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笑晗 《中国市场》2010,(28):130-130,136
自2007年至今,我国的货币政策经历了由"稳中适度从紧"到"稳健"再到现在市场普遍预期的"从紧"的过程,央行是否会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决定了我国经济未来的运行方向。本文基于201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从经济学基本的"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了央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可行性,并附带讨论了降低货币政策操作成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家调节货币供求的手段,货币政策走向与宏观经济形势联系紧密.本文首先对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物价走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应多关注虚拟经济的发展,加速名义利率的调整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通过实行差别的货币政策,来引导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2008年度,我国的货币政策10年来首度由"稳健"调整为"从紧",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在我国的通胀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推出来的.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必将对房地产投资、住房需求到来影响,住房价格猛涨势头将会得到遏制,资本市场过热将会有所趋缓;其次,政府希望加大政策力度,旨在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第三,从紧的货币政策刚好配合我国在人民币升值的条件下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与人民币升值以及解决我国贸易顺差问题息息相关;第四,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劳动力市场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4.
在去年我国CPI指数大幅上涨,面临较大通胀压力的情况下,我国十年内首度提出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并加快金融行业各方面的调整,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以达到抑制通胀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金融监管,配合强化政策效果,成为引人深思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希望借此对宏观经济走势作一简单剖析。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经济局面要求政府采取"从紧"货币政策予以调节,这势必会对广大的中小出口企业在周转资金、出口成本、竞争环境等产生深刻影响。中小出口企业应该正视"从紧"货币政策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影响,采取多方面措施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6.
肖本华 《商业时代》2012,(17):54-55
回顾2000年至今的我国货币政策,"稳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间仅2008年为"从紧"、2009-2010年为"适度宽松",其余9年均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在吸收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2012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应该是:从2011年的中性偏紧转为中性偏松,但应该是稳中带松,以稳为主,全面宽松与定向宽松相结合,以定向宽松为主。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期以来,经济过热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面临三大挑战:通货膨胀恶化、经济增长减速和资产泡沫崩溃。为了同时应对这三大挑战,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此次货币政策"转向"的宏观经济背景,有利于平稳物价,有利于调控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有利于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是我国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工具,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笔者分析了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探讨了2008年"货币从紧"政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7年年底政府宣布,2008年我国将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无疑是极其严厉的宏观调控。本文通过探究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房价的作用,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会对房地产市场上的供求双方都起到抑制作用,房价上涨将放缓,甚至出现回落。  相似文献   

10.
戴步斌  张俊英 《中国市场》2008,(41):141-142
本文通过对政府采购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内生关联性的分析,探讨了在目前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应采取的政府采购政策,认为可以通过改善部门预算编制、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采购以及深化节能采购政策等具体措施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政府采购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内生关联性的分析,探讨了在目前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应采取的政府采购政策,认为可以通过改善部门预算编制、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采购以及深化节能采购政策等具体措施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从紧的货币政策无论是量上的从紧还是价格上的从紧,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将是巨大的,这样才能牵住这一轮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近十年来,央行一直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如维持适度增加的货币供量和适度的利率水平,以此来促进实体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但是,直到今年二季度,采取了近十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变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而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向,也是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转变。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直接关系到农信社的经营取向,在宏观调控工作不可放松的大形势下,对农信社业务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为了抑制通胀预期和对冲市场过多流动性货币做出的决策,主要包括:综合运用利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形势,中国工商银行滨州分行在做好市场调研基础上,细分融资市场,在全国率先推出"池"式出口发票融资业务.  相似文献   

15.
当今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环境多变,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样的形式,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将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引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分析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式,并与货币政策交相辉映,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就综合认识中国经济、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略述、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三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度,我国的货币政策10年来首度由“稳健”调整为“从紧”,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在我国的通胀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推出来的。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必将对房地产投资、住房需求到来影响,住房价格猛涨势头将会得到遏制,资本市场过热将会有所趋缓;其次,政府希望加大政策力度,旨在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第三,从紧的货币政策刚好配合我国在人民币升值的条件下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与人民币升值以及解决我国贸易顺差问题息息相关;第四,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劳动力市场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7.
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政策手段。本文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践,重点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机制、政策局限性和政策风险,进而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不同政策组合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备忘     
事件>>>我国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后首次加息中国央行宣布,自2007年12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已是中国2007年第六次上调银行基准利率。这也是中国宣布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之后首次加息。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从2008年起,中国改变实施近10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转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宏观经济气候变化风起云涌.货币政策从紧,投资回落,各类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节能减排政策全面推行,因此众多商用车企业在展望下半年市场的同时,都表示出很大的担忧.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货币政策10年来首度由"稳健"调整为"从紧",与此同时,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政策目标。从总量控制方面看,在国际收支平衡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前,继续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增强资金的流动性在这种宏观政策调整的形势下,对我国高校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重点针对高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