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魅力渝中     
2005年1月1日零时。重庆。解放碑。新年的钟声再度响起。“新-年-好!”聚集在解放碑中心广场的上万市民汇成了欢乐的海洋。一对老年夫妇相互搀扶着来到解放碑,他们是专程从南坪来解放碑聆听新年钟声的。这对老年夫妇在渝中区居住了70年,几年前搬迁到南岸区南坪,但他们丢不下伴随了他们大半个世纪的渝中情结。每年的这一天,他们都要来解放碑聆听新年的钟声。他们见证了渝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各区县纷纷推出“迎新春、购年货”系列优惠活动,据定点抽样统计: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市乡村旅游同比增长75.4%;自驾游客占乡村旅游者总人数的90%以上。这个新年到重庆周边区县,各种耍事不断,北碚腊梅凌寒独开让你观看,巴南年猪宰杀让你去喝刨猪汤,温暖养生的温泉也在寒冷的冬季带给你别样的节日体验。区县的精心准备和丰富的节目安排让你欢欢喜喜过个年。  相似文献   

3.
庄晓蓉  王伟 《走向世界》2007,(19):30-33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如果在圣彼得堡住上两天,你会觉得自己知道了很多东西,如果住上两个星期,你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并不多,若是住上两年,你会发现,原来你什么也不知道……这大概是对圣彼得堡最有哲理的评价。在这里,你无时无刻都无法抵挡这座城市自身所散发的神秘、古典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happynewyear”!随着一声新年的问候,听着新年的钟声,2011年在全球各地逐渐揭开面纱、、虔诚美好的新年祈福、热闹忙碌的年货市场、优雅华丽的新年音乐会、蓄势待发的狂欢活动……伴随着浓浓的年味儿,世界各地的新年庆祝活动陆续展开了、各个国家的人民都对新的一年充满幢憬与向往,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庆祝这个特别的节日。  相似文献   

5.
日本人形容合家欢聚、热热闹闹的气氛时有句俗话:“过年和盆节赶在一起了。”足见这两个节日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占有的位置十分重要。在古代日本,外出做工的人一年只能回家两次,一次是正月十六,一次是“盆节”后的七月十六日。即使今天实行了周日休息制,并有了各种各样的法定假日,想要回家的人随时都可以回去。但是,每逢新年和“盆节”,在外地工作或学习的人仍然要回到故里,欢度佳节。日本人原来和我国一样使用农历过农历年。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采用阳历,过新年就是指元旦了。而过“盆节”呢,由于农活的关系,有的地方依旧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有的地方却改在阳历八月  相似文献   

6.
11月18日,国务院台办公布了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安排,此时距2006年春节尚有两个多月时间。包机安排如此提早敲定,既方便广大乘客安排出行计划,又令民航业者欢欣鼓舞。此事对于乘客、民航业者,乃至两岸未来的“三通”,正如一位台湾民航业者的评价———一赢:乘客方便搭载对象包纳  相似文献   

7.
刘洪波 《上海国资》2007,(10):74-74
首届中国"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有108个城市参加,算得上轰轰烈烈。我看到报道说,近8成的人表示支持无车日活动,很多私车司机说要改乘公交车出行,至于减少公车出行,更早在无车日活动的安排之中。建设部官员的说法很振奋:"开展无车日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并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  相似文献   

8.
英国英国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人,打得水为吉祥水。自古以来,新年这天还最留意家中火炉里的火,如果火熄了,这将是一年恶运的预兆,要想向邻居借点火种,人家也不肯。而且,家中什么东西都不能拿到屋外,否则便要招来不幸。德国过元旦这~天,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许多地方的妇女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府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上市长的办公椅,表示接管市长权力。还有更使男人们担心的活动,是妇女手拿剪刀在街上专门剪男人的领带,特别是漂亮的领带,拿回去钉在墙上欣赏。法国法国人最关心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  相似文献   

9.
为期40天的2012年春运于1月8日正式启动。由于今年元旦、春节相隔仅有22天,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将高度叠加,旅客的出行时间也更为集中。官方预测今年春运客流量将超过31亿人次,加之春运期间,中国西南东部、江南西部和长江下游地区可能出现较强的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交通运输系统将面临巨大考验。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表示,“今年铁路春运能力安排超过往年,但铁路整体运能仍然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以能力定运量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可以肯定,2012年春运期间,火车票同往年一样,一票难求。  相似文献   

10.
大地啊你容许一个生灵在这穷途末路的山崖小憩可远方的阳光穷追不舍眼前的天空远比远方的天空美丽可我灼伤的翅膀仍想扑向火焰S七爱情旁边的人采访时间;1998年7月8日采访地点:上海市火车站右侧一间行李包专卖店被访人:梁勇龙(男,35岁,福建安溪县龙涓乡人。)他的店铺不算大,但位于寸土寸金的地方,他的生意十分兴隆,店主梁勇龙是一个有过7年坐牢经历的福建人,他并不忌讳自己的“前科”,他甚至认为自己多呆在城里一天就是多出了一口“恶气”:给所谓的城市人看看,我活得比他们好。1983年,我才十九岁,在高考中以几分之差名落孙…  相似文献   

11.
春节古今谈     
春节原是阴历的新年。从夏代开始,正月初一为元旦;周代时,以农业获得丰收称作有年,故又叫夏历和农历。史书上的“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直到使用公元纪年后,通称阳历一月一日为新年,俗称“元旦”;为了区别,把阴历的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俗称“过年”。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羊年比东亚其他国家早到了一个月零19天。2015年元旦一过,日本便进入到了羊年。新年之后,1月5日,世界最大的投资贸易企业三菱商事公司开始上班,公司总裁小林健喜气洋洋地对全公司说:“‘羊’加上了‘羽翅’,便成了‘翔’。2015年,该是我公司飞翔之年。”  相似文献   

13.
童韧: 非常幸运,我见证了香港的千年之交。 除夕之夜,几十万人聚集在“倒数胜地”时代广场、兰桂坊和维多利亚公园等地,他们挥舞气球,扯破喉咙叫喊着“五、四、三、二、一!” 在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瞬间,香港人一扫心头阴霾,尽情享受着新世纪带来的喜悦。 九十天疯狂和九个月失落 过去一年,香港人活得有点累——主要是“心累”。 搅得大家心里七上八下的,  相似文献   

14.
从2011年末,"201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一公布,这一横空出世的好消息便在网络世界里疯狂转载,人们的视线再也不能从一月的日历上移开,它瞬间占据着公众视线和大众话题:因为今年元旦、春节的紧紧相拥,自然而然地形成假期扎堆的难得现象——元旦3天假期、春节7天假期,加上原有的两个周末——这个月只要工作17天就可以休息14天!人们"史上最具幸福感月"的说法呼之欲出,令人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5.
元旦总是最让人期待的日子,预示着新年、新希望、新憧憬、新开始,大家在这一天互相送上祝福,也为自己许下美好的新年愿望。2010年的第一天,港九各处都是喜庆气氛,不仅维港两岸有40多万人观赏烟火汇演,尖沙咀、兰桂坊、铜锣湾时代广场等景点更是人山人海,欢呼声不绝。当此之际,回顾2009年所走过的不寻常路程,细味其中的苦与乐、酸和甜、惊和喜,为新一年迎接新挑战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新年的钟声     
清昭 《西部人》2005,(2):49
喜欢在代表新意和开始的新年,听到或清脆悠扬,或浑厚遥远的新年钟声。那种有穿透力的声音,仿佛是一次生命与生命的交汇。钟声响起的一刻,总能让我深深感动并陶醉于生命的存在。我想如果在那时许下一个美好的心愿,无论是否实现,好心情都会相伴一年。因而每逢岁末,找寻可以许愿的钟声便是我新年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按着惯例,我在傍晚时分踏上寻找钟声的路程。一出门就看见一所学校旁卖贺卡的小摊。一群学生模样的少男少女挤在摊前认真细致地寻找符合自己心意的贺卡。它为即至的新年创造了一种别样氛围。想起在我的求学时代,互赠贺卡也是每一个…  相似文献   

17.
记者手记     
《中国报道》2023,(2):6-7
<正>徐豪春节前,大英博物馆为宣传韩国旅游局举办的一活动,在官方账号发文庆祝“韩国农历新年”。引发争议后,大英博物馆默默删除了前述宣传帖,但并未作出回应。不少在英中国留学生自发组织了普及中国春节文化的汉服活动,身着汉服来到大英博物馆内,向馆内游客宣传春节的来源和文化。不管是古籍记载还是文物实证,农历新年都是中国数千年相承的传统节日。农历新年在古代称为岁首、岁旦、元旦、新春等,甲骨文上就已经出现了“旦”的象形字,西周多个青铜器上都有“旦”字。守护和弘扬好传统习俗文化,也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张艳 《走向世界》2011,(3):100-100
转眼间元旦已过去两周有余,耳边亲友间的节日问候还未散尽,倒是预热了新年的气息。空气渐冷,街道上过往的人们步履匆匆,忙碌中却不忘彼此问候,快过年了。除夕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除旧迎新,家人团聚吃团圆饭,在除夕之夜共同迎接新年。  相似文献   

19.
回忆起17年前接待小平南巡的种种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 1992年元旦,我到佛山的南海检查工作,忽然接到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的电话,他讲了一句只有他自己听得懂的话:“我们盼望已久的老人家要来了,请你赶快回来研究一下总体安排和接待警卫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不会因时光荏苒而磨灭它的时代光辉,它注定留在对台工作的史册里,留在两岸关系的史册里。邓小平同志曾经一往情深地说过:“一九七九年元旦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改革开放拉开大幕,中国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这一天,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表示“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至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