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金开支不宜一支笔审批湖北钟祥市长寿镇1991年制定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村级现金开支主要由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大额开支由村委会集体审批。然而到如今,全镇16个村尚无一个村继续执行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制度,而是自发地演变成了村支书一支笔审批。事实证明,村...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开始,江苏省赣榆县针对村级财务开支“一支笔”审批存在的种种弊端,普遍采取了“三支笔”审批制度。  长期以来,赣榆县村级财务开支一直采取村支部书记“一支笔”审批的办法。由于缺乏民主监督,“一支笔”审批逐渐暴露出了种种弊端:一是容易产生贪污腐败行为。村集体一年的开支,小则几万元,大则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凭村支书一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监督。有些开支往往以大替小,以假代真,以白遮黑,以公济私。由此产生了大量贪污、侵占、挪用等违法乱纪行为;二是不合理开支大量进账。村支书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大多对财…  相似文献   

3.
<正>一、关于"一支笔"财务审批制"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即"一支笔"财务报销审批制度,是指一个单位或组织的所有经费开支均由该单位或组织的"一把手"或主管财务工作的副职领导一人审核签字批准报销的制度。该制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财务开支审批权高度集中,即一个单位或组织的财务开支审批权集中在某一个领导一人手中,其他领导和单位或组织的内部组成部门领导均不能行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即墨市店集镇在村级财务管理过程中不亮"虚招",严把三关,各村不但每月及时公开财务状况,还把原始单据摆上了桌面,取消了公开栏中的"其它"一项,使财务支出笔笔清楚,有效杜绝了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自2001年5月至11月,全镇共杜绝70多笔不合理开支,涉及资金4万余元,招待费比上年同期减少2万元。店集镇几年前就已经实行村务公开,但是花钱仍是村支书一人签字,会计一人记账,在账目公开上只按生产性开支、非生产性开支等几大类公布,农民根本看不懂,并且对公开的账目提出异议,致使上  相似文献   

5.
村级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开支,特别是非生产性支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财务审计中发现,"一支笔"审批单据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地方实施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代理制,完善了村级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加强了村级财务"多头监督和审核"(以下简称"多头监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力度,提升了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克服了村级财务"一人说了算"或"多头审批"等现象,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然而,有的村干部对村级财务实行"多头监审"的"一支笔审批"民主监督制度片面理解,认为"一支笔审批"就是单位主要负责人一个人审批,一个人说了算,财务人员凭主要负责人签字就可以付款入账;"多头监审"是对"一支笔审批"制度的否定,增加了主要负责人签字审批的麻烦,削弱了其审批权利,形同"多头审批".  相似文献   

7.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中,少不了“一支笔”审批这一条,因为“一支笔”审批便于统一管理集体资金.但实际工作中,“一支笔”审批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缺乏监督机制.审批人一般都是村里的主要负责人,只要他批下来,不管是否正确都得报.少数村审批人离任后,出于种种目的,仍继续批条,使集体损失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上万元.某村有个支书前几年被免职后,一夜间批了几万元,鱼目混珠,搞得村里没法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支笔审批”的误区村各项开支由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对于防止多头染指,强化财务管理起了很好作用。但不能忽视在"一支北审批"中容易出现的误区。误区之一:不知家底乱表态。有的村主任对本村家底不了解,核批的各项开支大大超过了本村承受能力。误区之二:不懂制...  相似文献   

9.
一支笔审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于德云目前,大部分地区村级开支的票据都由分管财务的村支书或村主任“一支笔审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之一:一些村虽然执行了一支笔审批制度,但各项支出的费用标准和总额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10.
村干部一张普通的购物发票要经过村会计、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3人签字,然后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再送交乡镇财经管理站审查,最后通过村务公开栏向全村群众公布。这种“三支笔”审批、“三道关”监督的村级财务管理新机制,如今在河南省确山县18个乡镇已全面实行。为减少开支,堵住村级财务管理的漏洞,确山县规范支出票据管理,规定一切开支发票必须是带有税务监制章的正式专用发票,否则不予报销。同时将过去村党支部书记“一支笔”审批改为由村会计、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3人共同审批,审批限额在500元以下,超过500…  相似文献   

11.
财务一支笔审批,是指一个单位、部门或者企业由一位领导负责审批经费开支,再由财务人员据以报销,这样做使掌笔者负有专责,对于经费的预算、制度、规定及收支情况比较熟悉,有利于集中监督、强化管理,是防止多头审批,避免财务管理混乱局面的有效措施.应该说,财务一支笔审批有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谈财务“一支笔”审批的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一支笔”审批制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实行多年来,有效地避免了单位财务多头管理及日常开支失控现象的发生,对严格财务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在个别地方和单位财务“一支笔”审批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造成经济犯罪。本文就目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解决财务“一支笔”审批的弊端等问题,谈些看法。  一、财务“一支笔”审批存在的主要弊端(一)财务“一支笔”审批对签字人缺乏监督约束。现在很多单位包括农业系统企事业单位多是由“一把手”亲自负责财务工作,“财权”与“人权…  相似文献   

13.
“一支笔审批”的遗留问题目前,大部分地区村级开支的票据都由主管财务的村主任“一支笔审批”,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这是合理合法的。但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村主任经手开支的票据,自己审批报销,这样做就不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了。各种支出票据报...  相似文献   

14.
纵观目前各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对于经费开支审批普遍强调了“一支笔”审批制度,“一支笔”审批对于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处理与协调内部各种关系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在财务检查中,发现不少单位在财务收支方面,对执行“一支笔”审批原则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偏差,甚至有的单位把坚持“一支笔”做为财务收支活动的一条基本依据和标准,似乎只要坚持了“一支笔”审批的原则,就成了较好地执行财务制度的典范。这种机械和片面的理解,造成了一些执行上的偏差与失误,也可算是我们财务管理中的一个误区,有必要加以澄清。“一支笔…  相似文献   

15.
①一切费用开支执行一支笔审批(法人代表一支笔审批)四个人签字制度,即经手人签字、科室科长签字、分管主任签字、财务审核签字。②实行费用开支目标管理,无论何种费用开支都要严格按照年度预算计划进行操作和控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随意扩大开支范围和突破年度目标,按照费用控制目标超支自付、节约归库的管理方法,半年预算,全年统算,每月一公示一评价。③制定大额预算审批管理办法,成立大额预算审批领导组,实行报审制度。④采购付款,实行办公室、财务科及需买科室三方协作的采购制度。⑤制定出入库工作流程、规范传递程序。从商品入库开始…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大荔县在实行“村有乡管”过程中,积极推选村委会主任“一支笔”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章”相结合的“一笔一章”开支审批制度,收到良好成效。过去,农村所有开支单据只是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一支笔”说了算,存在着干部之间不信任,干群之间背靠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一支笔”即各项财务开支都要在集体领导下由主管领导签字才能报销。“一支笔”审批是多年来行之有效地管理集体财务支出的好方法好途径,对加强财务管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使“一支笔”审批走了样,流于形式,审批内容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如有的滥用手中职权,将诸如公款吃喝,公款送礼,乱开发票,瞒天过海、堂而皇之地报销;有的将个人购物消费、宴请送礼都演变成公款买单,从中营私舞弊,中饱私囊。更有甚者,利用“一支笔”拉关系,通路子,损害单位利益,慷国家之慨,为个人谋福谋利……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8.
审批财务还是“两支笔”好庄炳荣多少年来,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上一直实行“一支笔”制度,即一切开支业务统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在原始凭证上签字认可后,村会计才能据以填写记账凭证人账。人民公社时期,“一支笔”确曾发挥过很好的监督作用。但随着农村商品经...  相似文献   

19.
杨国瑞 《农业经济》1998,(11):49-49
切实做好村级招待费管理工作,对于加强村级班子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减轻农民负担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几年,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我们葫芦岛市村级招待费有明显下降,三分之一的村招待费已控制在每年3500元以内。但是,通过清理村级财务和审计发现,村合作经济组织对招待费管理很不规范.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开支金额超标准。多数村没有制定招待费开支限额.招待客人喝好酒、抽名牌烟、吃珍贵菜,有的上级来人陪着吃,客入少陪客者多.甚至多人陪一人的现象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20.
浅议财务审批“一支笔”刘治平,蒋卫东近来,有些财会期刊对"一支笔"的是非、利弊展开了争议。有的认为,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有利于严格把关,克服多头领导,乱批条子。现象;有的却认为,"一支笔"不利于民主理财,有的执"笔"人不熟悉财会制度,有的人利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