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迪 《理论观察》2012,(2):188-189
近年来,农业贷款的发放多数以"农户联保"贷款方式为主,但是,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现在"农户联保"贷款不良率呈上升趋势,贷款质量下降,在防范信贷风险上暴露出不足。因此,目前联保贷款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越来越引起关注,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改进信贷模式,提升经营效率,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发展新路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西部农村金融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生银 《特区经济》2011,(3):207-208
本文从西部农村金融创新的现状出发,进行西部农村金融创新的对策研究,希望能对我国农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为此,本文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来探析其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刘旻 《中国经贸》2014,(9):82-83
本文分析了金华市农村经济及农村金融的现状,提出了应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发展变化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及农业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成功召开,"三农"问题的工作重点从脱贫攻坚摘帽转向了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本文从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农业供应链金融支农服务为代表的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出发,剖析了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提出要稳抓农村金融创新人才引擎、推进农村金融绿色化、提高农民金融素养、金融数字...  相似文献   

6.
政府、金融机构、农村经济个体三者从个体理性出发的博弈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是集体的非理性“纳什均衡”——农村金融困境。这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待金融支持形成极大的反差。将金融创新原理运用于农村金融行为的研究,对摆脱农村金融困境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主张从市场主体、客体、交易方式及金融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建立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7.
王俊  马成胜 《改革与战略》2012,28(1):82-84,140
如何发展现代农村金融,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不仅是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文章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金融体系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提出了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供给与创新研究——以甘肃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严重的资金外流,不仅是当前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所存弊端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是形成农村投资缺口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本文以甘肃为例,在深入分析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农村金融资源短缺诱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创新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有效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设想,并就具体创新的思路从七个方面作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日,农村金融不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金融业界,都成为了“热门词”。各地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屡现报端,各金融机构也对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最近,央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农村金融市场论的相关考察认为:中日两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政府干预,日本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储蓄动员上表现出较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良好的一面,中国低于均衡的实际利率会形成一定程度的金融压抑,日本护送舰队的金融体系体现出其落后的金融结构,就整体而言,两国均未形成一个自立的、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使得农村内部的资金循环不能顺利进行,这成为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为突破此瓶颈,日本可以通过农村金融组织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自立能力。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在解决农民有效的贷款抵押方式上必须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资金短缺依然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各省也在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寻求解决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方法。定西市作为甘肃省金融体制创新的试点市,近年来,通过开发新的贷款模式和创新金融产品,加强了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投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本文以定西市农村金融体制创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定西市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开展的情况,运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县域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按照“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通过开辟支农资金绿色通道、加大信贷力度、完善服务体系等工作创新,搅活农村金融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骆嘉 《老区建设》2008,(24):25-26
民间金融现象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与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密切相关,我们必须正确看待民间金融的存在及其发挥的积极作用,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步伐,构建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金融需求出现了规模化、长期化和多元化的新特点,而金融供给却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产品单一以及农业信贷担保困难等问题。为了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应当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强化金融创新、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供给侧改革倾斜、扩展贷款担保方式和加强农村金融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投入机制与金融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实现这一历史任务,离不开巨额资金的稳定而持续的投入。为此,必须不失时机地对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机制与农村金融制度进行有效创新,尽快建立起新农村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积极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金融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萎缩、服务水平低下,与"三农"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本文提出了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与产品等政策性建议,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彬 《改革与战略》2011,27(3):94-96,100
文章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研究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现状和特征以及供需匹配情况,发现该地区农村金融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不匹配状况。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毕节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搭建农村多种融资平台;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进一步改革毕节地区现有农村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文章在对几个农村金融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创新需求层次,构建多层次供求均衡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信贷供给主体,构建我国开放的、多元化的和多主体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发展思路,应对农村金融供给的“市场失灵”;创新法律和监管制度,优化农村金融商业运作模式和培育信用文化等举措,逐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创新滞后.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不能有效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三农”发展的瓶颈制约。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