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安民间借贷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纠纷,甚至还出现了老板跑路、企业倒闭、借贷人自杀等社会不稳定现象.本文以深入调查为基础,从民间借贷的主体与形式、借款的来源与用途、借贷利率、借贷纠纷等方面,对瑞安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监管、信用等角度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县域民间借贷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个案方式对一个县域民间借贷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发现民间借贷规模扩大,利率偏高、纠纷减少等现象,民间借贷繁荣是有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民间借贷对县域经济既存在积极的影响也存在消极的影响。规范民间借贷活动,要从法规建设、市场环境和金融改革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间借贷活动日益增多,借贷形式及其形成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由此产生的借贷纠纷也日益增加。现代的民间借贷实践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借贷范畴,研究民间借贷中放债人的法律地位和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对于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活动,充分发挥民间借贷的有利作用,进一步完善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规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强立法工作,给予民间借贷应有的合法地位.国家尽快制定有关金融法规,对民间借贷的资金投向、借款方式、利率浮动、风险纠纷以及税收调节等方面,加以规范,使民间借贷有法可依.特别是要明确民间借贷的监管部门,以便加强对民间借贷主体、借贷规模与利率水平的监督与管理,以鼓励民间投资、保护民间投资者权益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为原则,为民间借贷创造出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小企业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民间借贷渐渐盛行。民间借贷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正规金融体系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也存在许多潜在的危机。本文主要从民间借贷的成因、风险分析和防范风险的建议三个方面对民间借贷进行分析,并提出民间借贷应与正规金融逐步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李琳  侍莹娟 《现代金融》2005,(12):45-45
一、民间借贷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1.高利借贷引发纠纷和案件。目前.苏北民间借贷信用基础主要建立在邻里关系之上,因借贷往往用于高风险或非法事项.极易由于失信行为的矛盾激化而发生案件和纠纷。如苏北某县的民间借贷有很多用于出国劳务的中介费用,而一些中介公司收取费用后又因无相关资质未办成出国手续,还迟迟不肯退还所收中介费用,致使恶性案件发生。还有部分农户妄想走捷径而达到一夜暴富的目的。将高利贷用于赌博等违法活动。  相似文献   

7.
民间借贷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近年来马鞍山市民间借贷的发展情况,以法律视角从法律主体、监管、纠纷上分析民间借贷业务发展的风险提示,对完善民间借贷法律制度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融通资金,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间借贷制度安排和对非法金融活动制度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资金满足程度、用途、特征等不同层面分析了民间借贷长期存在的社会基础,从立法和实务层面分析了非法金融活动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详细列举了目前我国民间借贷和非法金融活动的主要形式,剖析了规范民间借贷和取缔非法金融活动中存在立法滞后、社会约束软化、合同形式不规范、纠纷救济渠道不畅、主体范围不清日常监管缺位等五个方面问题,有针对性地从立法形式、民间借贷的法律定性、非法金融活动范围的界定、民间借贷的规范建议和取缔非法金融活动的监管思路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制度安排和制度约束的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民间借贷的分布及运行特点 目前,农村民间借贷除存在利率高、纠纷高等特点之外,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运行趋势: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金融资源供给双方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金融资源主要供给方由银行向民间资本转变,供给对象则由传统国有企业向中小企业转变。民间借贷也在我国各地发展势头迅猛,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民间借贷的存在,激活了民间资本,解决了民营经济及农村经济的借贷难题,但从消极的一面来看,因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民间借贷也带来了极大的法律风险,产生了大量借贷纠纷,甚至可能发展成为金融犯罪,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民间借贷的风险隐患新特点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民间借贷走出原有的运行模式,其风险形式也将发生新变。据对湖南省民间借贷和民间借贷中介组织调查,近年来民间借贷规模迅速扩大,借贷形式和借贷范围均已突破传统模式。这些变化虽然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农户贷款难等热点难点问题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由此形成的新风险隐患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民间借贷风险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对民间资金分流、规范、引导,对风险进行防控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是民事主体之间行使自由借贷权利的体现.近年来,我国各地区频繁出现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民间借贷的活跃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满足“三农”金融需求等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民间借贷活动同样存在着发展无序、纠纷不断以及金融秩序混论等问题,急需以正确的方法和对策进行引导和规范.在以南京市为主要范围进行的民间借贷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讨论等研究方法,形成了初步的调查报告.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南京市民间借贷(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数据展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对南京市民间借贷市场发展风险和制约因素从四个方面加以描述和分析;第三部分分别从三个方面建设性地提出合理规范南京市民间借贷市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层之声     
孙瑞灼:民间借贷乱象呼唤立法监管福建省总工会孙瑞灼2011年11月9日来稿指出,近期温州中小企业主因民间借贷"跑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随着多米诺骨牌的依次倒下,这场借贷危机已不限于浙江,还波及了江苏、福建、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民间借贷可谓"堵不如疏"。在此背景下,有关部门应尽早加强相关立法和治理,改变民间借贷市场的监管缺位现状。国家应通过立法从制度、法律层面系统规范和引导我国古已有之的民间借贷,尽快将存在已久的民间金融纳入正常监管与保护,将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农村民间借贷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融资增速的减缓以及农民融资需求的增加,近年来我国农村民间借贷活动更趋活跃,而监管缺失是农村民间借贷纠纷事件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结构洞理论深入分析农村民间借贷活动的特征及风险,并提出监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民间借贷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从利率市场化、政府引导作用等方面为解决民间借贷的乱局提出了一些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鹏 《甘肃金融》2012,(2):69-69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民间借贷分为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和公民与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互助、诚实信用原则。由于民间借贷无需冗杂的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因而民间借贷活动比较活跃。但在民间借贷中,出借人往往面临着借款难以收回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与之相伴随的是民间融资日渐活跃。这一方面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但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民间借贷纠纷和借款人失踪等案件屡有发生。例如浙江温州因民间借贷危机频频出现企业倒闭潮和老板"跑路"事件,部分甚至波及到商业银行部分借款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严重,民间融资十分活跃。它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民间借贷纠纷也多有发生。在发生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许多是由于借款合同不规范、不严谨而使当事人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因此,民间借贷活动的当事人,要提高法律意识,依法规范和调整借款合同的内容,确保自己的正当权益能够依法得到保护,进而保障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形式,满足了部分农户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信贷资金的融资需求,但由于其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出现了众多的纠纷。本文通过对双鸭山市农村地区民间借贷情况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民间借贷的特点、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近年来发展较快,主要原因是融资市场的巨大需求缺口,这解决了企业或居民在创业起步、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急需,但不规范、盲目的民间借贷行为时有发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应引起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