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陈方 《海南金融》2022,(10):79-87
当前,农村地区支付方式表现出跨越式变革,移动支付因其低成本、便捷性以及非接触性在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户移动支付偏好与社交方式密切相关,移动支付业务改变了农户支付习惯和储蓄习惯,支付体系的创新发展使得资金通过互联网打破了城乡之间的空间壁垒,农户的闲置资金的流动性和理财收益均能得到保障。但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业务还存在农村居民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能力不足,农村地区智能手机普及率和网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网络服务消费能力、移动支付的用途、首选支付手段等方面存在区域间差距等三方面问题。应加大农村基站建设力度,推广智能手机的拥有量,增加相关宣传与培训,尽快提供移动支付业务,创新开发贴近农村支付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兴未艾,为创造性地丰富包容性金融体系、实现农村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手段。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发展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国际上已经有相当成功的模式和实用经验。在非洲、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移动支付已成为当地农村居民小额汇款转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移动设备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为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助力。本文分析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村地区居民移动支付行为进行研究,剖析影响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诸多难题。移动支付的出现为破除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不均衡、成本高、缺乏可持续性提供了机遇。本文从移动支付和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移动支付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势,针对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推广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在城市范围的应用已较为广泛,但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缺乏活力。推动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健康有序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普惠、协调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发展的可行性视角出发,对随州市农村移动支付发展的现状及成效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推广中的困难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最终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移动支付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移动支付的核心是提供点对点支付,其较强的"可获得性、实惠性、安全性、便捷性、适农性"等特征,已成为农村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在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在提高农村金融包容性、改善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为此,本文通过调研云南省移动支付及普惠金融建设情况,结合2016年-2018年全国数据,总结移动支付产业特征,研讨移动支付与普惠金融发展的关联性,探索两者之间在农村发展的影响程度,并通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构建移动支付支持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图,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移动支付工具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推广普及,其日益成为向农村地区延伸普惠金融服务的渠道。但目前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中,支付指标主要基于传统支付工具和服务,未能量化衡量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本文以福建省漳州市县域农村地区个体商户为样本,创新设计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受理指数作为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有效补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四川分行的XMP移动支付平台以移动支付为突破口,打通了金融服务由中心集镇向偏远地区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将小额现金缴费、小额取现和账户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送到了广大农村地区。该平台的研发应用标志着农业银行在移动金融发展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并为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广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支付,可以有效消除城乡支付服务发展鸿沟,促进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的精准对接。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普及移动支付等在农村地区的应用,目前农村地区移动支付服务在法律体系、服务能力、机制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本文结合通辽市农村地区移动支付推广的主要进展,探索欠发达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广泛普及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2013农村移动支付论坛指出,“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兴未艾,为创造性地丰富包容性金融体系、实现农村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手段”。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移动支付能够弥补金融空白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金融网点的不足,向低收入人群提供可以负担的现代金融服务,有助于缓解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金融服务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等问题,有助于消除城乡金融不平等的现象,促进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本文从农村地区资源禀赋和农村支付服务体制发育程度,即包容性增长视角出发,对吉林地区农村移动支付的现状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调研,以探寻优化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移动支付已成为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一种新兴手段,为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发展相较于城区而言仍然缺乏活力,且后续发展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本文以萍乡市为例,对辖内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自试点以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农村居民的收入低、有效需求不足、保险公司经营成本较高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影响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持续性发展。在当前我国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不能对保险公司和农村居民提供补贴的情况下,只有农村居民、保险公司、行业组织、政府互动,才能形成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受理环境持续改善优化,居民支付方式、消费观念也悄然发生改变,移动支付逐步替代现金支付,对传统的现金交易尤其是中小面额现金交易的替代作用逐步显现。中国人民银行立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升级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不断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为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基于福建省永泰县开展的问卷调查和基础数据,分析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对现金的替代效应,并针对移动支付替代现金支付潜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非现金支付乃至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现代支付在城市范围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现代支付服务已经远远落后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认知度不断增强,但相当一部分农民由于受文化水平的制约,接受和使用现代支付工具的意愿不强,农村居民的现代支付意识相较于城区居民仍有明显差距。因此,在农村地区推广现代支付业务,是支持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建设必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吉林地区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在农村地区推广现代支付业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电脑》2013,(12):78-78
目前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正成燎原之势。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方便怏捷的支付形式,使得移动支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我们。然而,由于受到硬件投资和交易规模等多方因素限制,与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最为密切的小额支付以及小微企业的移动支付发展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6.
目前移动支付方兴未艾,银行、支付机构和银行卡组织均把移动支付视作支付领域的下一个蓝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研发和营销.移动支付的移动性、实时性、方便性可以有效弥补农村地区地域广阔、金融实体网点稀少和金融服务单调的不足,是落实普惠金融政策的一个有力手段.基于金融IC卡标准的移动支付具有安全性高、标准统一、联网通用的特点,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但面临不少困难,本文分析了各种不利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钱斌:移动支付主要在三个领域大有作为:一是移动电子商务结算。二是远程自助支付。三是小额快速支付。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的颁布,满足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技术需求,促进了我国移动支付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必将推动我国移动支付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进程。可以预见,我国金融支付发展将以此为契机,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信用卡》2013,(12):63-63
众所周知,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正呈燎原之势。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使得移动支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我们。然而,与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小额支付及小微企业的移动支付,由于受硬件投资和交易规模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发展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高储蓄问题由来已久,降低家庭储蓄率、提高消费有助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基于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了移动支付对中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移动支付显著降低了家庭储蓄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缓解流动性约束、信贷约束和扩大社会网络是移动支付降低家庭储蓄率的主要途径。此外,移动支付显著降低家庭为应对健康风险、医疗风险、失业风险、收入风险等不确定性而进行的预防性储蓄。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在西部地区、四五线城市、农村地区更大。家庭特征异质性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在农业户口家庭、中低收入家庭、低受教育水平家庭中效果更加突出。本文研究为理解中国高储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小面额现金承担的主要功能是零售小额交易的支付媒介,而随着移动支付行业蓬勃发展,小额交易领域可由移动支付实现高度替代。本文基于经典的货币需求理论,从总量替代和增量替代两个层面分别构建实证模型并计算移动支付对现金的替代效应,研究移动支付对现金支付的替代率,推算小面额现金的替代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