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酒类市场涉及民生问题,关乎百姓生活,为了维护酒类市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辽宁省工商局专门下发通知在全省组织开展酒类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目前酒类市场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有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不当促销、假冒仿冒等,但存在最为普遍的是商业贿赂行为。  相似文献   

2.
7月22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酒类物流供应链分会成立大会暨酒类物流供应链生态伙伴发展论坛在贵阳隆重召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何黎明出席会议,并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酒类物流供应链分会(以下简称“分会”)揭牌。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侵权酒类产品违法犯罪行为,规范酒类产品市场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七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2012年联合打击假冒侵权酒类产品专项集中行动进行了部署。通知决定,2012年4月-12月,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以打击假冒白酒、葡萄酒为重点的酒类产品打假专项集中行动。  相似文献   

4.
针对酒类行业酒精门事件,塑化剂事件,少数企业采用酒精、香精加水勾兑冒充粮食蒸馏酒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3年21号公告颁布了《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于2013年11月1日在全国实施。据了解,该标准规定了酒类流通的术语和定义,界定了酒类流通的范围和流程,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省酒类管理的法律依据是《辽宁省酒类管理办法》(辽政令[2001]126号),属于政府规章。按照国家出台的《国家行政许可法》要求,今年7月前应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现行酒类管理办法并未明确酒类零售许可,各级酒类管理部门一致反映,酒类终端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因此,这次我省出台酒类地方性法规应纳入关于酒类零售环节的管理内容,增设零售许可。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彻底放开酒类市场,今年3月,省政府废止辽革发[1978]246号文件,以第126号令重新颁发了《辽宁省酒类管理办法》,使我省酒类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但是,从几个月的实际执行情况看,由于周边邻省区对酒类市场仍然实行专卖政策,形成了我省酒向外省销售受限,而外省酒大量涌入我省酒类市场的局面,酒类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已经达到白热化。致使生产、批发、零售企业几乎没有赢利空间,酒类市场无序竞争有所抬头。  相似文献   

7.
郭洪岐副省长说:河北省遵照国务院[1978]59号文件精神,自1990年开始实行酒类专酿专卖管理。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行动,努力开展工作。特别是1995年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对酒类市场开展了两次专项治理整顿,三次酒类打假战役,按照“生产管严、批发管住、零售搞活、重点打假”的原则,加大酒类执法力度,严格管理酒类市场,不仅清理整顿了酒类生产和流通秩序,取缔了无证经营,而且查处了一大批制售假冒伪劣酒案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地净化了酒类市场,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既促进了生产,搞活了流通,规范了市场,又打击了假冒伪劣,增加了财政收入,密切了厂商关系,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最近,酒类商品管理相关部门对财政部科研所定给温总理的《关于恢复酒类专卖的建议》,发表了不同看法,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方指出酒类专卖是治理当前酒类生产和流通混乱的利器;另一方则认为,专卖不能承受治乱之重任,当务之急是为酒类立法。根据这两种观点,我们对全省酒类商品基本情况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酒类商品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笔者认为“酒类专卖能担起市场监管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酒类专卖管理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市、县(市)酒类专卖管理局立即行动,全省各地开展了整治酒类市场的专项战役。至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首战告捷。 在这场战役中,各地均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整治酒类市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被誉为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而且已经渐渐在各行业中普及应用起来,然而像酒类产品等传统产业的生产销售方式却依然沿用传统落后方式,因此文章将主要探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酒类产品的销售中,利用物联网技术的优势改善酒类产品的销售经营管理,使酒类产品的销售管理与当代高新技术相融合,创造新的价值.物联网技术是下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是下一个推动世界快速发展的生产力,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酒类产品的销售中,必定会为酒类产品销售带来革命性改变,改写酒类产品销售等传统产业的历史,助力传统产业搭上高速前进的顺风车.  相似文献   

11.
这次全省酒类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流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酒类管理工作情况和交流各地开展酒类专项整治活动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安排布署今年工作。会上,各地酒办认真总结交流了工作情况,5个单位做了典型发言;福善同志传达了商务部和省有关酒类立法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了做好今年酒类管理工作的具体意见,我完全赞同。希望各级酒办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组织落实,力争酒类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打假办公室通报了2011年全国质检部门酒类执法打假和专项整治行动有关工作情况,并公布了2011年度10起酒类质量违法典型案件。据悉,2011年的酒类产品打假呈现出部门协作、大要案督查力度和长效执法打假机制建设力度均得到加强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从商务部获悉,《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和《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两项行业标准将于7月1日推荐实施,在标准中,规定了酒类商品经营者从事酒类商品交易活动应具备的经营条件,包括企业经营资质、必要的人员经营场地、经营设备和专业人员等;要求经营者在采购、销售、人员、财务、广告等环节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实行经营者质量责任制,以有效防止假冒伪劣酒品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规范全省酒类市场秩序,切实保护酒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省贸易行管办暨省酒管办于20O2年10月~11月份组织力量对全省酒类执法工作进行了第三次集中大检查。各级酒管部门把加大检查力度作为加强酒类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普遍采取日常检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酒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老百姓能够喝上“放心酒”,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从2002年12月起自治区贸易行业管理办公室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卫生及各级酒类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酒类流通秩序专项检查。此次检查以白酒,特别是散装白酒的经营销售为重点,加强打击经销假冒伪劣酒、无证经营酒及在酒类销售过程中加入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严禁经营酒类“三无产品”(无厂名、无厂址、无生产许可证),没有办理酒业许可证的业主、批发企业一律不得供货;严禁经营酒类批发、零售的企业和个人用甲醇和食用酒精进行酒类再加工…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轻工总会、国内贸易部、公安部、卫生部、国务院法制局日前发出《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违法行为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近年来,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特别是假冒名优白酒的违法、犯罪行为十分猖獗。为了净化酒类产品市场,特别是清理整顿白酒生产、经销单位。规范酒类产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清理整顿白酒生产企业,加强基酒生产的管理。各地由经贸委牵头,会同轻工、技术监督、工商行政…  相似文献   

17.
吴勇毅  陈绍华 《经营者》2005,(10):99-101
<正>经销商问题与困境 1.日益微利的酒类制造商(厂家)对酒类经销商的压价、窜货行为开始说“NO”。降低或取消以往大量繁琐、不规范的现金折扣、返利和促销支持,明确规定酒类经销商的经营区域并制定一系顺应市场潮流,及时调整竞争方向, 不断革新转型,营造核心竞争力,提升持续发展能力,这将成为中国酒类经销批发商在生存环境巨变之时的战略发展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酒类生产和销售发展迅速,对繁荣城乡市场供应,满足人们消费需求,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管理措施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省酒类生产仍存在盲目发展、酒税流失严重、流通秩序混乱、假冒伪劣酒泛滥等突出问题。对酒类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应  相似文献   

19.
2004年7月,国家正式实施行政许可法后,我省现行酒类行政审批制度将会发生重大改革和创新,现行的酒类管理体制要适应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需要,现行的酒类管理政策要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省酒类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特别是假冒名优白酒的违法行为十分猖獗。为了净化酒类产品市场,特别是清理整顿白酒生产、经销单位、规范酒类产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违法行为,现就加强白酒产销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清理整顿白酒生产企业,加强基酒生产的管理 各地由经贸委牵头,会同轻工、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卫生等部门,从现在开始至1998年底以前,对全国已注册和未经注册的白酒生产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