称“西方体系”;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简称MPS),为苏联、东欧各国、古巴和我国所采用,又称“东方体系”。本文准备通过对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历史及其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来探讨其有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1964年,美国会计学家赫曼森(GHermanson)在《人力资源会计》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所谓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的基础上,由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传统会计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专门会计知识。本文将就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核算、报告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损失计量的问题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还没有纳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决策。通过对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损失研究和应用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加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计量的研究与应用的迫切性.从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 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ts of The United Nations,简称SNA),是一套系统地整理、列示市场经济国家国民经济的各种价值流量和存量的系统方法。它把国民收入核算、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以及国民和部门资产负债表这五种最重要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结合进一个严密而又相互联系的体系中,为世界各国建立科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1993年SNA中的流量概念和记录方式许宪春流量和存量是国民经济核算记录经济信息的两种基本形式。本文介绍国民经济核算最新国际标准,联合国1993年SNA中的流量概念和某些流量的特殊记录方式。1993年SNA把流量定义为一定时期内的行为和所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五个国际组织共同制定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1993年国民账户体系(1993年SNA)已被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用,它所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已成为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领域的通用概念。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国内外流行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相应概念却与之有一定的出入,本文试图对二者进行比较,揭示其间存在的若干差异。一、关于GDP的定义在1993年SNA中,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常住生产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1993年SNA,2.171)。这一定义涉…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但通常以统计核算为主,由此可见,统计体系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程度。本文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统计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此提高我国统计核算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扩展延伸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文认为,通过设计社会核算矩阵(SAM)和卫星账户(SA),可以建立中国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而实现对环境资源和相关社会活动成果的核算。文章构建了中国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的若干社会核算矩阵和卫星账户,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了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进行扩展延伸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体系的基础上开始应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的出现改善了原有的只是对社会生产的总值进行计算的核算体系,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对资源价值、环境价值进行综合考虑,其核算体系更重视的是社会经济贯彻科学发展观.目前我国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及构建逐渐深入,本文对其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利用其绿色增长值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2.
罗良清 《当代财经》2005,(11):120-121,128
在教育产出核算中,一些学者将其区分为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并从教育服务的消费结果来进行核算。这种核算思路从根本上违背了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并无法确保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致性。国民经济核算的教育产出应该是教育部门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数量,而非教育服务的消费结果,因此应该用学生接受教育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教育服务的产出。当3然,在此过程中还须对教育服务的产出质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SNA核算体系)存在的缺陷是无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了核算。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对SNA核算体系实行改革,对资源环境进行了核算。1999年以来,我国提出开发西部的战略思想,这既对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出了要求,也为我国开发资源环境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4.
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营经济占的资金少,容纳的劳动力多,擅长专业化和多样化生产,经营灵活,调头方便,这些都是大型企业不具备的。民营经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分工、相互补充,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各自的地位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相似文献   

15.
首先回顾了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其次在理论与实践上总结现在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问题与缺陷,最后针对以上部分的缺陷,提出未来国民经济核算的改革与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SNA核算体系)存在的缺陷是无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统计核算.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对SNA核算体系实行改革,对资源环境进行定量核算.1999年以来,我国提出开发西部的战略思想,这既对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出了要求,也为我国开展资源环境核算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7.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目标———国民大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前身是自17世纪开始的国民收入估算。本世纪30—50年代,英美的经济学者和统计学者将国民收入的估算扩展成为国民生产与收入核算体系,它所提供的不再是单个国民收入,而是围绕某一时...  相似文献   

18.
伴随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将资源环境因素引入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成为国际性前沿研究课题。它既吸引了越来越多民间科研机构的参与,也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官方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1]在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以政府为主导的宏观管理方式,过去一直比较依赖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此背景下,引入国际倡导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探索所谓绿色GDP的核算和应用,就成为带有一定政治性、事关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吴许兵 《时代经贸》2012,(14):218-218
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产物,而会计核算具有特定的假设前提,并要执行统一的核算规范。由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原因,会计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并不一定是完美无缺的,甚至可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在一定的条件与环境下是不可避免的。下面,我们就对会计核算的局限性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一国经济增长态势进行正确评价的基本依据,更是关系到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国家统计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修正与试点等方面的工作,并努力借鉴国际相关经验,构建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文主要研究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分析其在统计中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