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刚过30岁的年轻人,写信给一位百岁老人,诉说自己的苦衷。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写作,可阴差阳错,却当了一名医生,而他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一点也不感兴趣。老人立刻回信说“:做你喜欢做的事。”这位医生接到信后,当机立断弃医执笔,后来竟成了大名鼎鼎的作家,他就是日本的渡边淳一。其实在我们身边,像渡边淳一那样,为“做你喜欢做的事”而跳槽改行的并不鲜见。比如,激光博士孙逊当了流行歌手,学导弹的王江成了音乐总监……一家国外调查机构曾就“职业与兴趣”对1000名职场人士进行调查,结果令人惊讶:竟有38%的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而其…  相似文献   

2.
孙航 《人力资源》2017,(5):72-73
为什么员工"不干" 一家企业,如果员工知道了哪些是应该干的正确的事,又知道了如何正确地干好这些事,但是却不愿意干这些事,就会出现你不逼迫他,他就尽量不干;你不紧盯住他,他明知道应该怎么干,就是不按照要求干的现象.这样,管理成本就会加大,各级主管就会很忙,工作质量就不稳定.管紧了就好一点,疏忽了就出事儿.就像人们常说的:"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所以,解决了干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干事的问题之后,还必须解决员工愿不愿意干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来丹麦旅游,在哥本哈根一下飞机,接我的朋友就说要请我吃一顿丹麦大餐.但在酒店住下后,朋友却把我带到了酒店内的健身房,说:"你想吃什么就完全靠自己了."我不理解,吃什么和健身房有什么关系? 这时,朋友指着墙上的介绍说:"自己看吧."认真读完后,我明白了.原来,为了倡导低碳理念,该酒店推出一项"踏单车供电送餐券计划",即只要入住的客人不停地蹬踏酒店特别设置的健身单车,生产出10瓦时的电量,就可以得到一张免费的午餐券,而且是多劳多得.这种事我可是第一次遇到,欣喜之余也不顾刚下飞机的疲倦,为了那诱人的烤牡蛎、熏鱼、苹果猪肉卷等丹麦名吃,我就痛快地玩了一把.  相似文献   

4.
崔宇亨是韩国人,北京的办公室在寸土寸金的长安街最值钱的地段,精致的袖扣和淡雅的香味透露出他的品位。喝了一杯清茶之后,崔宇亨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天堂生活”,他说:“想在工作中抓住机会,首先要热爱工作。热爱工作,一切都会变得不同。把工作当作义务时,人生就是地狱,而将工作当作有意义的乐趣时,人生就是天堂。”中美大都会的员工都知道,崔宇亨有很多名言警句,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要是他会说中文,一定是个诗人”秘书开玩笑说。  相似文献   

5.
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主席到天津视察工作。一天,毛泽东突然问一个多月前刚刚当选为天津市市长的李耕涛:“耕涛同志,田可耕、地可耕,不知这‘涛’是怎么个耕法呀?” 20多岁就当了冀中行署副主任的李耕涛,向以学识渊博著称。可是,对自己的名字他只知是父辈赠予,从未做过研究。主席这一问,他一时语塞起来。毛泽东笑着说:“回去想一想,解释清了可要告诉我一  相似文献   

6.
陈东升是个多面手,秦康人寿在他的经营下,可以说一年一个新口号,一年一个新面貌。细细琢磨,至今为止,他所有的成功就缘于他干好了一件事:把自己拍出了最高价!他干的还是他的老本行:拍卖!  相似文献   

7.
陈斌 《人力资源》2007,(8):62-67
两年前,当万达集团人力资源总监高剑决定加盟融创集团时,他并不清楚这次选择对他意味着什么,但他知道自己一定会比原来有所提升.就像当年离开京伦饭店去北大读书一样。高剑似乎习惯了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当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工作和生活环境变得不怎么有压力时,他就会再去选择一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环境来激发内在的激情,实现一个更美好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1992年郭淑芝下岗时家里的境况是这样的:丈夫身体不好没有工作,全家生活靠她一个人的收入。孩子上学需要钱,丈夫看病电需要钱,而她下岗后的生活费只有一百多元。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郭淑芝擦干眼泪,来到了一家建筑工地。工头一看来了个女的,爱搭不理的。她一个劲地说自己干什么都行。工头看她高高大大的身材,就安排她扛水泥袋,推砂石料。这可是工地上拿钱最少,最累的男壮工干的活。郭淑芝一咬牙应了下来,不分早晚,随叫随到,与男壮工一起肩扛手推,连工头都佩服。当她接过自己用汗水挣得的200多元时,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下岗后三年多的时间里,郭淑芝在建筑工地干过临时工、卖过羊肉、推销过火腿肠、开过小饭店。只要是能找到的  相似文献   

9.
考验     
最近李跃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大学毕业分配到县审计局工作好几年了,科里第一次聘他为组长,让他带组完成一个审计项目,这可是他盼望已久的事。可兴奋过后又多多少少有点紧张,毕竟这几年一直干具体工作,没有全面负责的经验,心里没底。可巧,这个项目又是经济责任审计,会涉及到具体的人,这些都使他感到了压力。“有领导的信任,同事的支持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完成任务。”李跃在心里为自己默默地鼓着劲。  相似文献   

10.
如何学习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在台湾、日本、中国大陆都有一种现象,小孩上学过程很辛苦,毕业后还要继续学习。很多人会说,学习是年轻人的事、是学生的事。而他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却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以享受学习的乐趣,所以在他的认知里学习是辛苦的。在一次训练活动中我发现有位参与者反思能力很好,反应也非常快。他所提的问题都紧跟时代脉搏和社会趋势。下课后我问他:“你平时怎么学习呢?你怎么懂得那么多东西?跟时代脉动结合得那么紧密?”他笑着说:“我大学毕业后就没再念过书。”我接着问:“你不读书怎么知道那么多内容,有那么多内涵呢?你是怎么学习…  相似文献   

11.
他参加工作18年,十多次获得省、市各类先进称号,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他是个肾移植手术患者,术后却从未"泡"过病假,每年出满勤;他有着"签单"的权力,却从未在饭店吃过一餐饭……他,就是霞浦县质监局办公室主任卢建华,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一]几个农民工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反映老板不按约定支付工资,可是,当工作人员让他们出具证据时,几个人却面面相觑,不知所以。有的说:"能有活干就不错了,从来没有想过签订劳动合同。"有的说:"一个活几个人抢,谁敢提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再说,这种临时性的活儿,几天就结束了,也不值得签订劳动合同。"举报人不能提供有力的证据,给劳动纠纷的处理带来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经济幽默     
我不干有个懒汉什么都不愿干,谁也不愿雇他。他只好求告亲友替他介绍一份最轻松的工作。这人考虑了一下,说:“那你就去看坟地吧!说实在的,没有比这更轻松的事了。”懒汉愉快地走了,但没过多久就回来了,并且愤愤不平地对介绍人说:“我不干了,这活太不公平了!他们都躺着,却让我一个人站着!”  相似文献   

14.
一位想在企业界干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命运却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安排在一个不利于他干事业的环境里,他一次又一次辞掉企业老板的职务,去寻找自己的一片蓝天。幕日,他突然发现经济学家的智慧,也是一咱产品,为何不帮经济学家推销智慧呢?于是,经营界又爆出了一则新闻。  相似文献   

15.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在德国名牌大学毕业的留学生,各方面条件都很出色,他原以为自己会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他在德国四处求职,却屡屡失败.直到有一次,他去一家很小的公司应聘,但那家小公司的经理也还是拒绝了他.……  相似文献   

16.
<正>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1923—1929年任美国总统)发现他的女秘书长得非常漂亮,但工作经常出现差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您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你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处理公文也能和你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好奇地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柯立芝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这是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疼。"戴尔·卡耐基也懂得用涂"肥皂水"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一次,卡耐基在纽约租下一家饭店的大厅,准备在那里搞一次为期一个月的短期培训。就在他把所有的票都印好  相似文献   

17.
你不知道,这些天来我好困惑:不为吃,不为穿,只为当了一个业务部门的部长。说实话,当官谁不想。没当的时候,拼命往里挤,当了才知道火石落脚背,一切都感到不轻松。搞业务工作,自己干了多年,熟门熟路,谁也难不倒,再加上我的人缘较好,干  相似文献   

18.
工作29年来,我只干了一件事:种草、养牛、挤牛奶。养牛时做的是这件事,当工人时做的也是这件事,自己创业后做的还是这件事。在我们厂区,最大一块标语牌写的是:“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它时时提醒我们要进行战略聚焦。这八年来,无数的人向我“劝进”过,一会儿有人说这个产业  相似文献   

19.
我和丈夫一直以来都很恩爱,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可是,在丈夫下岗初那会,原本善解人意的他却变得反复无常,易怒多疑。想想也是,丈夫上了十几年的班,都30好几的人了,如今突然下岗,再想找个“铁饭碗”是难上加难。他原是一企业的材料计划员,再往前干过采购,除此之外,别无所长。下岗后,托了个朋友的亲戚,找了个临时工——在一家供销社的门市部卖化肥农药。干了半年,生了一场病,把工作给丢了。从此在家闲着,百无聊赖,整天过着无所事事又无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20.
一位员工非常投入地工作,业绩也不错,所以公司就把他提拔成所在部门的经理,让他管理五个人.公司给他的任务,自然也增加了好几倍.一段时间下来,这位新经理几乎哭着找到总经理,说自己不想干了.原来,他为了报答总经理的信任,没日没夜地干,但还是无法完成新任务,也看不到完成新任务的可能.总经理对他说:"那任务是给你们部门的,不是给你自己的,你可以让别人帮你干呀."他说:"我觉得自己是领导,不好把辛苦的事情派给别人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