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销售与管理》2006,(10):30-32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目标是除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美国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公司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说。在进入中国的几年里,星巴克已基本完成在一线城市和热点地区的圈地布局,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已有140多家店铺。自去年起,星巴克已显示出了进军中国二线城市的长期目标,先后在成都、重庆及大连开设新店。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价值链分析理论,分析讨论了星巴克咖啡公司在各个价值链活动中的竞争优势。在价值链分析方法下总结出的星巴克咖啡在各个环节的方法,以及这些难以被其他同行所模仿的资源和能力使星巴克咖啡可以长期保持行业竞争力,是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市场取得主导地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公司     
《连锁与特许》2008,(4):65-66
1美元星巴克咖啡 暂时无缘国内市场;格林豪泰转型商旅服务;开心人大药房今年锁定400家连锁加盟店;永旺计划5年内将中国店铺增加百家。  相似文献   

4.
近年国内咖啡连锁店发展势头迅猛,星巴克进入中国后迅速扩展其连锁经营业务,目前在北京已开有21家分店,在上海也有10家合营公司,并准备在天津开设分号。UCC于1998年  相似文献   

5.
相比2004年的一派繁荣兴旺景象,2005年中国零售业则是硝烟四起。截至2005年年底,沃尔玛中国56家分店已经覆盖全国27个城市:家乐福也在中国30多个城市布局了67家分店;易初莲花完成对华东市场布局后,高调挺进华南市场,分店数量(华南)较年初翻了一翻,并预计在未来2—3年内覆盖整个华南市场;麦德龙在全国己经拥有20多家分店,长三角地区二、  相似文献   

6.
好书推荐     
《连锁与特许》2008,(7):90-91
《星巴克:一切与咖啡无关》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美)毕哈,哥德斯坦著,徐思源译自1992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以来,星巴克已从昔日西雅图一条小小的美人鱼进化到今天遍布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连锁店达到一万多家的绿巨人。霍华德·毕哈于1989年加入量巴克,担任高级主管,这一年,星巴克只有28家分店。他历任星巴克销售部和运营部的执行副总裁,国际部总裁,以及星巴克北美区总裁。  相似文献   

7.
星巴克(Starbucks),一家1971年诞生于美国西雅图、靠咖啡豆起家的咖啡公司,自1985年正式成立。近二十年时间里,以其“童话”般的奇迹让全球瞩目:1996年,星巴克开始向全球扩张,第一家海外店开在东京。从西雅图一条小小的“美人鱼”进化到今天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锁店达到7500余家(截至2004年2月)的“绿巨人”。据说,星巴克每8个小时就会新开一家咖啡店。  相似文献   

8.
辛艳 《现代商业》2014,(17):22-23
随着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步步为营,回顾分析企业在初创时期所面临的本土化和资金的问题,并在特定时期的特定环境中采用不同财务政策。星巴克在还未进入中国本土的星巴克在融资策略方面选择直接融资而不举债,之后进入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并相继进军中国二三线城市,星巴克采取100%股权的直营方式,其资本结构也因地区不同而不同。进而研究对于初创企业而言,企业如何选择财务政策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其风险管理政策和融资管理政策均因条件不同而选择不同,最后归纳出在一般情况下,初创企业应采用资本集聚策略、保持富有弹性的、灵活的财务策略及通过权益资本建立利益相关者同盟的策略,同时,财务政策的选择要视不同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
谢园 《成功营销》2010,(6):104-106
星巴克进驻中国市场10年之际,从中国人最常饮用的茶入手,加大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宗和 《商业科技》2013,(31):34-35
近期,央视播出的一个名为“星巴克咖啡中国市场高价”的20分钟专题片揭示:在北京星巴克,“一杯物料成本不足5元人民币的拿铁咖啡在中国卖价27元”,比美国星巴克售价高出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子商务》2008,(2):19-19
过去几年,由于星巴克努力扩大并吸引普通消费群,其风格开始向麦当劳靠拢。麦当劳却正在向高消费市场挺进,变得越来越像星巴克了。2007年第四季度,星巴克在其最大的美国市场,第一次客流量低于去年同期。分析人士认为除了麦当劳的原因,星巴克的问题还出在过度扩张方面。星巴克的目标是在美国和国外各开设20000家咖啡连锁店,但是这个目标现在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世界许多地方,人们都可以看到星巴克咖啡店,有的人每天都去星巴克消费,可谓一天不喝浑身没劲儿。星巴克自从改为连锁咖啡店后,发展迅猛,现已成为全球咖啡零售业的老大。截至2017年4月,星巴克在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26161家分店,2017年第一季度新开店427家,全球注册会员已有1330万人。本文把星巴克的成功归结为以下十点,也可以称为星巴克的秘密吧。1.从小开始,逐步做大。1971年,星巴克仅仅是西雅图的一个咖啡店,出售烤熟的咖啡豆。公司总裁和CEO舒尔茨  相似文献   

13.
《饭店世界》2005,(1):60-60
2003年4月,“速8”进入了中国,在北京开出其首家酒店,之后在大连和杭州各开设了一家,目前这3家酒店都是特许加盟经营,市场价格定位约在170元左右一晚。速8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区域市场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公司计划到2005年4月以前,将在上海地区首次开设速8酒店,由于市场潜力巨大,故今后上海将是主要发展地区。除上海外,成都、深圳、广州都将是下一步进驻的目标城市。  相似文献   

14.
雅高集团于1985年进入中国,是最早进入该市场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之一。27年以来,雅高集团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并与众多国内业务伙伴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关系。目前,雅高在中国共经营7个品牌:索菲特、铂尔曼、美憬阁、美爵、诺富特、美居和宜必思,全线覆盖从奢华型到经济型的酒店市场。在中国,所有雅高集团运营的酒店均坐落于主要城市、门户城市以及度假胜地,同时也正在快速地向二线及三线城市扩张。截至2012年8月,集团在大中华地区的48个城市中共经营124家酒店,总计31 668间客房,员工总数约20000人  相似文献   

15.
就在三年前,咖啡巨头星巴克刚为自已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未来5~5年内,美国本土和海外市场均开设约1.5万家店铺,年营业收增幅达到20%,年利润增幅保持在20%-25%之间。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05,(12):122-12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以家乐福和沃尔玛等为首的国际零售业巨头在中国的大举扩张迅速改变了中国城市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家乐福在中国的零售网点已经从1995年的一家普通大型超级市场发展到目前遍布全国的8家超大型超级市场和59家超级市场。日前,68%的中国消费者选择在趟大型魈级市场购物,这一比例在亚洲仅次于泰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咖啡市场的蛋糕将会怎样切分?变化总是很快,而重围之下的星巴克能否继续坐稳第一把交椅呢?"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用他们不同的方式理解和演绎自己的咖啡文化,咖啡正在成为评价城市现代化和时尚化的一个新指标,也成为了中国小资、时尚一族们的精神依赖。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央视播出的一个名为"星巴克咖啡中国市场高价"的20分钟专题片揭示:在北京星巴克,"一杯物料成本不足5元人民币的拿铁咖啡在中国卖价27元",比美国星巴克售价高出三分之一。一时间星巴克事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引起了一番不小的商海争鸣。有的被央视采访的消费者得知了中美星巴克价格差异之后,认为中国星巴克价高不合理,卖贵了。而有的消费者却说:原来以为那么时尚雅致的星巴克是有钱人去的地方,早知道星巴克一杯咖啡才27元,那我们普通消费者也可以去的呀,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球咖啡行业的领袖,星巴克有着非常深厚的咖啡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的核心便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交流。就像他们倡导的“第三空间”理念那样,星巴克一直在为消费者努力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让星巴克门店成为消费者除了办公室和家之外第三个可以和朋友交流沟通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沙一鸥 《中国市场》2009,(33):48-49
<正>对星巴克北京的店长们来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麦咖啡(McCafe)咖啡店2009年6月3日起,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和天津7城市推出麦当劳鲜煮咖啡。外界纷纷认为,这是麦当劳试图抢占星巴克业务的开始。但对星巴克北京的店长们来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麦咖啡(McCafe)咖啡店—在国外,它才是被业内人士认为能与星巴克抗衡的业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