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金融与科技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金融科技对银行服务和银行风险均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金融科技的技术载体,底层技术会从产品、机构、金融生态、间接影响等不同维度对银行服务产生影响,进而导致银行风险的变化。在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银行风险的演化特征包括操作风险异化、个人业务风险上升、风险关联性增强、直接风险加大等。针对风险的变化,需要厘清银行与其他机构之间的业务和职责边界,加强对中小银行与外部科技公司合作的监管,同时改进对操作风险的资本计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3.
银行授信风险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状态下,银行授信业务所形成的资产构成了银行业的主要盈利资产,银行授信成为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手段。授信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银行授信形成的风险以及授信集中可能导致的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是当前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来源。探讨分析银行授信过程中的风险环节,以及如何预防控制授信风险  相似文献   

4.
金融自由化与银行风险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证实金融自由化会降低银行谨慎投资收益,而扩大银行风险投资动力。因此,为维持银行部门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政府应加强对银行部门的监管,同时扩大监管范围,建立一套涵盖面较广且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5.
6.
自1973年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外汇市场固定汇率机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浮动汇率制度,汇率从此不断地波动,并且没有波动的上下限。国际市场上各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状况、货币利率、机会收益、国家汇率政策等都对汇率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外汇市场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全球无形市场,外汇交易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  相似文献   

7.
从巴林银行倒闭到中航油、中石化衍生品交易巨亏,重新审视金融衍生工具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成为必然。金融衍生工具运用规模和比例呈急剧上升趋势,其初衷为对冲风险,契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但由于其交易规则具有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实施效果亟待检验。本文采用金融衍生工具视角,探索了分类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金融衍生工具会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包括外汇类和利率类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运用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情境依赖,作用发挥呈现异质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及股市处于熊市时,金融衍生工具均加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危机前则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但当处于牛市时则无显著影响。此外,在市场化进程高、机构持股比例高时,金融衍生工具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检验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为探究其成因提供了新解释,也为未来系统性风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创新能力的增强,相对于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等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这是银行的经营趋势。但法国兴业银行案件的爆发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该如何正确看待两者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9.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于某种原因使资产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银行风险不是抽象的,它普遍存在于各项具体的金融业务活动中。比如:信贷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决策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等。目前,我国银行风险的特点,一是价值形态风险与物质形态风险相联系。二是银行风险与财政风险相联系。三是人民币业务风险与外汇业务风险相联系。四是银行内部风  相似文献   

10.
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年来金融类案件中,利用银行承兑汇票作案占了票据案件的绝大部分,银行承兑汇票诈骗风险、承兑风险日益成为金融会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体制改革以及融资多元化的必然趋势。在融资需求与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以金融创新为特点的影子银行体系的急剧增长。然而,影子银行体系的固有缺陷及脆弱性使得我国金融市场面临一定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是当下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中在阐述影子银行及金融审计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主要风险,并在审计视角下提出规避我国影子银行风险,促进影子银行体系有序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出现下滑态势,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总额呈现"双升"局面,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风险被认为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2015年12月18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年初发改委进一步明确利用市场机制化解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3.
发展网上银行与银行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上银行(Intermet Banking)是依托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银行服务模式.现有的网上银行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完全虚拟的网上银行(A类),如美国安全第一网上银行;另一类是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发展,将银行业务拓展到互联网上来完成(B类)。前者是未来网上银行的发展方向,后者是目前大多数网上银行所采取的模式?目前我国的网上银行属于B类。  相似文献   

14.
BNPP银行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成熟的风险控制和风险分散技术是保证其资产质量的根本.其做法:制定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从组织架构上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风险控制体系;IT系统对风险控制的支持;专家直接参与风险管理;信贷风险分析技术的国际化;保险公司对信贷风险的分散;对有问题客户集中处理和不良贷款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6家上市商业银行从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8年第三季度的季度面板数据,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DGMM)方法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和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货币调控在金融稳定方面并非风险中性,它与银行风险承担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货币政策放松会相应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第二,杠杆率作为资本充足率的有益补充是有效的,银行杠杆水平越低则其风险承担水平也越低,杠杆率监管会减缓或抑制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这也为2018年我国“宽货币紧信用”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就完善并协调货币调控、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网上金融服务从网上支付业务逐步扩大到网上代理、银证通、网上现金池管理等领域。商业银行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完善技术支撑等方面一时难以适应,导致风险隐患,使商业银行面临声誉、操作、法律等风险,亟待引起银行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王光宇 《银行家》2013,(5):42-43
影子银行是新近流行起来的词汇,当然它原本是2007年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工司的麦卡利所创造。经济学家事后总结得出结论并影响了政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源就是影子银行作祟。自那以后,国内对于影子银行开始提防起来,唯恐这一舶来品在我国兴风作浪。但是在中国,对于什么是影子银行争论非常之大。有一段时间,大家认为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银行IT系统对银行业务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随着银行业务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IT风险对业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IT风险中70%以上属于操作风险,即由人工操作不当(无意或故意)引起的风险。因此,有效地控制IT风险,尤其是操作风险,对银行业务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内审部门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同时,内部审计的风险也越来越引起有关各方的关注。本文分析了金融机构内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提出了防范内审风险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银行怎样控制消费信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维翊 《银行家》2003,(3):154-155
消费信贷作为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是耐用消费品还是汽车消费信贷,每年都以相当比例的速度递增,消费信贷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01年底,中国的商业银行仅发放汽车消费贷款就达700亿元人民币,加上耐用消费品消费贷款,中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事消费信贷的商业银行都取得了不菲的经营收入,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那就是消费信贷的风险的不可预知性.因此,商业银行在竞争过程中怎样控制消费信贷的风险成了商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的主要关节点.胡维翊律师对金融法律研究多年,对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有着深刻的感知和实际经验.本期律师金融实务特邀胡律师就商业银行如何控制消费信贷风险发表灼见,为商业银行更好的开展这项业务提供一些帮助. --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