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的频发不仅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阻碍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而这些财务造假事件以农业上市公司最为突出,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使其更容易有财务造假的动机和"便利"。本文从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入手,分析其财务造假动因及常用的财务造假手段,并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进行分析与讨论,归纳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主要途径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具体治理建议与策略,期望能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监管有所帮助。现阶段,财务造假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秩序。深入探究财务造假产生的真实原因,寻找解决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日益严重的现象,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对财务造假这一现象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从而最终找到相应的防范措施,打击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近年来,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屡见不鲜。财务造假行为严重违背了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受到极大的损害,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因此,文章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与后果,期望对建立我国公司治理中财务信息质量控制机制和监管部门制定更加合理的监管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张勇 《市场研究》2014,(11):61-6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由来已久,而且妇孺皆知,其危害的严重性和影响面使其需要治理的紧迫性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及成因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行业自律;优化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实行法制化;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内部监管的有效性;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等杜绝财务造假行为和减少财务造假案件发生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晓光 《商》2013,(6):55-55
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尤其是创业板更是财务造假的高发地带。本文以"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为例,通过分析其财务造假带给投资者的损失,探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方法,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非常严重,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呈现出隐蔽性和多样化的特点。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对证券和中介机构的监管提出了挑战。为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行剖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开始走上市公司的道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国际市场证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逐渐增多,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很大影响。同时降低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导致国有资产大范围流失。文章通过在上市公司财务部门多年的工作经验,简要论述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了一系列杜绝财务造假行为发生的对策,希望对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快速发展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财务造假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近些年,先有银广夏事件,再到绿大地事件,万福生科案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因财务造假而形成的错误的会计信息,不仅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也损辜负了人们对证券市场的信任与期待,还使得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A上市公司为例,深入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并针对如何进一步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不法行为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欣泰电气是我国证券市场上首家因IPO上市财务造假而遭到退市处罚的上市公司,也是创业板第一只退市个股。企业通过财务造假进行IPO上市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欣泰电气IPO上市财务造假事件,接着基于GONE理论对欣泰电气IPO造假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为预防IPO财务造假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日益严重,造假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以财务造假问题的动机为突破口,从内外两方面因素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竞争激烈及会计准则的滞后,财务造假现象在资本市场中时有发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本文以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对象,以其财务舞弊动因为出发点,研究其财务造假的手段,并通过案例分析反映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财务造假是将企业的各种财务缺陷和隐患隐藏起来,使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非法行为。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及治理对策进行探析,以帮助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打击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造假事件依然时有发生,对于财务造假的治理首先得探明原因,其次要看清其手段,然后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本文就财务造假的原因和手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减少或遏制造假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安富 《商业科技》2008,(36):326-326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造假事件依然时有发生,对于财务造假的治理首先得探明原因,其次要看清其手段,然后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本文就财务造假的原因和手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减少或遏制造假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13年3月2日,创业板上市公司万福生科公告称其2008-2011年财务数据均存在“虚假记载,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成为创业板IPO财务造假第一股.从胜景山河到绿大地再到万福生科,IPO财务造假再度引发人们关注.本文在分析IPO财务造假动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相关案例揭示了IPO财务造假的基本手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南纺股份的财务造假成为了近十年来国企上市公司造假第一案,引发了舆论和资本市场的震惊。本文通过对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财务造假的动因,并据此提出防范财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1):141-142
上市公司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难题。由于会计工作者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会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损害投资者或决策者等相关者的利益,进而影响企业甚至国家的经济决策。本文通过对吉林A公司财务造假案的简要分析,解释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及手段,进而提出针对财务造假的监督措施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情况等措施以保障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丑闻频于曝光,并有不断扩大之势。失真的会计信息给广大的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也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大量的流失。随着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公告的会计信息也越来越多,其中虚假信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可以说查不胜查,被揭露的概率也很小。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危害性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建议及对策来防范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  相似文献   

20.
石卉 《中国电子商务》2014,(23):160-160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财务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有效进行的保证。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既关系着股东的利益,又关系着证券市场的稳定。本文针对上市公司三峡新材财务信息造假案例,根据其虚假财务信息的有关事实,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并对现有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