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组织农村经济,调节农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可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国民经济基础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内容;既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也是金融部门尤其是农村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制约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广大农民走向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农村所处的地域条件和农民的自…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的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真正地进入市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驶入市场经济快车道的综合体现和主要标志。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内在要求,是农村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本前提,是建设农业强县的重要保证。目前,农民进入市场难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有:(一)农民的自身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多数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加之受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保守,小富即安,缺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意识,不认识市场,不了解市场,不能按市场需求安排生…  相似文献   

3.
有思路才有出路,这是当前各级党政领导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过程中已经形成共识的命题,但本文认为,缺少门路的思路束之高阁,离开门路的思路没有出路,只有思路对路,门路对路,才有出路。北安市赵光镇党委、政府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实践充分检验了这一命题。思路是做好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和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这篇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几年来,赵光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明确工作思路,从以下四个方面大做文章:一是在实现农业产业化方面大做文章,形成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八七”工程思路。1997年镇党…  相似文献   

4.
培育农村市场的几点思考黄志刚农村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既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又是实现建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总体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培育农村市场,如何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尽快进入市场,是当前以及今后农村各级组...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贫困地区农民稳定脱贫的有效途径。1998年,临县县委、政府组织了农村千人大调查活动,发现近年来人们的市场观念和意识虽在不断增强,但不少乡村干部在指导农村经济工作中,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引导、鼓励、组织农民进入市场,不仅要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更重要的是使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商品优势,繁荣农村经济.换言之就是如何为农民提供经济、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把农民盲目、自发的生产同市场需求联接起来,变为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觉生产.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各经济组织、各经济成份的作用,鼓励、引导、组织农民进入市场。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引导、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商品经济中应起到主力军…  相似文献   

7.
深化农村改革,总的目标就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仅是广大农民生产经营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件关系到农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奔小康步伐的重要问题.振兴农业经济,实现富民兴农的关键是要适应市场要求,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农民尽快地推向市场,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帮助农民更新观念.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农民生产农产品主要不是为了交换,而是用于自给,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几十年末初…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目标的确立,必将把农业和农民逐步引向市场,使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区农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供销社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供销社体制创新,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办好供销社,使其发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严格地说是农村经济产业化,是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最核心问题,是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又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农业是一个基础产业,同时又是一个弱质产业。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育的过程中,要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促进农村经济逐步产业化,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实现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发展市场农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不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不行,不把农民和农业引向市场,不把农村经济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诸环节推向市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从谈起。 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必然要求。多数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农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呈现“三短”状况,即在农村经济结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在农村又一次带有方向性的变革,是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就青海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实际发展农业产业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实践证明,在稳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单家独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整体进入市场,能较好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民主导作用的农村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影响农民过好市场关的因素●曾繁中李先春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目标,是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因而,农民过好市场关成为当今农村改革的主旋律。阻碍农民进入市场除其自身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外部的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农民进入市场并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但是,农民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形成的特殊个性却严重阻碍农民进市场.一是封闭性.大部分农民固守在田园里,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对什么是市场经济等,知之甚少;对怎样进入市场,更是感到茫然.二是依赖性.计划经济下,农民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怎么管、怎么收、怎么卖,都习惯于政府安排,逐渐形成一种依赖性,使农民的潜意识中产生一种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三是畏惧心理.担心下海风险大,害怕市场经济的风云变幻、难以捉摸.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业国,是中国;中国最大的利益集团,是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市场。在农村。然而,这么大的农业国家,这么广阔的农村市场,这么多的农民,至今还没有一个较为系统,有一定影响的农民组织,没有一个完全能代表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利益的代言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在对农民组织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的一个疏忽。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体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这一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既保持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稳定,又开辟了一条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入市场的捷径增收入的法宝──江苏省射阳县黄尖镇发展特色副业项目的经验朱德平,刘守明,朱汉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农村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江苏省射阳县黄尖镇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副业项目,使入市场与增收入有机结...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民增收难度不断加大,农民群众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组织化程度低,进入市场难的问题日渐显现。大力发展各式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规范运行提供了法律和政策支持,各地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