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债权转股权是一种财务重组方式,它通常的做法是债权银行通过过渡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等功能性结构工具,将其对企业的不良债权,按照一定的规则、设计与安排,转换为上述功能性组织对企业的股权;待经过对企业资产重组和管理重组,该股权的信和等级提升后,功能性组织再将其变现退出,以求达到化解金融风险、营造企业再生条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可能会提升银行风险承担,并导致资产流动性结构恶化,而这些因素构成了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潜在动因。本文以2012年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后的银行数据为样本,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显著促进了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机制检验表明,主动风险承担的提升、资产流动性结构的恶化及资本充足水平的降低,是存款保险制度促进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渠道。进一步检验异质性特征,发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主要促进了银行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并对全国性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不仅基于银行微观行为深化了对存款保险制度影响效应的认知,而且拓展了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视域,对进一步优化存款保险制度和资产证券化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了银行的不良资产后,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主要的处置方式:1、贷款再出售。2、实行债务重组。3、债权转股权。4、多样化资产出集方式。5、资产证券化。  相似文献   

4.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作为金融创新业务之一,近年来银行理财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间接投资规模增大。2013年银监会下发8号文,对该类业务的投资监管进行规范,笔者结合8号文分析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财务处理原理,探讨银行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财务处理合规性。  相似文献   

5.
对盘活资产存量的若干思考与建议中国农业银行郑良芳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是要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要大力推动银企债权债务重组、盘活银行和企业的资产存量,增加可运营的经营资本。从各地创造的盘活资产存量的办法看,有传统的老办法;大量...  相似文献   

6.
刘松涛 《中国外资》2008,(5):145-146
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的经营环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由于种种因素限制,呆滞贷款回收难、呆账贷款核销难和保密保全管理难等三个资产保全老大难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文章就我国银行资产保全工作实施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做出了详细分析,重申了银行资产保全工作应得到高度关注的论题。  相似文献   

7.
银行资产证券化主要是指用银行信贷资产作抵押品进行证券融资的行为。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有多种,可将银行全部用做抵押的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也可以分类打包,分别证券化,既可以按资产质量分类,如优质资产和不良资产,也可以按资产类型分类,如仅将房地产资产进行证券化,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以房地产贷款的资产为抵押品进行债券融资。  相似文献   

8.
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成因及对策杨大光不良信贷资产,是指那些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从目前我国银行,尤其是几家国有专业银行看,不良信贷资产占银行信贷资产的比例过大,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严重下降,巨额的不良信贷资产,不仅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沉重...  相似文献   

9.
银行资产保全是银行依据法律法规,减少贷款损失,维护银行合法利益的一种行为,是银行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由于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导致银行发展受阻,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保全成为当前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农发行资产保全中的难点及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琳 《新疆金融》2005,(7):13-14
一、当前银行不良资产经营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和难点 (一)影响资产质量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随着近几年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消化历史包袱和不良资产剥离等政策支持,不良资产连续实现了不良资产额和不良资产率的“双降”,资产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确保资产质量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不良贷款反弹依然存在。受经济资本对风险资产约束要求和信贷资产质量控制要求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总量和信贷资产增长速度必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约束。贷款资产所表现出来的在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和额度配置等方面的不合理性没有根本改变,限制和退出行业、产品和客户贷款余额仍然较大,既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又因流动性影响使银行的信贷结构调整受到阻滞。新疆金融市场总量有限,受区域环境的约束,信贷投放空间狭窄,导致信贷投放集中和关联担保严重等,“啤酒花”和“德隆系”事件充分暴露了这些方面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银行资产保全是银行依据法律法规,减少贷款损失,维护银行合法利益的一种行为,是银行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由于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导致银行发展受阻,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保全成为当前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农发行资产保全中的难点及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单惟婷 《浙江金融》2003,(10):38-39,45
动产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银行(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银行(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有关规定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一种贷款例如某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由于扩大经营规模急需向银行申请一笔流动资金贷款。但是该公司成立时间短,经营规模小,属中小企业范畴。银行从资金的安全性考虑,同意发放动产质押贷款。该公司经股东大会研究决定,以其库存存货(建筑装潢材料)作为质押物资,向银行申请贷款。为此,银行委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实旎质押资产管理。首先,由银行(质权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出质人)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受托人)三方共同签订动产质押托管合同。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资格审查,对其质押资产展开市场调查、分析,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质押资产价格评估,代办公证和保险,并要求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将质押资产转移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指定的仓库,实施移库占有,协助银行占有质物,对质押资产进行专业、跟踪管理。银行根据质押资产价格评估报告,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发放贷款。  相似文献   

13.
股改后工商银行经营理念转变及策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商银行经过不良资产的剥离、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完成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变,一家资产质量高、经营业绩良好、财务指标真实、内控制健全的全新银行即将诞生。  相似文献   

14.
王喆 《黑龙江金融》2009,(12):50-51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仍然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无论是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还是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正处在历史的最好时期。其中,大型周有商业银行的主要财务指标已接近国际较好银行水平,正努力向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化银行迈进。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信贷类资产(贷款利息收入占利润的9成以上),造成了银行管理人员“只要管好信贷类资产就是管好了银行”这一观念误区。随着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银行内外部管理机构逐渐认识到银行资产不仅仅是信贷类资产,还包括非信贷类资产,如何对银行非信贷资产实施有效管理,提到了银行内控管理的议事日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赵琳 《新疆金融》2005,(7):31-32
呆帐资产是指金融企业对借款人和担保人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实施必要的程序追索后,确买无法回收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股权或债权。核销则是金融企业依据财务政策及核算规定,通过使用呆帐准备金,对呆帐资产损失进行内部帐务处理的行为。呆帐资产核销是金翮企业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对于改善银行资产结构,减少不良资产,准确核算损益,促进金融企业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提高资产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加快银行体系改革,推动金融业的产权重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按照信贷质量、业务区域、发展方向等标准进行整合,资产量好、有发展前途的允许改组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好但发展不均衡的可以收缩业务效能低下分支机构,集中力量提高自身效率和利润指标;对资产质量差且无发展前景的银行允许和鼓励区域内其他业绩好的银行兼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2)切实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实行资产质量和利润目标的双向考核,健全约束与激励机制,赋予基层信贷机构相应的贷款权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商业银行上市己成为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我国上市银行上市前后的发展变化来看,在上市前后,各银行的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不断升级,作为我国银行业领头羊的上市银行,如何实现组织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融资创新方式,而且具有能使银行管理人员自律的约束机制。本文推导得到两个模型:(1)银行所要求的贷款质量模型;(2)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机构所要求的贷款质量模型。通过对两个模型的比较,推论出银行若实施资产证券化,将减少代理问题的产生,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影子银行发展拓宽了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但由于多层嵌套加剧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银行资产安全。文章对影子银行概念进行梳理,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演变历程,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影子银行风险向银行资产传递的主要渠道,提出引导发挥影子银行积极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