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英语国家的文化成为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立足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偏低的现状,揭示了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郭艳云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5)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速,文化差异使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不可避免。成功的商务交际有赖交际双方得体的语言沟通来实现。借助礼貌策略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保证商务利益的实现,间接言语行为的礼貌功能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入手,强调了中西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明确了语言学习中跨文化意识导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实际上是语言的交融及文化整合过程。而不同文化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常常会产生文化冲突,这大多是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本文阐述了如何克服跨文化障碍以及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育应注重发挥外语学科的教育教养功能和工具功能,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外语语言知识和训练其外语言语技能外,还应注重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感知能力,提高其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7.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提高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了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职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市场的激励竞争告诉我们高职学生仅仅靠职业的基本能力是不够的。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商务人才除了需掌握语言知识和商务技能外,还必须具备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的毕业生调研反馈显示,作为初涉职场的新员工,他们很难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环境。因此,针对如何从各种渠道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究提升外企中方员工"文化智商"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通过精读课教学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政策和法律制度高度透明化,社会治安与环境各方面优越,许多日资企业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快速实现优势互补,纷纷来到新加坡投资,有些甚至将自己的亚太总部设在了新加坡。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企业的跨国经营本质上就是跨文化经营,所以如何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便成了在新日资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比日本与新加坡跨文化沟通形式上的差异,分析在新日资企业内部跨文化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发掘其跨文化沟通不畅的根源,试图寻求双方实现有效沟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组织间成本管理(IOCM)是一种基于不同组织协调和合作的成本管理活动,是价值管理、供应链管理、组织理论、契约理论和成本管理集成形成的研究领域,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IOCM的发展背景、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并对其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做了简略的评论。 相似文献
12.
13.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中西方公司治理的不同理念或不同模式,为中国公司治理制度改革提供依据。论文首先基于公司治理阐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随后分别阐述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背景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公司治理模式;最后结合中西方公司治理改革实践,提出中国公司治理模式与自身文化相适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货币利息套汇中做抵补交易 (常用远期外汇交易进行套利中的抵补 ) ,事先做好抵补套利的盈亏价值分析 ,能使货币套利者获得预期收益 ,风险小。本文就此及其相关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怎样发挥语文学科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使其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合格人才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从对学生的问卷结果入手,提出了以就业需要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观。 相似文献
16.
17.
孙小素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11,(2):68-70
文章对我国企业使用过程能力指数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企业过程能力指数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计算过程能力指数的企业不多,且分布不平衡;其次,过程能力指数的可信度不高;再次,不考虑样本的随机性,简单地根据基于样本数据计算的点估计值就给过程的绩效下定论。这些问题的存在,为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视角,也为企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有关管理部门开展与过程能力指数有关的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进步,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传统文化产业与数字化不断深度融合.对山东省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目前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探索推动山东文化资源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策略,从文化新业态、产业跨界融合、品牌效应及经济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特点出发,总结相关可借鉴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得出一些启示,以期对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顺利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