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国36家上市银行2009~2022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利用DCC-SVR-GARCH-CoVaR模型测算系统性风险溢出率,实证分析ESG评级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提高能够显著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水平,且ESG评级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削弱作用主要由公司治理(G维度)驱动;地方性银行的ESG评级提高对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削弱作用更强;ESG评级提高会通过降低银行违约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小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两种渠道削弱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会强化ESG评级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鉴于此,应充分完善ESG评级体系,将ESG评级纳入商业银行业务战略、内部治理与风险管理体系中,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是由银行体系的房地产信贷风险所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上,由商业银行体系引起的房地产信贷风险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商业银行机制不完善所引起的风险;第二类是房地产金融风险错配或未达到最优配置边际条件所引起的风险。研究发现,银行体系的"主场效应"造成了资本市场抑制,而在房地产金融资本市场抑制下必然会出现第二类风险。基于此,制度设计者既要完善现有的房地产融资模式,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又要引进新的融资模式,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影子银行在我国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弥补了商业银行业务覆盖不足的问题。但是,影子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会影响到银行体系的稳定,加大了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如何在融合过程中防范风险的发生,二者能够良性互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促使银行间市场交易量剧增,系统性风险积累严重,而系统性风险大小与各家商业银行非系统性风险、风险传染路径与规模有关。通过考察现有金融市场环境下银行间市场交易特征,引入一系列假设和变量对商业银行非系统性风险进行识别,利用网络模型估测风险传染及规模,并最终运用Logit模型找到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商业银行各类表内影子银行业务存在明显的业务替代性和刚性,并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资金过度依赖,系统性风险持续积累;(2)在复杂的金融网络结构下,商业银行风险传染体现为流动性风险与偿付性风险的交叉传染过程。当前我国银行系统体现为较强的流动性风险;(3)风险传染与商业银行非系统性风险有关,而非系统性风险与银行资产配置、交易头寸以及资本金等多项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李艳杰 《企业导报》2014,(14):23-24
近几年,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密而广的联系,日益突出,存在的风险交叉传递,对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形成威胁,有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探讨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风险管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 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诸多问题已将信贷风险对银行经营成败的重要程度又提高一个阶段.可见,必须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高到银行偿付能力危机的高度来认识.虽然我国没有出现大量银行倒闭,也没有出现系统性支付危机,但我国存在单个银行的偿付能力危机,存在系统性的银行经营危机,银行危机是我国当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当前我国存在银行危机,不仅涉及到国有商业银行,同时也涉及到股份制商业银行.所不同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由经济转轨所承担的政策性因素和所有者缺位造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因缺乏避险工具造成的市场风险和短借长贷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存款和贷款均占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的60%以上.这四家国有银行的安全与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然而,由于多年的风险积累,四家银行都存在严重的经营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通过参与银行间合约、债券投资和银团贷款等金融交易活动,相互间结成紧密的捆绑关系,加大了金融动荡快速传导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评估银行间系统性关联。网络传导分析可以规避银行双边风险敞口数据的限制,通过跟踪银行假想的几轮倒闭外溢效应,确定商业银行TCTF风险及其脆弱性。通过对17家主要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冲击试验,发现银行业经营稳健,随着银行同业交易规模的扩大,商业银行显著增强了系统性影响。监管部门应该特别关注流动性紧缩事件导致的商业银行资金展期风险,它可能成为新的系统性风险来源。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然而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本文论述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解决对策,包括改善信用评级体系、 强化银行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 建立财务预警监控体系、 完善资本结构、 提高科学决策.这些都是为了降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提高银行收益.  相似文献   

9.
要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仅仅关注任何一家银行的安全和稳健是远远不够的,很有必要考虑到银行间的关联效应所产生的溢出风险,即TCTF风险。网络传导分析法能够使监管部门通过跟踪直接金融关联导致的几轮外溢效应,分析银行体系资本受损情况,确定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和脆弱性银行。通过对17家主要商业银行5年的信用冲击传导研究,发现尽管银行业经营稳健,但TCTF风险及脆弱性处于高位,银行关联的流动性需求旺盛,需要特别关注银行业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0.
投贷联动是商业银行中一种基于"股权+债权"模式的综合性金融产品,风险特征呈现为关联性强、复杂度高、投资期限长等。为防范投贷联动中的各类风险及衍生出的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把控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贯彻组合风险管理理念,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在金融监管层面,要遵循金融创新规律,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框架,促进综合化协同监管体系的形成,严守系统性风险监管底线。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实践充分说明操作风险是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它不仅给商业银行带来重大损失.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甚至会带给商业银行灭顶之灾.使银行失去生存的基础.就像巴林银行一样毁于一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商业银行所处的外在环境以及商业银行内部业务、技术、制度的变化,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在进一步增大.损失程度也是越来越严重。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6年1~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经济正常时期和上行时期,随着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的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会显著降低;在经济下行时期,随着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的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会显著增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风险传染和融资流动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及从中暴露的出来问题,突显了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和国家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银行系统性风险可以一直保持隐蔽性,一旦爆发,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从次贷危机中可以看出,微观审慎监管对系统性风险的预防与监控效果微弱,必须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才是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探究利率水平的波动性是否会影响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在利率市场化下,利率水平波动加剧,利率不确定性增加,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重定价风险、基准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选择权风险,为避免上述风险,银行偏好于短期贷款,因此,企业借款以续短为长为主要模式,从而企业更加可能出现还本付息危机,进而带来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根据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从2007年到2015年的面板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利率波动性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显著正相关。因此,商业银行要联系利率风险来管理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5.
朱玥 《英才》2013,(5):64-65
银行的投行部未来会以独立姿态占据金融市场的一席,还是在银行体系内继续拱大?中国的金融混业又会复制西方金融的诸种悲剧吗?息差时代行将渐去,大如"恐龙"的银行会一夜倒闭吗?大的好处其实也显而易见,可以"跨界",可以"无所不能"。就如同国泰君安董事长万建华对《英才》记者喟叹:"银行都设了投行部,怎么不给券商一个商业银行部做做?"现在,即使在一个羸弱的市况,银行的投行业务也会保持一副丰腴诱人的品相。从商业银行对于投行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68家商业银行2010~202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以破产风险z值衡量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并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究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设立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风险承担;随着银行风险水平的不断增加,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的效应呈倒U型结构;从作用机制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存在同业负债、净息差和贷款增速的中介效应。鉴于此,应加快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适度控制同业负债业务规模,提高利率管理水平,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发展,从而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载体,可以促进资源的配置,提高市场的效率。因此,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分析和规避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由银行自身体系不完备造成,同时也受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为了控制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和政府相关部门都应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金融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包括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等等,而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信用风险已成为银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它关系到银行的生死存亡,是银行机构及其监管部门最关心的问题,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研究指出,信用风险的管理不善是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和控制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使用16家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银行如何对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做出反馈并调整其承担风险的程度。研究表明,基于我国银行体系银行风险主动化和个体风险系统化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且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对信贷投放总量以及社会总产出也会造成影响。同时,风险定价效应、追逐利益效应、习惯效应、杠杆效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作用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授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或失灵所带来的大额授信资产损失对银行的冲击和破坏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并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文章在巴塞尔委员会关于银行内部控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轨迹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内部控制应遵循的五大要素入手,对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