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审计全覆盖"理念的提出,加强政府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国有企业的协同审计能够强化对国企的经济监督,保障其稳定发展,提高其治理水平。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虽然在审计目标、职能以及业务侧重面上有所区别,但都是审计监督体系的分支,命脉相通,资源可以共享。本文基于国有企业的视角,从分析二者的协同基础、协同的必要性着手,探究国有企业间的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协同关系以及协同路径,以促进协同效应的发挥,加强审计合力,提升审计效果。  相似文献   

2.
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对组织和绩效越来越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这种关系中,企业需要处理与其他企业间的关系,尤其是与其他企业的经营合作关系,更多的企业往往会选择进行合作来增强自身的经营实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在组织中的企业进行合作的背景,然后分析在组织中的这些企业间关系的影响因素,根据企业间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及建议,最终为提高组织的协同创新绩效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中各系统软件在功能上出现了交错与互补,并且企业资源内部分散、相对独立,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怎样利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在资源集成、组织集成、功能集成、过程集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外部资源和技术的作用.已成为各企业当前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了协同电子商务理论.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ERP、CRM和SCM的发展与问题,提出了基于协同电子商务的ERP、CRM与SCM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与实现。  相似文献   

4.
基于协同的供应链企业间文化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位于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来说,实施文化整合对提高其协同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供应链节点企业间文化整合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供应链文化整合模式,并给出了文化整合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5.
组织进化的基本准则和目的是提高环境适应性和组织生存能力。在产业集群进化过程中,集群内企业种群间的竞争与协同是推动集群进化的主要动力。竞争使生存潜力最大,环境资源利用最充分的企业种群得以生存和繁衍。协同使企业种群通过彼此间的协调与影响,在长期的相互适应过程中共同进化,以提高企业种群的环境适应性和资源利用效率。竞争与协同促进了企业种群间的生存平衡和持续发展,进而推动了产业集群的进化。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2017,(5):94-99
企业大学的兴起为高职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校企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协同发展始于各组织自身需求,以校企目标整合为基础,尊重市场机制,以组织网络协同管理为手段,通过能力协同、资源协同,实现校企以及企业大学的共同发展。基于企业大学的高职校企协同发展既具备有利条件,也面临着障碍。企业大学发展和校企资源互补,协同运作机制,以及外部环境的匹配,是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目标冲突、战略性不够、文化冲突、管理体制,以及外部环境障碍、空间阻隔等是协同发展的障碍。序参量管理、"校-企"系统的内部协同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是基于企业大学的高职校企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刘庆云 《大众标准化》2022,(23):106-108
信息时代下,以协同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实施智能城市建设,给城市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及城市管理服务能力。在对智能城市、知识管理及知识协同模式等相关理论充分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基于协同知识管理的智能城市创新体系建设思路,旨在优化整合各类要素,实现各系统的高度集合,充分展现协同知识管理理论的应用价值,打造数字化智能城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公众,维持城市的高效运行,进一步增强现代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从质量传递规律、质量合成规律、质量匹配规律三个方面讨论了敏捷供应链的质量形成规律;提出了基于“竞争-合作-协调”的多企业协同质量管理概念,分析了多企业协同质量管理的特点,并给出了协同质量管理的一个实施模式;强调协同质量管理的根本原则是营造开放、合作、协同模式的新型企业间质量关系和建立“竞争—合作—协调”的协同质量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受自身规模限制,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技术与资源缺乏等方面的困境。发展深层次的协同创新,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分别深入分析了国外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所表现出的"小网络、大跨度领域"等特征、"在线与离线"等多样的协同创新方式与途径,以及分阶段侧重用户、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的协同创新层次与类别。同时,针对我国同类别微型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建立文化创意微型企业诚信体系、加强政府的有效引导、落实协同个体的辅助管理职责、量身定做协同创新网络、拓展协同方式途径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企业间协同的方式,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有效的信息交互,可以更加快速顺畅地进行业务往来,也是国外企业对供应链理论和企业间协同进行进一步完善的思路和尝试。文章介绍了供应链理论的基本概念及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3个方面定义了协同商务,在对协同商务协同内容和范围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供应链、虚拟企业和产业集群的企业间合作模式,提出了供应链协同商务、虚拟企业协同商务、产业集群协同商务3种企业间协同商务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现代企业生产环境的特点,充分考虑在网络化协同制造环境下,网络技术,供应链管理,生产模式之间的协调.本文研究企业资源计划特点,建立协同制造环境下的企业资源计划模型;基于网格技术,研究、建立企业资源计划实现模型,探讨网格技术环境下的企业资源计划的实现方法.并提出在网络协同制造环境下企业资源计划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协同配送通过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文中在对实施协同配送时所面对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节能减排为目的,针对协同配送低碳化提出了几点建议,对推动低碳物流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核心企业单独创新风险性大、技术成本高、市场不确定性强,在分布式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成为其维护市场地位、抢占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选择。本文根据核心企业的不同技术创新需求,从技术突破、跨区域、跨行业、同行业、信息化、价值链视角,设计了六种多核心企业间协同创新模式: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组建研发联盟、跨区域强强联合、跨行业技术协同、同行业技术协同、信息网络协同平台建设、价值链一体化,全面概述了在分布式创新网络中多核心企业间协同模式。最后,结合多核心企业间协同案例,实证检验了这六类模式的具体适用情境,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连月 《物流技术》2014,(15):380-381,388
为了实现建筑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需要各节点企业数据准确传输和信息充分共享。通过对建筑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内涵的论述,分析了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的问题,提出实现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需要构建节点企业物联网和库存管理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6.
起源于航空领域的收益管理,是解决在资源约束前提下提高企业收益的理论与方法,现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从不同的视角诠释收益管理内涵,提出协同收益管理的理念;在传统收益管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服务经济时代企业的特点,提出协同收益管理的概念,是对收益管理基本内涵、行业应用特性、发展演化和必要条件等基础问题的梳理分析。由此可见,协同收益管理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本文根据信息化(Informatiomzation)与企业信息化理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理论和企业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理论,针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新思路,并就其中的信息协同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这种模式下,突破了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的时空界限,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以期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增强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可靠性,切实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3,(8):164-166
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外部环境的变幻莫测,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是重中之重,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并购和战略联盟,在企业并购、战略联盟或合资企业中需要充分发挥战略协同产生协同效应,以实现战略目标、降低成本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对战略协同的实现、协同机会的识别和挖掘以及实施战略协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分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璇 《企业活力》2016,(4):65-69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的构建是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失等难题的关键环节。通过利益博弈模型分析表明,认为无论是系统内企业之间,还是政府与企业间,亦或是科研院所与企业间都是一种非零和博弈关系,即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共赢的结果。因此,需要通过改善企业与企业间行为、政府与企业间行为以及科研院所与企业间行为,来实现系统主体间的协同利益最大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石家庄市带来了大量的科技资源,本文针对如何合理利用该资源,提升石家庄市科普能力进行研究,首先进行京津冀协调发展影响下石家庄市科普能力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京津冀协同下科普能力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