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力 《中国金融》2015,(4):17-18
在国务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政策引导下,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201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盘活存量信贷资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规模总计3000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1000亿元。作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国家开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在人民银行、银监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勇于创新,圆满完成了千亿元发行任务,有力助推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肖斐斐 《银行家》2015,(3):54-55
2014年11月,银监会下发《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将由审批制改为业务备案制。截至2014年年末,共有27家银行获准开办资产证券化的资格,表明备案制实质启动。总体来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能够盘活存量资产、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转型,2015年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涵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数额巨大,截至2014年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贷款余额达到84.74万亿元。然而预计到2014年底,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才达到5000亿,规模的悬殊对比说明我国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空间巨大,而且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信贷资产化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数额巨大,截至2014年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贷款余额达到84.74万亿元。然而预计到2014年底,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才达到5000亿,规模的悬殊对比说明我国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空间巨大,而且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信贷资产化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易诚 《中国金融》2012,(21):46-47
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市场制度,是完善融资体系、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缓解银行资本压力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今年5月22日,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新启动沉寂了四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9月7日,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发售101.66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成为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后的第一单交易。再次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并扩大试点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金融改革、发展和创新的大势所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王涛 《新金融》2015,(1):52-55
自上世纪70年代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资产支持债券MBS在美国上市以来,资产证券化及其相关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新模式层出不穷。我国从2005年开启了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虽经历波折但不断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的要求,而监管部门也审时度势,将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这都为我国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特别是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在金融资产范畴下,通过梳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美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进行全面比较研究,为下一步我国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提供有益的总结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信贷资产证券化既有利于银行盘活存量、提升资产流动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也有利于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历经多轮试点走向常态化发展,但在监管、法律、配套体系建设和具体操作层面,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结合通过中外比较分析得到的经验启示,提出商业银行进一步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现实选择和对于优化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健康发展外部环境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CLO)发行注册制的实行,对提高我国CLO发行效率和深化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中小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入手,对A城市商业银行信贷状况进行分析,探索其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并运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通过文献参考、数据查询、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小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调查,结合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和计量分析,探究完善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机构是支持"三农"和微小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其存贷款规模在县域金融机构占据首位,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的筹措资金、盘活存量贷款、缓解流动性、提升监管指标、增强自身效益,同时更好的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辖内农村金融机构为例,从贷款结构、未来现金流及收益、信用条件、管理营销团队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在农村金融机构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对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起步于2005年,由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进行双重审批,至2008年共发行666.4亿元。2008年初,因受次贷危机影响,审批暂停。2012年,经多次反复论证后,国务院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仍基本沿用之前的审批模式,至今已发行1189亿元。其中2014年上半年金额高达839亿元,市场潜力凸显。当前,信贷资产证券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扩大和备案制的实施,2014年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本文在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运作模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并从银行角度和社会发展角度详细阐述了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意义。最后,本文结合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对存量不良贷款处置方法的探讨(一)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处置不良贷款中国工商银行2004年4月8日在北京分别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相关协议,对账面价值约26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进  相似文献   

13.
李文婉 《时代金融》2015,(5):194+197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后,随着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资产证券化已然成为市场热点。然而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经验较少,风险管理对于证券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风险的产生来源出发,分别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基础资产、证券化过程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后,随着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资产证券化已然成为市场热点。然而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经验较少,风险管理对于证券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风险的产生来源出发,分别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基础资产、证券化过程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银行家》2014,(1):64
正央行探自贸区银行需求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先行2日,央行公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并调研自贸区银行对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的需求和规划,表示"将区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纳入优先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机构范围"。城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将破冰北京银行瞄准首单3日,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通过《关于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议案》,同意开展不超过60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如果北京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正式发行,就意味着城商行首次加入到了资产证券化行列中。  相似文献   

16.
宣和 《金融会计》2013,(12):4-8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创新工具,是盘活信贷资产的重要选择之一。当前,在我国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阐述适合我国国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遵循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确立的基本原则,着重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详细讨论,以期对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军 《时代金融》2012,(23):13-14
<正>2012年2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中"继续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问题被特别提出。在5月中旬,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首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为500亿元。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之前在200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就已开始启动,当时试点额度只是15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信贷  相似文献   

18.
吴显亭 《中国金融》2012,(21):43-45
2012年9月7日,国家开发银行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首单成功试点发行了101.7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标志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进入了有序稳步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从2005年3月启动,到现在已经开展了七年多。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金融交易工具之一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随后得到快速发展并迅速传至世界各国,并以它独特的优势备受国际市场好评。我国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健全,信贷资产证券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尤其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关监管部门出于安全性考虑甚至暂停一切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的业务开展。直到2015年5月,出于金融机构转型、金融深化改革的需要,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试点才被重新启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第一期42 亿元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中国建设银行建元2005-1期30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信贷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