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货币政策目标应当根据经济环境和条件约束不同而调整。经济虚拟化给经济发展带来全新挑战,金融稳定日益成为新时期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最终体现在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机构能否保持支付体系的顺利运行,使整个金融体系不出现重大系统性风险。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从资产价格各阶段演变历程来看,既要考虑到货币政策当期的刺激作用,也要考虑到其滞后影响,从而相应地做出前瞻性反应,这样才能真正减少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从而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雷蕾  彭孙琥 《南方经济》2016,34(2):106-117
基于中国2002-2015年3月的月度经济金融数据,作者利用简单相关性、VAR模型、ADCC-GARCH模型对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价格稳定并不能保证金融稳定,二者并不存在稳定的相关性。同时,作者还研究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二者关系影响微弱,单独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同时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最后,本文选取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数据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论证本文观点。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二者关系,进一步强调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重要性,为决策部门制定合适的政策、促进宏观经济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融创新给现代宏观经济分析带来了改变,例如授信和信贷质量评价方面,信用创造过程方面,货币政策问题上,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政策等等。同时,金融创新也使金融市场愈发地趋于脱媒化,这大大地削弱了宏观调控与政府监管的力度。本文从金融经济学角度探讨,分析了股票市场稳定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使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MF-DFM),构建中国首个混频金融稳定指数(MF-FSI),接着把MF-FSI作为金融稳定的代理变量,使用文章新构建的混频IS-Phillips模型,比较分析纳入与不纳入金融稳定的中国货币政策损失函数差异,最后对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和时效选择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实证分析表明:(1)中国混频金融稳定指数是金融稳定的一个实时性有效测度指标;(2)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应纳入金融稳定,以减少货币政策福利损失;(3)无论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偏好和预期偏好怎样变化,央行都应给予金融稳定固定且不可忽略的关注度,但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仍为主要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5.
由于资产价格的膨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资产价格膨胀导致的宏观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关注的论题。针对资产价格膨胀产生的问题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基于资产的储备要求(Asset-based reserve requirements,简称ABRRs)体系创新,这种作为新制度环境下的国内货币调控的一种崭新的货币金融政策工具是如何实现金融系统稳定的。论文主要从理论上探讨基于资产的储备要求体现的金融稳定的微观效应和宏观效应、资产价格问题和内在优势等,最后,就基于资产的储备要求体系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与作用的发挥提出了几个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日元汇率的大幅波动和周边国家金融形势的再度恶化,人民币面临新的贬值压力。最近记者就人民币汇率稳定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王宇博士。 记者: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纷纷贬值,唯人民币一枝独秀,请问人民币保持稳定的基础是什么? 王宇: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是人民币稳定的基础。近年来,人民币之所以持续走强,主要原因是中国成功地进行了金融和外汇体制改革,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持续顺差,外商投资不断增加和外  相似文献   

7.
宋杨  黄如意 《科学决策》2021,(8):154-168
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对于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稳定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含有托宾Q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在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引入预期冲击,运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并分析货币政策未预期冲击和预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政策实验分析发现,经济系统受到货币政策预期冲击之后,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了消息冲击驱动的经济周期波动,表明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能够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经济主体预期在经济系统中能够起到一定传导作用.此外,相对于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货币政策预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更为平缓,更能起到抵御资产价格巨幅震荡、平滑经济稳定运行的作用.因此,我国央行有必要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4年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实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人民银行与监管职能的分离,进一步增强了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职能,同时更加突出了中央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工作中如何利用有限的监管资源、增强央行监管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频繁流动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资本的跨国流动对国际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了各国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因为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等变化趋势共同改变了货币政策实施所依赖的整个金融环境,在宏观层面上却给政府当局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带来了困惑,各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独立性受到冲击。当今资本流动性已成为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也把资本流动性作为主要变量来考虑,以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进入衰退期的日本经济为了应对通货紧缩和"流动性陷阱"风险,采取的宏观经济和金融货币政策调整的有效性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研究问题.虽然日本对宏观经济和金融货币政策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但并未实现缓解通货紧缩压力、降低"流动性陷阱"风险、走出经济衰退的预期效果.鉴于日本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既要抑制通货膨胀,适度地调整我国经济的通胀预期,还要有效防范陷入"流动性陷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张凯  周新苗 《特区经济》2020,(3):95-100
本文用Logit模型将贷款损失率转化为金融稳定性综合指标,并以此作为被解释变量,以CPI、GDP和利率等宏观经济因素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并做出各宏观经济因素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期的相应经济数据进行预测,并对下一期经济分别受各项宏观经济变量极端可信冲击下进行压力测试。研究结果显示,以上三种宏观经济因素对贷款损失率影响显著,其系数的经济意义也与现实相符。此外,根据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关于利率的研究部分准确验证了我国利率的产出经济效应和货币政策的时滞期。本文为政府降低贷款损失率,提高金融稳定性而进行系统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深入探究了投机性资本流动影响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增长的差异以及风险生成的不同特征和传导路径,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所受冲击影响的时变特征。研究发现,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FDI、国内基准利率以及汇率等因素都会使投机性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发生改变。此外,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所受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如2003~2007年,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升作用非常明显;但2008年与2009年投机性资本则引致实际GDP增幅的回落。文章认为,宏观当局应充分掌控跨境投机性资本流动影响的动态特征,积极参与国际间"跨境资本流动量交易市场"的构建,确保短期资本流入或流出总量的基本平衡,以基本消除宏观经济增长发生宽幅震荡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银行作为金融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水平会严重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进而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综合测度,探析了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各项因素,发现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如银行自身因素大,最后给出几点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联系的不断深化,中央银行理应在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构建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并将其加入线性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在调整名义利率时的确对金融稳定状况有所关注,相比于传统泰勒规则,纳入金融稳定指数的泰勒规则中通胀系数与产出缺口系数均有显著改善,其能够更好地拟合中央银行的实际政策操作。随后,为了进一步考察货币当局对名义利率调整的动态变化特征,文章通过TVP-SV-VAR模型对拓展的时变参数泰勒规则进行了再估计。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周期和金融形势的更迭,中央银行也会不断动态调整其政策目标。其中,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调控不存在明显的惰性区域,控制通胀始终是中央银行工作的重心。其次,中央银行存在规避经济收缩的偏好,在经济下行时期其对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向产出缺口倾斜。最后,为了抑制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承担,货币当局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后显著增强了对于金融稳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是实现金融稳定有效测度的前提。首先综述了金融稳定的内涵和指标体系的演进,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设计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并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最终合成综合金融稳定指数FSI。通过检验与测度发现,我国金融稳定水平发展较为平稳,并且略微显现出下降趋势,我国的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加。最后提出政府应当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实现对跨国流动性风险的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邓创  张甜  徐曼  赵珂 《南方经济》2018,37(4):1-19
为了揭示中国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结构性变化及其关联动态,文章分别基于货币流动性宽松程度、剩余收益模型以及银行资产负债表,对中国货币市场、股票市场与银行体系的风险进行了测度和评估;并在分析上述三个金融子市场风险变动规律及其传递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各金融市场风险与宏观经济景气之间的关联动态。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不同金融市场风险之间的传递关系发生了重要转变,并且与宏观经济景气变动之间的交互影响也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呈现出"良性循环"与"恶性螺旋"的非对称性切换。这些研究为中国新时期积极转变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决策机制、创新宏观经济调控与金融监管模式,实现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双重稳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依据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次级债风波”看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风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本文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整理和归纳国外学术界对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来深入分析现代消费者信贷业务的差异化问题、"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蔓延问题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所引起的"有效性冲突"问题,由此揭示出上述"三位一体"的特征所代表的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所以,本论文强调现代消费者信贷风险与以往传统商业信贷风险完全不同——系统性风险的程度、深度和波及范围大大增加,这给既有的风险管理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nalyses how systematic risk emanating from the macroeconomy is transmitted into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using augmented autoregressive Generalis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 (AR‐GARCH) and 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 models. Also examined is wheth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bidirectional. By imposing dummies for the 1997‐1998 Asian and the 2007‐2009 sub‐prime financial crises, the study further analyses whether financial crises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economic uncertainty and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The findings show that macroeconomic uncertaint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Although volatilities in inflation, the gold price and the oil price seem to play a role, it is found that volatility in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and exchange rat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uggesting that South African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s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interdependent. Fin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nancial crises increase volatility in the stock market and in most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and, by so doing, strengthen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on the stock mark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