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王万军  阿城 《网际商务》2004,(9):102-103
尽管我国相关的直销法规还未出台,尽管对内资是否与外资同步开放直销市场还未明了,但直销市场巨大的诱惑,已经吸引了众多内资健康产业巨头的目光。然而,直销市场真的是内资企业的掘金之地吗?  相似文献   

2.
直销问答     
《经贸世界》2005,(1):94-94
直销立法之后,是否代表直销行业就可以马上进入规范化运作?  相似文献   

3.
从店铺数量来看,上海便利店历来都是以内资为主导,内外资门店比例约为3∶1.内资以快客、好德、可的为代表,外资以全家、罗森、7-Eleven为代表,外资的单店日均销售额明显高于内资,在快速扩张、成本提高、毛利较低等多方面原因的综合影响下,上海便利店无论内资还是外资都在亏损的边缘徘徊.上海便利店的未来走势如何?怎样才能实现有效转型?应该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可口可乐直销线路代表的操作方法一直为同行竞相学习。可是,这种学习是否神形兼备呢?这就需要对直销的情况进行评估,优化渠道结构。本刊将分两期推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邹玲 《经贸世界》2005,(5):11-13
随着中国开放直销市场的临近,一股掘金直销产业的热潮在中国市场上滋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开始直销运作的内资企业至少在3,000家以上。由于目前中国开放直销的政策并不明朗,特别是内资企业可能会比外资企业推迟开放,能否拿到直销牌照便成为了首要风险。而万一拿不到牌照,这些公司将陷入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雨声 《经贸世界》2005,(12):40-43
随着申请直销牌照的时间日益临近,直销企业纷纷行动起来,整个市场也开始迅速升温。直销巨头安利和一些内资直销企业先后公布了转轨单层次直销模式的方案,一些传统医药保健企业也高调宣布进军直销,一场夺牌大战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7.
阳光 《经贸世界》2006,(5):66-67
近段时间,笔曾感叹:中国缺少有素质的直销经理人,现有的一些直销企业的管理很不专业。和一些行业朋友聊天时,大家也都一致认为,“伪直销经理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直销行业和内资直销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相似文献   

8.
直销情报站     
《经贸世界》2004,(10):74-75
由国家商务部组织牵头,人大法工委、公安部和工商总局联合举办的直销法规座谈会,于2004年9月10日在厦门悦华酒店隆重召开。商务部部长亲自圈定参加本次会议的22家直销企业,其中内资直销企业6家,外资直销企业16家。  相似文献   

9.
王海峰 《经贸世界》2006,(12):52-56
截至目前,商务部已经发了13张牌照,外资10张,内资3张。拿牌的三家内资企业,目前的发展形势也并不乐观。安利、完美、玫琳凯三个实力派巨头的加入,将打破一年来的直销格局。我们知道,无论是企业规模、经营业绩还是市场资源,安利、完美、玫琳凯的优势是雅芳无法比拟的,它们的加入将带动这个行业从低迷走向繁荣,也将带动整个行业开创符合中国国情的“直销”模式,为行业发展和政府监管提供有益的补充,尤其是这些企业的经营模式,将为内资企业提供标准的从业蓝本。笔以为,外资模式将成内资企业经营“蓝本”,将成中国内资企业未来发展之必然选择。[编按]  相似文献   

10.
从店铺数量来看,上海便利店历来都是以内资为主导,内外资门店比例约为3:1。内资以快客、好德、可的为代表,外资以全家、罗森、7-Eleven为代表,外资的单店日均销售额明显高于内资,在快速扩张、成本提高、毛利较低等多方面原因的综合影响下,上海便利店无论内资还是外资都在亏损的边缘徘徊。上海便利店的未来走势如何?怎样才能实现有效转型?应该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商界》2006,(11):13-13
作为雅芳之后第二家、也是内资第一家拿到直销牌照的企业,珍奥领到直销牌照不过两个月,就被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整改。最近,国家商务部再次发出通报,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在整改期间被查实申报材料不实,被吊销直销经营许可证。  相似文献   

12.
依据直销立法指导思想,“无固定地点销售”立法将其主要形式之一的直销确定为法律的调整范围,颁布并实施了《直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为直销条例)。在直销条例第一章总则中明确界定了直销、直销企业、直销员等概念,并对直销产品的范围做出规定。本文依据直销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国“无固定地点销售”市场监管和发展的现况,谈谈对直销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一、直销立法的作用和意义直销条例正式实施,充分体现了“履行入世承诺、立足我国国情、内资外资一致、从严监督管理、循序渐进放开”的原则,澄清了条例颁布前社会上的传言。直销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贸易》2005,(5):64-65
近日,雅芳公司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个直销试点企业,有媒体分析文章指出中国的直销格局即将被打破,甚至有人放言,以安利为代表的直销模式将会被抑制,规范直销在于立法,各地又如何对“金字塔式”拉人头的非法传销进行严厉而有效的打击,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直销法》被赋予了重大的责任,中国直销业的市场监管仍临巨大考验。即使直销法规出台也并非万事大吉,未来监管的路仍然漫长。  相似文献   

14.
制度天平     
甄刚 《经贸世界》2006,(1):62-65
目前,很多新兴内资直销企业都采用“改良”双向制进行前期运作。虽然笔不清楚它们会不会去申请直销牌照,又或如何去申请直销牌照,但是笔认为,明知政府将“拨比”限制在30%,还要选择“双向制”,显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5.
戴颖 《经贸世界》2005,(8):14-16
直销法规关注最多的应该是内资的中小直销企业。因为,他们还很幼小;因为,他们还没有积累到足够的资本;因为,他们占了内地直销企业的绝大多数。本重点讨论中小直销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出路的选择,希望能给到他们—些帮助。同时能使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群策群力,找到多种合适的模式,让中小直销企业有所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直销管理条例》明确界定了直销、直销企业和直销员的法律概念,三者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即,直销是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的方式;直销企业和直销员是直销行为的实施者,直销是直销企业和直销员的行为概括。因此,在法律上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属于直销行为时,必须将直销与直销企业、直销员等要件一并考虑。我们曾经说过,直销仅指利用人力资源销售的行为,不包括借助电子网络、通讯、邮政等其他平台销售的行为。除此之外,直销还具有哪些特征,判定直销行为还需把握哪些方面呢?一、直销是一种法定经营…  相似文献   

17.
胡茜 《经贸世界》2005,(2):22-27
“互联网 直销”模式实现了创建行业信息集散地、网上培训平台和电子商务中心等直销人梦想,在政策的引导下,是否也能实现“鼠标 水泥”的互联网梦想呢?  相似文献   

18.
《商业文化》2004,(2):27-27
前不久,商务部有关官员表示,中国直销业相关法律有望在年内出台,该法律草案的核心内容是严格区分直销与金字式的传销和变相传销,在管理方式上更符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促进合法的内资与外资直销企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商》2004,(5):81-82
民营(内资)企业要想进入直销业,最大的困难就在于破除急功近利的思想,这种思想很容易使直销滑入“经济邪教”——金字塔式传销的深渊。立法后规范发展下的直销毕竟只是一种构建销售渠道的模式,决定产品销售的除了销售渠道,还有产品质量、价格、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等。  相似文献   

20.
解密瓜拿纳     
去年“厦门会议”以来,一家内资直销企业的名字开始在媒体上频频出现我们也经常听到—位民族直销企业家的声音。这家企业就是武汉瓜拿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瓜拿纳),这位企业家就是瓜拿纳董事长张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