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兆军 《商业研究》2006,(16):54-56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产生不良影响。究其原因是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逐渐分离和委托—代理关系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内部人控制极大地危害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为此必须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合理制定企业运营的内部控制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问题的影响越来越大,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促进上市公司持久健康运营的重要保障,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改进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处于一种转轨经济时期,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整体处于"一股独大,股权失衡,国有股产权缺位,内部人控制"的状态.这种失衡性治理结构刺激了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产生,导致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的特异性.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殊性,本文从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等方面提出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是构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核心内容。发挥内部控制环境的良好效应机制,必须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塑造上市公司内部文化,提高公司人员素质;积极构建上市公司诚信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上市公司公司治理非常重要,但目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普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很多公司存在重形式、轻内容、过于模式化的问题,信息披露质量较低。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当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迫切需要,上市公司只有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其年度报告、临时报告等披露信息的正确性和真实性才能最大程度得到保证。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必要性、现状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不明确等。因此,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本文以上市公司泸州老窖近两年多次发生的存款失踪现象为观察点来探讨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内部治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企业而言,其内部治理的基础便是企业内部的股权结构。因此,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概述,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结构过分集中,国家股、法人股在股份结构中比重较大,内部人员的控制行为较强等问题,从而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份结构的外部治理、内部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共同载体是企业组织,在这个载体中,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公司治理的推动,公司治理的优化需要内部控制作保障。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失衡问题。其主要因素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完善有效的监控机制,信息和沟通系统不健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加强内部控制,应改善股权结构,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构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使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公司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发展迅速,但内部控制管理并不乐观,主要是中小上市公司缺乏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影响和制约中小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是中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完善中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应建立健全中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中小上市公司组织架构和治理结构,提高中小上市公司内部员工素质,确保会计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相关的法律及控制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的积极性较低、公司治理机构不完善等原因,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选择性。应通过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1.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是保证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制度安排,尤其是在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政策导向下,企业需将其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营公之于众,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的有效实施必然会降低管理层财务报表舞弊现象,规范企业日常行为,降低财务报告审计风险。自我国内控制度起步以来,虽体系建设步伐较快,但部分上市公司内控形式化现象明显,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内控体系存在缺陷,对财报审计意义有限。本文探讨了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与相关审计报告对财务报告审计的借鉴意义并总结出财报审计主体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民营上市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民营上市公司已成为推动我国证卷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现阶段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总体较差,从所有权结构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高,且多为金字塔型的少数控制结构(controlling minority structure),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现象较为严重。所有权结构构制约着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导致民营上市公司的家族控制和关键人控制现象十分明加显,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利益的情况屡见不鲜,且信息披露违規情况比非民营上市公司更为普遍。在此背景下,加快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尤为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公司内部审计的主要宗旨是增添企业价值,从而达到改善公司内部运营的目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治理方针问题。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概况,结合国内外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成果,探究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公司内部审计的主要宗旨是增添企业价值,从而达到改善公司内部运营的目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治理方针问题。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概况,结合国内外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成果,探究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自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民营上市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民营上市公司已成为推动我国证卷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现阶段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总体较差,从所有权结构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高,且多为金字塔型的少数控制结构(controlling minority structure),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现象较为严重.所有权结构构制约着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导致民营上市公司的家族控制和关键人控制现象十分明加显,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利益的情况屡见不鲜,且信息披露违规情况比非民营上市公司更为普遍.在此背景下,加快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尤为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刘俊堂 《现代商业》2007,(6Z):32-32
自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民营上市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民营上市公司已成为推动我国证卷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现阶段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总体较差,从所有权结构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高,且多为金字塔型的少数控制结构(controlling minority structure),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现象较为严重。所有权结构构制约着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导致民营上市公司的家族控制和关键人控制现象十分明加显,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利益的情况屡见不鲜,且信息披露违规情况比非民营上市公司更为普遍。在此背景下,加快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尤为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面临着多种复杂的风险。作为当前公司管理的主要构成内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成为企业运营成功与否的基础。在欧美国家内部控制法律制定获得较大进步的作用下,中国也形成了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运用的法律基础开始产生与构建,也在促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在构建和运营阶段具有某些难题。对于内部控制机制的现实问题,应在了解上市公司发展的现实情况的基础上,从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入手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结合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组织结构理论以及内部控制理论,从审计费用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中的组织结构缺陷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发现审计费用与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缺陷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而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以及组织结构的设计提供一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靳晓泓 《商》2015,(1):24
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着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严重,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虚报严重,公司治理组织运行缺乏规范等问题。与美国、德国、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相比,我国在具体治理模式的选择中要注意,由市场治理结构和组织治理结构的混合模式向其融合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林聪 《商场现代化》2020,(2):163-164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治理关键是要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治理来实现。因此本文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为研究对象,从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财务状况、成长速度、关联交易、内部治理结构等多个角度探究基于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途径,并从完善股东大会内部治理机制、健全董事会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监事会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