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韦群林 《中国市场》2007,(40):45-47
作为一种经济转型时期提出的一种理论,"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司法保驾护航论"排斥了司法的独立地位与本体价值,其缺陷日益显现,包括滋生地方保护、减损司法权威、破坏司法秩序、导致司法腐败等等,但"保驾护航"的思维定势却一时难以根本消除。通过对该理论合理扬弃,将保驾护航的对象从具体经济行为上升到抽象经济秩序,可理顺司法与经济的应有关系,真正体现现代司法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真正保障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已达一定规模, 各项数字指标总量已达世界前列;然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在加入WTO以后,消除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大市场是适应国际竞争大环境的需要。从一个实例看我国地方保护的弊端笔者曾经受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委派,在1999年至 2004年间,对四川某三个城市的汽车配件市场和汽车维修市场上出售的上海大众系列汽车配件进行突击检查。在检查中  相似文献   

3.
司法地方保护是导致司法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体现在案件的管辖、审理、执行、取证上。其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受政治体制、财政体制的影响 ,以及司法体制内部结构不合理。解决司法地方保护问题必须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司法机关的财政供给体制、改革司法体制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司法实践看,虽然在环境立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现行财政税收制度的制约以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方法,地方环境资源保护的主观能动性依旧不足,现有环境资源保护监管主体的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与国家强制力相比,市场的经济导向作用能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资产证券化理论架构设计下,环境资源的价值属性使其具有被证券化的可能。采用中央政府监督与补缺,地方政府主导的方式,通过环境资源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操作,盘活地方政府环境资源的经济效能,利用金融市场的手段将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变得具有流动性,这不仅有助于地方环境资源的保护,更有助于地方发展绿色经济,达到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法院执行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了司法工作中的痼疾,这里除了行政的地方保护之外,司法的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现象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已形成了“法治割据”的局面。据调查,相当多的法院认为,凡是跨区域的案件委托外地执行的,一般都很难执结。有的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企业,甚至规定本地法院不能受理本地欠外地债务的案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与TRIPS协议之间的差距,发现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之间缺乏协作,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打击力度不够等方面。我国应协调执法和司法,即在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之间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机制,建立"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应深入考虑侵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对具体法律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制裁力度,从而及时弥补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大国的国内区际贸易可以为该国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竞争力支撑。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区际贸易因贸易壁垒的广泛存在而受阻,难以为我国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竞争力支撑。本文分析了不完全竞争产业区际贸易壁垒存在的经济驱动力,其基本结论是:区际贸易壁垒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厂商在本地市场中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即地方保护效应),而且还可以增加本地区厂商的利润(即利润转移效应),并增加本地区的福利;但当所有地方政府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时,会导致所有区域福利水平的降低,从而导致一国整体国民福利的损失。这一结论为中央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协调国内区际贸易政策以消除国内市场分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造城市层面的股东权益司法保护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和LU指数考察股东权益司法保护的相对差异和极化特征,并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其绝对差异与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从相对差异来看,中国股东权益司法保护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东北地区的区域内差异较大,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区域间差异最大,区域内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从绝对差异来看,中国股东权益司法保护水平总体不断提升但差异仍有扩大趋势,不同城市股东权益司法保护水平提升速度的差距是导致总体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此外,股东权益司法保护不存在明显的空间极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垄断可分为自然垄断、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三种形式。自然垄断在于其天然的技术特征,可分为永久性自然垄断和暂时性自然垄断;行政垄断是通过行政干预而产生的,基于行业保护和地方政府保护的行政垄断是行使政治权力的结果,行业性行政垄断和地区性行政垄断是其主要形式;市场垄断是市场主体自由竞争的结果,它可分为结构性市场垄断和行为性市场垄断。基于垄断的不同形式,对其规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常梅 《中国市场》2007,(5):78-79
根据资本多数决定原则,股东对公司的控制程度取决于拥有股份的大小,因此,中小股东不可避免地处于弱势地位.原<公司法>(以下简称原法)侧重于对公司外部关系的调整,缺乏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和有效司法救济手段的具体规定,致使中小股东的权益不断受到侵害,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此,新修订的<公司法>(以下简称新法)通过完善表决制度,增加中小股东在特定条件下的退出机制,增加对少数派股东的司法救济等措施,从而增强了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1.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whether all-purpose health or safety promotion programmes and sports safety policies affect sports safety practices in local communities. Case study research methods were used to compare sports safety activities among offices in 73 Swedish municipalities; 28 with ongoing health or safety promotion programmes and 45 controls. The offices in municipalities with the WHO Healthy Cities (HC) or Safe Communities programmes were more likely to perform frequent inspections of sports facilities, and offices in the WHO HC programme were more likely to involve sports clubs in inspections. More than every second, property management offi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fice conducted sports safety inspections compared with less than one in four planning offices and social welfare offices. It is concluded that all-purpose health and safety promotion programmes can reach out to have an effect on sports safety practices in local communities. These safety practices also reflect administrative work routines and managerial traditions.  相似文献   

12.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利昌  罗必良 《商业研究》2007,(4):105-107,136
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无论在人口数量、所辖地域范围,还是在经济发展中,正在日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广东作为经济发达省份,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城乡和谐发展目标,想方设法壮大县域经济将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广东不同地区县城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并提出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在经历从出口成本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的重要时期。外资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差异性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市场化水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三个方面检验了制度因素对外资质量溢出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1)市场化程度低确实抑制FDI质量溢出;(2)政府干预对外资质量溢出效应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低市场化程度或者高政府干预样本组中,FDI质量溢出效应不显著;(3)知识产权保护对FDI质量溢出的影响程度非常有限。本文的结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简政放权、降低企业面临的行政成本是促进我国本土企业改善其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4.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a study which aimed at examining the existence and use of group actions in consumer issues in the Baltic states. It was part of a larger research project in which the same questions were studied in all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Besides group actions in courts, administrative group actions were also studied.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tudy was an overview of substantive consumer protection legislation in the Baltic states.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re has been a rapid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during recent years, the main finding was that many substantive law elements of consumers' collective interests, which in the EU Member States are often protected by different kinds of group actions, are as yet not regulated at all in the Baltic states or not regulated in a sufficiently detailed way in the Baltic states.The study showed that several kinds of group action exist in these countries. Firstly, there are administrative group actions for injunction. They are applied mainly in cases concerning product information, product safety, and unfair competition. Secondly, a group action by a consumer organisation for injunction in a court is, in principle, possible in Estonia and Lithuania, but not in Latvia. So far, no case law exists, however. A genuine group action for compensation is not possible in the Baltic countries, but a consumer organization may represent an individual consumer or a specified group of consumers in a court and may claim compensation on their behalf. The study showed that administrative group actions are a functioning part of the present consumer protection system in these countries, whereas court actions so far exist only on paper. It also showed that in the Baltic states, procedural means are in some matters better developed than substantive consumer law, whereas in many western countries, the exact opposite is the case.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some recommendations as to how the Baltic states could develop their consumer protection legislation.  相似文献   

15.
攀西地区格萨拉具有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及人文旅游资源,然而在其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尚存在着旅游产品开发不完善,旅游产品包装质量差,品牌意识不强,旅游产品宣传不到位,景区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景区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今后当地政府应对其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民族文化元素加工和整合其特色旅游产品,从而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来带动地方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并弘扬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6.
信赖保护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具体适用,是行政许可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信赖保护原则不同于其它行政法原则,有着其特有的涵义、适用条件.但是通过实践以及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该原则的适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制度设计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强制性侦查措施涉及到公民人身、财产、隐私等多项宪法性权利。我国目前强制性侦查措施的采取,是由公安机关自身按照完全的行政运作模式进行的,而外在监督不可或缺。但目前我国对公安机关的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存在着监督内容和范围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侧重于事后监督、无统一的监督标准、监督的效力不强、监督救济程序缺位等问题。因此,应从监督主体、监督范围、监督手段、监督标准、监督程序、司法救济以及法律后果方面,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制度,以利于实现私权的保障和公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既具有一般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解决这一问题的现有措施是通过垂直的行政指令和指导方式推动银行放款。但这一路径的缺陷在于它与银行自主开展业务的要求形成内在冲突,效果不理想。因此,只有从中小企业自身一般性劣势入手,通过中小企业的"优生优育"、盈利性预期的增强以及中小企业信用生态的建设,让银行在自主发现过程中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意愿,而地方政府在这些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责任,应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武陵山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武陵山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具有政策、区位和资源等优势,但在农村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方面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环境污染和农业资源减退等等。因此,必须转换农民的落后观念,并依据武陵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农村生态旅游观光和生态家园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高行政执法质量 ,消除和减少“低级执法” ,需要政府机关和全社会的努力 ,需要从立法、执法、监督等环节配套解决。执法制度创新要求实行“同类权限”集中管辖 ;构建新型的执法监督机制和制度 ;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 ;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考评制以及检查制度 ,推行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