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新时期深圳的定位,主要应循两条基本的思路.一条是"经济特区"的思路,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续保持和发挥深圳经济特区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另一条是"保持香港稳定繁荣"的思路,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发挥深圳在保持香港稳定繁荣方面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循着这样两条基本思路,就可以看到,深圳的定位不同于国内任何其他城市,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不仅应该而且完全有可能发挥出独特的和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是新时期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当中所阐述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巩固和发展城镇集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志飞 《理论观察》2007,2(4):47-49
政治发展特指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进程和实现程度与结果,它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对经济生活以及全部社会生活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长期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为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政治发展进入了一个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目标的新时期。胡锦涛同志曾发表讲话将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理念概括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而奠定了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社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使得近年来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岗位需求为核心,从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建设师资队伍,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建设几个方面探析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进行建设,以便适应建筑经济体制改革下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我国爱国统一战线面临的新形势和所担负的基本任务。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的立论基础,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为统一战线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也为它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的建设,增强了统一战线的社会地位,使之更具有吸引力,“一国二制”方针的实施为统一战线开拓了新的领域,充实了更伟大的任务。这一切预示着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将有一个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极其关键的新时期。本文在总结和归纳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形势及问题,对深圳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内容、路径进行系统思考和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功能失衡的问题,教育的效果与发展的期待存在较大的差距。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不失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值得探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电子政府全方位、一体化向民众提供规范、透明、高效的管理服务,在改革传统政务模式、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改进行政管理流程、提供集成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形势变化,必须依据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对电子政府发展方向进行再认识。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本文基于电子政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目标定位、民众参与、官民互动、人才培养与建立智库五个方面对电子政府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9.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他们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这一新生的社会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坚定地走"爱国、敬业、守法"的道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以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0.
对综合配套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改革攻坚阶段,最艰难和最重要的是进一步突破制度和机制的约束,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业已建立的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提供制度保证和支撑。因此,我们需要新的改革动力,新的改革思路,新的改革示范。综合配套改革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非常重大的战略布局,要继续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深圳精神是深圳的文化内核,是深圳改革实践和价值共识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内驱力。深圳精神不独属于深圳,而是属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嘹亮音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战略为深圳带来重大使命和先行机遇,它呼唤深圳要以非凡的理论勇气深耕城市精神,剔除阻滞性因素,突显价值理性,提出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凝练照彻当下与未来、贯通现实与理想的价值共识,从价值观层面回答深圳在民族复兴大业中的追求和使命,同时也回答什么是深圳人的价值和尊严。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各地新型科研机构发展迅速并逐步壮大,尤其北京、深圳两地的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独具特色,引起广泛关注。以京深两地的新型科研机构为例,总结了当前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发展的多种模式,分析了新型科研机构与传统科研院所在目标定位、投入主体、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不同及特点,提出了对我国传统科研院所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深圳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深圳特区成立28年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曾面临各种争议和严峻的挑战。在国际性产业转移和中国新重化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国内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涌现出的一些热点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这些地区在吸引大规模投资的同时,其所对应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升级。中国加入WTO后的全方位开放,深圳作为特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取消,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在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面临如何创新与发展的问题。深圳现有的产业结构呈现轻型化的特点,存在重化工业的结构性缺失。深圳未来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应适度发展重化工业,即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吸取国内外不同地区发展重化工业的经验教训,结合深圳现有的实际条件,应着重发展精细化工、汽车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同时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为这些产业的发展作智能储备。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特区经济经过27年的发展,现在又到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深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是深圳经济跃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圳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其率先引入外商对中国大陆进行投资、兴办产业,给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经验。本文借鉴了Borenszteinetal的研究方法,采用深圳市1981~2010年数据对深圳市FDI吸收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对深圳特区未来的招商引资政策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放是深圳的立市之基,发展之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深圳经济特区3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WTO事务工作说到底是开放的工作。中国加入世贸以来,深圳WTO事务工作在促进深圳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当前,深圳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WTO事务工作在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促进作用,对深圳实现新跨越、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深圳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缩影,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敢闯敢干,努力探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开放滨海是新世纪党中央的新决策,既可改变逐渐千年以来经济格局南强被弱的局面,重塑南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呼应,北向三北地带辐射的华夏文明中心区,还可弘扬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滨海需要借鉴好深圳经验,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勇于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正处于政治、经济格局重新组合的历史时期,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级。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随着国家东部沿海大都市圈发展战略的实施,深圳将面临世界城市崛起的历史机遇和空间机会。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深圳自身特色,提出深圳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战略思考。首先,深圳要建设世界城市必须要依托国家崛起因素和依靠政府力量规划推动,通过战略设计,把城市的个性特点和资源积淀发挥到最大;其次,深圳要依托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走区域性世界城市的发展道路,加强深港合作,共同形成世界经济的新增长极;再次,深圳应抓住前海发展的契机,建设港深金融中心,抢占全球金融第三级;最后,要崛起成为新的世界城市,先要成为能够革除世界城市传统弊病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深圳要通过生态战略的制定,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向建设世界城市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金融市场对文化层面的需求,通过文化对金融影响的三种途径分析,结合深圳的城市及金融市场特点,提出了发展深圳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金融市场构想。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银行为主导并且是行政管制为特征的金融体系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文化、金融、市场统一起来考虑,才能真正形成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市场经济,才能真正达到"和谐"的境界。本文结合深圳的内在特点,提出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金融市场的建设及可行性,强化文化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Following gaige kaifang, the twin strateg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Shenzhen has been designated as a Special Economic Zone. The city appeared to have bright future and would serve as the growth engine in China. Despite having an impressive recor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1979, the prestige of Shenzhen as a commercial centre has always been overshadowed by Shanghai and Hong Kong. A breakthrough finally came when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decided to develop Qianhai, a town near Shenzhen, into a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re. However, shortly after, the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representing an unprecedented degree of openness in relation to foreign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was launched. No one seems to remember the once-hopeful Qianhai area.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of the two leading commercial centres in China amidst the wider context of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 common issue facing both cities is, although the state generally has no problem in outlining a vision of reform, a translation of this vision into actual credible measures that could be implemented is often problematic.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集体股份合作公司,是深圳市农村转变为城市、农民转变为居民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随着新的城市经济分工和产业布局尤其深港合作的发展,深圳市城中村集体股份合作公司与周边的经济落差越来越大。由此推动了集体股份合作公司不断地变革。深圳发展近30年,也是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变革的30年。股份公司股权变革的核心部分是产权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