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商》2015,(27)
本文利用我国197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我国的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协整检验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2.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结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低值储蓄与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财贸经济》2006,(10):93-95
经济增长与储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增加储蓄可以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降低消费支出来实现.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存在着有效性.收益递减率和储蓄分流是制约低值储蓄与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瓶颈因素.应依赖如下路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合理消费,改善投资环境,使低值储蓄区域的经济发展走出低储蓄-低增长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金融业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发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201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发现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财政支出,教育支出,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同样是支持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与之相对,储蓄却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地区的低消费水平会明显制约区域发展,另外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在回归中并未表现出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帆 《现代商业》2012,(36):189-190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作为文化大国,研究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协整性分析和因果关系研究方法是现在国际上研究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本文利用我国1987-2011年数据对我国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是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协整关系。教育支出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我国要考虑改善教育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财政支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财政支出中,财政投资具有生产性,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说明如果今后增加教育、科研、卫生等支出,优化投资结构,增加基础设施等制约经济增长瓶径等方面的投资就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消费与经济负增长相关,这说明我国的财政消费规模已超过了合理的界限,如行政机构人员过多等问题,政府应该结合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合理界定公共支出范围,削减财政消费规模。本文通过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国正面临着21世纪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战略抉择,如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投资教育也是扩大内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可以预言它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扩人内需最有潜力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领域.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各级政府偏重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倾向,稀缺的资源更多地被用于生产性资本支出,教育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低,教育财政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教育公平与教育负担是当前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重点对当前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研究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区域的空间异质性对FDI的影响主要包括其进入之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投资结构分布和产业方面的相关政策。以上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FDI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益。本文通过选取我国FDI与GDP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我国东中西部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得出道路基础设施、教育支出、科技支出、进出口比重以及第三产业发展对FDI的相对规模影响不尽相同,这进一步说明了我国东中西各部FDI对GDP的增长存在显著差异的事实。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引资政策时需重点考虑东中西各部的区域异质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方霞  益智 《财经论丛》2015,(8):18-26
由美国的次级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全球各国经济都遭受重创,当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政府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从理论层面阐述政府支出结构等因素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演化机制,并对2003-2012年浙江省58个县域政府支出结构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私人投资、就业人数、政府各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静态回归结果看,私人投资、全社会就业人口和政府各项支出对经济增长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无论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中消费性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效应都大于教育事业性支出和科学事业支出,教育事业性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效应大于科学事业支出,短期则反之.  相似文献   

11.
王莹 《财贸经济》2001,(11):37-41
"科教兴国"是我们的国策,教育在我国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大历史使命.但是我国的公共教育支出在总量上一直低于国际一般水平,在结构上存在着三级教育的不合理分配和城乡的不公平分配等现象,这些都会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良好的公共教育支出体制则可以有助于达到政府的教育政策目标.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公共教育支出体制的构建标准,即充足、效率和公平,并对如何构建中国公共教育支出体制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但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提高的重要因素。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区域差异性,且差距均在逐渐缩小,实证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检验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显著高于东、西部地区,这对把握投资方向、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教育投资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一国GDP的增长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来说明教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针对我国教育投资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教育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理论机制分析显示,公共支出既可能通过纠正私人投资的外部性对技术进步产生正向影响,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也可能通过刺激私人物质资本投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投入,强化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利用1995—2010年我国除西藏之外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基于FMOLS方法,考察了公共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支出规模扩张强化了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公共支出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也没有起到显著的作用;公共支出效率提高则显著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其中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研究我国居民消费的特点,提出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是当前经济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研究的是随着年份的推移消费结构呈现的变动趋势,以及构成消费结构的各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呈现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6.
罗祯浩 《中国商论》2024,(2):145-149
文章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趋同假设,利用云南省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基于σ趋同、β趋同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问题。研究发现,在研究时间段内,云南省经济增长存在σ趋同和β趋同现象,并且在考虑空间因素后趋同结论得到进一步强化。实际固定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人均实际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都对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具有促进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和结构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教育溢出效应三方面。教育支出作为一种社会投资或消费性支出它的增加将直接影响经济增长,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潜在回报较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得多,必须为这些潜在的回报变成真正的回报创造条件。通过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增加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计划经济的成分而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并使教育的产业性方面得以充分展示,树立正确的教育产业关,将教育作为基础产业引向市场经济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工业化、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系.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了三者的内在区别,并基于1960年以来OECD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和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系.实证研究的结论显示,三者在不同类型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对于OECD国家而言,由于城镇化进入相对饱和阶段,经济增长、工业化都不对其构成显著影响;其城镇化更多显示出结构性变化特征.相比之下,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发展中国家更为紧密,三者关系呈现出工业化带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加速城镇化的特征,且城镇化对于工业化也存在反作用.加入政府支出和国际贸易变量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工业化、城镇化与经济增长都伴随着政府支出与贸易规模的增长,这与OECD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0-2009年间省级非农GDP和非农就业人员的数据,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具有相异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地区,其就业弹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区域就业弹性的非均衡下降导致了我国总体就业弹性下降。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是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实现青海藏区"三牧"中国梦的关键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主要表现在教育支出、在职培训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和外出流动支出等方面。本文基于2001年~2013年青海藏区人力资本投资和农牧民收入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投资对青海藏区农牧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影响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较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