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是农民增收入,奔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使沉积在农业中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二、三产业,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既具有现实紧迫性,又有极好的机遇和前景。本文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重点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对如何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现实选择、工作取向及对策措施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四川丘陵地区农业资源匮乏、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方法]文章以丘陵低山区遂宁市为例,从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遂宁市大部分地区很难通过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解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且外出人口众多;第二产业在增加遂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有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第三产业未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潜力较大。[结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造第一产业结构,挖掘劳动力就业潜力;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展劳动力吸纳空间,实现三产互动和增加就业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省各地党委、政府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当作首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新的科学技术,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务工转移,围绕全省旅游大省的建设,充分展示我省绿色生态农业的自然和资源优势,使旅游农业成为一个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得到蓬勃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内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均进行着调整,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而这种外流受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很大的关联。[方法]为了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1978~2014年面板数据,通过GMM三阶段分析法将农村流动劳动力流入各产业的比重变化,与三次产业结构比的变化进行描述性的对比分析,并建立联立方程及模型。[结果]研究表明:大量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在我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内生性关系。[结论]并针对这一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更好的引导农村流动劳动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普遍认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无非有三:一是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使农业内部就业得以深化;二是通过农村工业化,为乡村劳动力提供非农业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三是通过城市二、三产业发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本文认为,在目前第二、三种方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赣榆县形成了一批特色非常显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发展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县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有24.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1.8%,其中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农民7.6万人,占二、三产业人数的31.8%。另外,约有2.5万劳动力以农为主、从事草柳编织、粮食加工、淀粉制品、水产品加工等,实现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在稳定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尊重农民意愿,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二、三产业发达,农业劳动力转移较多,非农收入较稳定的地方,按照“坚持条件、积极引导、规模适度、形势多样”的方针,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产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商品经济大发展,生产力水平大提高,特别是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二、三产业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霞 《南方农村》2003,(3):17-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占很大的比重。改革前,受城乡分割体制的束缚,农业中沉淀着大量的“隐性”过剩劳动力。改革后,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提高了农业的效率,使土地上隐性过剩的劳动力迅速显现。农民有了择业的自由,他们或是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就地转移”,或是“离土离乡”流动到城市谋取就业。但是,由于农业人口的庞大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不足以及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等等因素,农业和农村中仍然滞留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获得就业,不仅事关中国农业效率、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  相似文献   

9.
近代苏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在其转移的过程中,虽然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无疑起了重要作用,但本文的研究证明,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仍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植棉业、蚕桑业、园艺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农业内部吸纳的农村劳动力达70%,农业收入亦占农家总收入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县在转移农村劳动力过程中,探索了六条途径。1.向二、三产业转移与第一产业内部转移相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第一产业,从事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这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县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我们还注重第一产业内部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民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把劳动力投向开发性农业和高效农业,开发荒山、水面,开发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收到起网见鱼的效果。2.发展非国有经济组织转移与公有企业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基本状况 农业生产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的诱导下,农村劳动力逐渐由种植业向林、牧、渔和二、三产业转移,近几年来,又发展到跨地区流动。外出经营和劳力输出已成为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向。从14个观察村看,1994年有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典型的特征,但仍存在着供求结构矛盾、城镇化程度低、农民兼业性明显、务工环境不宽松等问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城镇化进程、建立教育培训支撑体系、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等是推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开发与转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新化县农户收入增长、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发现贫困县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减少,农户家庭经济收入增长越来越依重于工资性收入,家庭劳动力的兼业化倾向日趋显著.并且通过与沿海发达地区农户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实现贫困县农户收入增长,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的根本在于加快贫困县农村劳动力的兼业性转移,尤其是向农村第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一)产业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由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主要以实现传统产业科技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对劳动力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适应市场要求,竞争有序的新型产业结构体系尚未形成,城市传统产业该退的没有及时退出,一些适于向农村梯次转移的产业也未能及时有效地扩散转移,没有为农村二、三产业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阻碍了大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二)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比较而言,一般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思想观念都明显高于当地劳动力,但与城镇就业人员相比,整体素质相对较…  相似文献   

15.
制约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比较分析表明,制约主产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工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成灾率高,因灾减产减收幅度较大;农业生产资源比例失调,用于农业的财政、信贷资金紧张,耕地减少速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业劳动力隐蔽性失业量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二、三产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发展,苏州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的主要劳动时间和劳动收益已经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因此,现在苏州农村真正剩余的主要是农业(粮食生产)劳动力。由于受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苏州农村劳动力的“兼农”现象仍相当普遍,他们一旦经营失误或从企业下岗,就会重新转变为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显著特点是:年龄跨度大、劳作时间少、收益虽低但尚能糊口,因此从单个农民的角度来看,他们是相对剩余劳动力,但从现有的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来看,其中绝大多数人属于绝对制作劳动力。为此,首先要通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让“超龄农民”退休,将“兼业农民”分流出去;同时要积极鼓励农民通过自谋职业、合股经营等方式,实现从兼业到专业、从就业到创业、从单纯是生产者到既是生产者又是投资者的转变,使他们彻底实现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17.
在对2010年度秦都区农村产业结构调研所得的相关经济数据的基础上,借助灰色综合关联度技术,对秦都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各产业总产值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秦都区农村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收入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关系最为紧密,对农民贡献最大。农村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对该地区农民收入贡献不足;而且就第一产业内部而言,农民纯收入与农业密切程度最大,与林、渔、牧业密切程度偏小。故针对性地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上提出促进农民进一步增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八市是广东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近十几年来,该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同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据统计,到1992年八市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730.27亿元(现价,下同),第二、三产业占81.3%,而农业仅占18.7%。在农村劳动力投放中,第二、三产业占57.4%,而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农业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抓好各项工作,重点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求突破。1.要在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上求突破。当前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大力调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在确保第一产业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迅速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第二层次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果业、蔬菜业、林业经济,不断提高多种经营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第三个层次是科学地调整种植业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吴江市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加强劳动力培训和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吴江市现有农村劳动力233.22万人,仅有9.72万人从事一产,占29.26%,其余的已转向二、三产业,而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70%。吴江农民 就业路,越来越宽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