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益结合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比分析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区别的基础上,指出了权益结合法存在的合理性,并对权益结合法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其表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张晗 《会计之友》2009,(9):86-86
权益结合法的经济后果之一就是利润操纵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利用权益结合法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并展望了我国权益结合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胡群英 《财会通讯》2009,(1):83-84,105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选择中,国际趋向是放弃权益结合法而选择购买法。而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中却仍然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与研究,在分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处理方法及利弊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新准则中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进行了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4.
企业合并是一种复杂、重要的产权交易行为,而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也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其中购买法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由于权益结合法更易于使企业操纵利润,所以许多国家对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施加了重重限制。而我国制度中既允许采用购买法,也没有对权益结合法的应用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在分析了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利弊和实施条件后,提出目前我国可允许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5.
藺龙文 《当代会计》2021,(14):22-24
梳理权益结合法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权益结合法与美国权益结合法"和而不同".文章分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原因,站在新发展阶段对权益结合法进行展望,建议会计界密切关注权益结合法的发展动向及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对权益结合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益结合法在国际上正逐步走向消亡,而我国却明确提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文章分析了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适用性和局限性,并对完善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权益结合法作为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之一,各国的会计部门对其使用的规定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对权益结合法的适用性作出分析.并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权益结合法的使用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8.
池巧珠  陈斌 《会计之友》2008,(36):109-110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是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两者的选择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经济后果的含义,分析了在合并业务中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不同选择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并对我国当前允许“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二元格局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权益结合法下利润操纵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益结合法的经济后果之一就是利润操纵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利用权益结合法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并展望了我国权益结合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比较分析,认为将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使用对我国现阶段来讲是一种比较理智和现实的选择,但应该进一步明确这两种方法各自使用的范围,并提出对于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新设合并应该采用权益结合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比分析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区别的基础上,指出了权益结合法存在的合理性,并对权益结合法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换股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财会通讯》2008,(1):9-11
本文从我国企业换股合并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换股合并会计方法存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二元格局的原因,论述了我国换股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的现实意义,以期为换股合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取消了权益结合法的使用,而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却出现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二元并存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经济后果和会计后果进行分析,来解释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中二元并存的原因,同时对权益结合法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争议不断的会计议题。美国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相继取消了权益结合法,而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仍保留了权益结合法。笔者通过对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详细比较,讨论了两种方法并存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探寻合理化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国际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选择中,国际趋向是放弃权益结合法而选择购买法。而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中却仍然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与研究,在分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处理方法及利弊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新准则中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进行了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企业合并中的会计核算方法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进行简单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两种方法核算下合并后存续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一步探讨了采用权益结合法对合并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存在的利弊,指出了使用权益结合法将造成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和相关性降低,并结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提出了限制权益结合法的使用并最终实现购买法取代权益结合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企业换股合并市场中普遍运用的合理因素,论述了权益结合法的缺陷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完善合并会计报表以及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权益结合法下合并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陈彬 《广西审计》2002,(2):57-58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合并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在会计实务中,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本文主要比较分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一、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理论依据企业合并的购买法是指负责合并的企业采用现金、非现金资产或负债来购买被并企业。权益结合法是指负责合并的企业用增发股票来换取被并企业几乎全部股票的办法。会计方法的选择,应注意其内在的合理性。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一)购买法的理论依据第一,在绝大多数企业合并业务中,总可以发现有一个实施合并的购买企业取…  相似文献   

19.
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权益结合法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简要介绍权益结合法演变历程之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并就是否应当保留使用权益结合法谈了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0.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大范围地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以至于香港、欧盟等地区均纷纷承认大陆(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等效性。然而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权威机构先后取消权益结合法的背景下,我国却依然保留了权益结合法。那么权益结合法为何在世界的其他角落没有了立锥之地?又为何中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毅然启用权益结合法呢?对此,笔者将对权益结合法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并结合不同国家的会计环境、制度背景进行权益结合法存与废的相关探讨,并对我国有关这一方面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