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要问题,小城镇的建设途径与发展策略更是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密切相关,其发展态势会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更有必要明确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策略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化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政府有关城镇化的政策导向对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2005年以来天津进行的示范小城镇建设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大城市周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道路。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天津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城镇化政策创新案例,为我国推进农村城镇化提供实践层面的借鉴经验,进而提出系统配套的农村城镇化政策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方向。章就江苏城镇化进程特点、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剖析了城镇化进程与农业产业化的相互关系及其良性互动影响,从而确定在农村应着重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专业化经营市场,以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安徽省合肥市市属三县大力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总体来看,小城镇建设规模小、档次低、发展慢,尤其是一些中心建制镇,区域辐射功能弱。如何不失时机地加快合肥市郊县的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联系肥西实际,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把小城镇建设放到加速合肥郊县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来规划 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核心,必须按照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进程和规律,综合考虑区位环境、资源条件、人文背景、基础设施等各种因素,尤其是要依据现有生产力布局和未来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建制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极,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0年来,我国建制镇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制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促进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建制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加快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珍 《乡镇经济》2006,(2):26-28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本文以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查干花镇的城镇化建设为例,以小见大,找出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并探讨怎样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吸取国际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我国选择了一条中国式的农村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转移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和农业过剩人口,是加速中国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推进农村城镇化,一定要立足于长远,制定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的科学规划;要深化相关体制的改革,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要在发展农村小城镇的基础上,增加城市供给的内容,使它们增添城市的各种功能,把小城镇建设推进到"城镇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使其逐步成长为新型的小城市.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建设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大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小城镇建设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发展小城镇建设,既是农村城镇化的突破口,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牵动力很强的结合部;不仅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还是实现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更是增加消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面,但是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中产生了"统一"发展的严重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含义,指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探讨了发展中国特色小城镇的方法和道路。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66个县(市),在"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无一上榜.主要差距在于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相对偏低;GDP对财政的贡献率、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低于百强县;县(市)经济结构调整速度慢;财政供养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重;县(市)主要领导调动频繁,观念落后.要提高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应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稳定县(市)班子,抓住机遇,加大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12.
浅论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充分说明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发展只有融入大中城市、城市群及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产业支撑是小城镇建设的关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的区位和文化制度方面的特殊性使得本区域小城镇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培育更复杂。文章在介绍相关理论基础的前提下,结合本区域小城镇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利用市场和坚持人地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小城镇有利于改变农村二元结构,实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近年农村小城镇有了较大发展.但与我国工业化水平相比仍然滞后,存在发展重点不明、投入不足、缺乏长远规划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旨在为加快发展小城镇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卢晓 《特区经济》2012,(2):171-173
对小城镇旅游业转型升级进行了研究,从文化创意的角度分析了小城镇旅游业升级的内涵,发现旅游产业升级中存在问题以及误区,并提出了若干战略措施,以期为小城镇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陶伟 《特区经济》2011,(10):227-228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关城市化是先走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的道路一直以来处于争论之中没有达成共识。本文从规模经济理论、人口迁移理论、成本收益理论等方面,从理论上论证了在没有外力参与的自然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本等要素的流动轨迹:先向大城市聚集,然后向中小城镇扩散;同时分析了资本、人口在大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内部的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包有或 《改革与战略》2012,28(5):49-52,77
在转变发展方式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单体向集群、从生产型向消费型、从东部向中西部、从单元向多元化功能升级转型,但在升级转型的进程中,受到发展理念、经济结构与制度、规划与战略和高房价等因素的约束。因此,文章提出消除制度障碍和体制创新、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有机互动、依托大城市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重建政府治理结构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对策措施,推动中国城市化的成功转型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晨  渠爱雪 《科技和产业》2022,22(12):297-303
基于建成区人口密度,运用空间集中度、缓冲区分析、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对2019年徐州市97个建制镇的发展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徐州小城镇整体发展质量偏低,高质量水平小城镇少;不同质量水平的小城镇空间分布整体较为均衡分散;大城市周边小城镇质量水平普遍偏低,中等城市周边小城镇发展质量较好;交通的轴带作用与交通站点的枢纽作用对小城镇带动发展明显,徐州主要交通轴带缓冲区内小城镇质量平均水平较高,交通轴带沿线形成多个高质量小城镇组团和重要交通枢纽城镇。基于研究结果从城市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及政策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进而提出提升小城镇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姚荣贤 《乡镇经济》2010,1(3):42-46,23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小城镇在连接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当前很多地方小城镇建设的格局也逐步形成,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小城镇规模较小,主导产业不强,资金来源不足,特色不突出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今后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借鉴先进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大力促进小城镇建设走入科学、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发挥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石,中国高速铁路极大地改变了国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了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并重塑了经济地理。中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导致生产要素和资源的空间集聚和中小城市的外围化,另一方面却出现了愈演愈烈的中小城市高铁站点争夺运动。中小城市通过高铁站点争夺以“竞劣”?为了回答这一“悖论”,文章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和密度梯度指标,对以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重新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通高铁的中心城市和争夺高铁的中小城市之间的“人熊赛跑”理论假说,并利用数据对这一假说进行了验证。文章研究发现:(1)高铁的开通,导致经济活动向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的集聚,而中小城市被边缘化,即“人跑不过熊”;(2)开通高铁的中小城市相对于未开通高铁的中小城市而言,其能获得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即“跑过了同伙”;(3)“人熊赛跑”的理论逻辑,很好地解释了中小城市通过高铁站点争夺以“竞劣”这一“悖论”,即“跑不过熊,但要跑过同伴”。文章的研究,为中国高铁站点争夺的空间政治经济学问题,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