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家纷纷“殒落”,客观上源于他们是中国的“初生代”企业家。 ●在初生代企业家中,受特殊年代影响太深,不恰当地套用军事做法——从编制到几大“战役”。 ●素质不高、缺乏创新精神,是败北的主观原因。 ●市场不规范、超经济“竞争”,也会导致企业家垮台。 ●违法使企业家自我毁灭。企业家的价值、应得酬金定位不合理,是更深刻的原因。 ●有“马失前蹄”,也有“被人绊了马腿”。后者说明,现行的企业领导人管理体制急需改革。 ●企业家也要实现“四自”——自觉、自信、自律、自保。 ●优秀的企业家太少。培育企业家队伍,要实行“三个转变”,建立“经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1月3日·北京)年终快递 ●主办单位:中国国情国力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支持单位: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室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企业研究中心●协办单位:经济日报·名牌时报社人民日报社海外版策划中心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当代经济》杂志社●承办单位: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市场部北京大陆之星企业文化发展中心●时间:1999年12月30日-2000年1月3日●地点:开幕式-人民大会堂 报告研讨会一中国科技会堂 庆典活动-人民大会堂 中华世纪纪念坛 一、目的及宗旨: 1、全面总结我…  相似文献   

3.
市场定位:零售商厦跨世纪的选择●江若尘陈宏军随着零售商厦的日益增多和外资投入零售业的步伐加快,消费者购物的分流日趋明显,市场的有限性决定各商家必须凭能力和实力来分割“蛋糕”。无论是老资格的商家,还是新生代的商家都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市场定位为零售商...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市场原则没有突破君权指令性结构,并凌驾于二者之上,是中华文明在近代远远落后于西方文明重要原因,也是军事方面落后的根本原因。 ●国家强盛的关键并不在于市场经济如何发达,而在于市场原则必须突破指令性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农民在“从身分到契约”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独特的“身分 契约”的阶段。在此阶段,旧的身分挥之不去,新的身分不易获得。更为重要的是,在此阶段,农民在城市只能获致底层的就业机会,他们即使是与正式工干着同样的工作,甚至付出更多,其收入却与正式工有着很大的悬殊。而且,在此阶段农民要承受身为“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负担。随着相关制度改革的深化,农民工将进入“契约”社会,而使就业艰辛逐步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面临重大的变化和调整,各类社会组织、单位的功能面临新的分化和合理定位。经济活动的权力分散化、利益多  相似文献   

7.
孙静 《经济师》1998,(6):30-31
投资银行业务在中国市场定位●孙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尤其是中央提出“两个根本转变”以后,各种要素市场都正在建立和发展,这其中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同时我们要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基层人民银行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的几点思考●王世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形成,使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剧,金融业务也由传统的外延扩张型向加强经营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经营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型转变。在这个阶段中,如何建立一个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9.
对"农家乐"旅游公关形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家乐”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一)“农家乐”旅游的市场定位“农家乐”是主要面向现代都市人群推出的一种体验式旅游项目。既然如此,在经营户抓住机遇把农村环境、传统民俗、农副产品、农家生活等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同时,务必要注意设法使自己的经营定位与都市人群相适应。只有建立正确的市场定位,“农家乐”经营户才有可能经营有方并保持持续的经营后劲。正是“农家乐”现象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的藩篱,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都市人群才会越过篱笆来到乡村或郊区进行消费。因此,“农家乐”经营所在地一般都是“农民”…  相似文献   

10.
朱海平 《经济师》1997,(8):25-26
经济师应重视关系营销的理论与实践●朱海平任何社会的市场营销都是随着市场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变化而发展的,在我国,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消费方式日益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同时,享受和欣赏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张观计  张晔 《经济师》1998,(7):82-83
对大同市农村信用社规范试点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张观计张晔郑有升《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建立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目标,明确了农村信用社坚持“三性”、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通过对试点信用社...  相似文献   

12.
●地铁设计并不是一厢情愿的过程,它需要社会成员的广泛支持和理解,这是一个实质性的政治过程、文化过程。●地铁规划是个可控系统,然而我们无法强调最优控制。●我们规划地铁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从事传统的物质设计,以满足一定的造价和功能要求,而且应该为人的行为模式更加合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 任何市场经济学研究,都不能不内在地包含着哲学内容。 ● 本文对“二战”以来国内外市场经济哲学研究的情况,进行了鸟瞰式的回顾,如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哲学的四次大论战。 ● 我国市场经济哲学研究略述 ● 作者寄希望于厉以宁教授勇敢吸收西方经济学长处,与中国儒家传统对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 ● 文章认为,极力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而被称为“吴市场”的吴敬琏研究员,看来是更多地通由兰格——布鲁斯——科尔内——锡克——卡莱斯基等人摸到了新古典主义那里……作者认为,吴研究员似应更注意自己学术建树的文化内容。 ● 与其他经济学家相比。作者认为,林子力研究员的理论是最具人道主义哲学韵味的。作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以为林先生的研究内容实际真接就是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哲学。不过,我以为林先生不妨多注目一下当代国内外中国哲学史,特别是“新儒家”的成果,以期使自己的哲学少一些玄想成份,更富于东方色彩。 ● 作者认为,著名青年经济学家樊纲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则可与台湾郭婉容女士的《总体经济学》形成公私对称,在哲学上也颇惹眼。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以市场和社会机能不健全以及内外长期交换关系为背景,日本企业通过一系列自组织化活动,发展成一种依存于惯例和暗默的“信赖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内部员工的能动性,并改造了外部环境,从而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存续和成长。但是,这种“不舍理的合理性”行动使企业在取得成功的同时,削弱了市场和社会原本的机能,使企业自身发展遇到重大障碍。根据市场、企业和社会之间“异质共生”的原理,日本企业的进化途径在于其机能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5.
加快拍卖市场发展势在必行●张树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核心是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手段。市场对经济的自发调节,使国家经济生活呈现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局面。适应市场者,必然赢得生产要素流入,实现资源最佳配置而经久不衰;不适应市...  相似文献   

16.
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出发,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创新。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已对政府转型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政府积极回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最重要的是实现公共服务理念的创新,加快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本质是公共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是社会,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无论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还是社会管理,其本质都是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把政府对经济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主要限定在公共服务的范围。强化公共服务理念和公共服务职能,是市场化改革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政府作用的客观要求:(1)考虑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政府要满足企业的公共需求,提供宏观调控和基础设施等经济性公共服务,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创造条件;(2)政府面对公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要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服务,着力解决社会再分配的问题,实现发展过程中的公平目标;(3)我国是一个转轨大国,政府还要努力推动改革进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产权保护、市场规范等制度性公共服务。●扩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人们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为他们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们越来越期望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没有腐败的政府。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政府重视招商引资,热衷于以批租土地为主要内容的经营城市,忽略了广大百姓的利益诉求。例如,一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与当地政府的主导和直接参与是分不开的,他们重视征地和建中高档住宅,忽视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房。长期以来的这类行为,使政府的公共形象在广大百姓中大打折扣,并由此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并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构成威胁。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的条件下,政府应当把自己的基本职能定位为公共服务,把主要注意力转移到加快解决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积极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政府要鼓励和倡导先进文化,使经济增长伴随文化繁荣,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历史经验表明,财富的增长可以使人民富足和社会安定,也可能使人民不满,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不能认为经济增长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缺乏文化和信仰,就会使功利主义盛行,对财富形成过高的预期,加剧人们心理的不平衡和各种社会资源的紧张程度,降低人们的幸福程度。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无论是政府还  相似文献   

17.
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对于"农民"这一称谓以及由此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里的形象与地位,尽管在时空界限下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依然在不同程度上留有传统的印迹。但在全国上下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培育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民,就成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必须努力解决的几个极其重大的现实问题。培育具有主体地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形象,应是新农村视阈下现代农民的身分标签。  相似文献   

18.
资金拆借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何晓梅潘祖霞资金拆借市场是金融改革的产物,它的建立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显著的:搞活了资金融通,深化了金融企业的经营意识,促进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然而,由于市场管理不尽完善,致使同业资金拆借的市场运...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状态分析——基于杭州的实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慧 《经济论坛》2009,(15):103-105
随着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大量流入城市,该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本文从身分认同、群体融入状态、社区认同三个方面对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状态进行了描述。认为由于限制融入的种种因素并未完全消失,这个群体的社会融入状态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的酒店相比,虽然精品酒店在整个酒店市场中占的比例不大,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个性化的服务方式,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管理,使其在酒店业的竞争中有着高利润的发展空间.本研究希望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对精品酒店在未来酒店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构成精品酒店的主要特性进行研究,从而探索精品酒店在未来发展中所应该具有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