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2)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搜集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研究,对我国郑州市后奥运时代老年人在健身俱乐部健身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在健身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在社会上健身的不安全的因素很多,缺乏科学性等问题。究其原因,老年人自身的健身观念不得当;健身俱乐部没有针对老年人的特定健身系统。因此,健身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增强老年人自身的科学健身意识,同时俱乐部内部人员也要有指导老年人科学健身的意识,俱乐部保障老年人合理、安全、科学、有效的达到健身保健的目的,才能使俱乐部持续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当今我国老年人运动的现状,并运用运动生理学知识来分析老年人运动健身时的身体能量代谢情况;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实际情况,制订适宜的运动计划,促进老年人有效运动健身,提高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为我国的老年人更好地运动健身提供一些帮助,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腾飞 《商》2014,(52):315-315
我国正在像老龄化社会迈进,老年人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近年来老年人体育已经有很大的发展,他们通过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广场舞等一些锻炼方式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但是还有很大部分的老年人没有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本文是对老年人怎样获取体育锻炼方法的研究,从而想使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相似文献   

4.
黄黎青 《中国报业》2012,(13):60-62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当前科普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由于青少年时代是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因此,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有许多特殊性。如何使科技教育与青少年的学科学习相互促进,有效激发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并通过学科学拓展视野,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是值得传媒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陈涛 《商》2014,(38):288-288
研究老年人网球平均球龄的长短与生活满意度、身体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本文选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110位老年人长期网球运动进行了跟踪调查,50位为一年,30位为二年,30位三年以上,最后10位三年以上的老年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球龄越长,生活满意度越高,身体健康状况也是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6.
夏天老人吃什么好?每到夏天,老年人容易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的现象,因此,如何调整老年人的膳食结构,使他们吃好喝好,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安全度过夏天,很有必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胃肠功能,夏季老年人的饮食应掌握两条原则:第一是饮食要清淡;第二是应...  相似文献   

7.
使用2018年CLASS数据,根据老年人在经济、公益、家庭、政治、学习以及娱乐等活动的参与情况,运用潜在类别模型分析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并从个人、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分析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的因素。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可分为经济公益型、低参与型和高参与型。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与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应通过多渠道丰富老年群体社会参与的活动内容和种类,肯定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价值,提高互联网在老年群体的普及度,从而推进积极老龄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闫雯雯 《商业观察》2023,(32):74-76+8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便捷了我们的生活。此外,在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背景下,老年人对于数字经济的参与度也在逐步提升。然而,老年人由于学习能力、新事物接受能力等不足,在互联网使用上有很大的困难,存在数字鸿沟。文章从老年人参与数字经济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老年人数字经济参与困境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治理理论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当前科普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由于青少年时代是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因此,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有许多特殊性。如何使科技教育与青少年的学科学习相互促进,有效激发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并通过学科学拓展视野,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是值得传媒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2)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和必然趋势。中国自2000年就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离退休后,长时间待在在家中,基本上与社会断绝了联系,不断地恶性循环,因此老年人身体健康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和交友的功能。因此很受老年人欢迎。据了解,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身体更加健康、强健体魄、预防慢性疾病,有一小部分老年人由于退休等原因没有了工作时的生活规律所以为了能消除寂寞或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给自己的生活添填快乐,使他们身心保持愉悦。动机逐渐呈现多样化且符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老年人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长三角地区老年人的旅游行为,深入探究影响老年人旅游的因素,以期为完善老年人旅游业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中国老年人照顾孙子女的现状、特点以及对老年人老化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有34%的老年人在照顾孙子女,较年轻、有配偶、受教育水平较高、城镇、健康的老年人照顾孙子女的比例更高;照顾孙子女对老年人的自我老化态度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健康与年龄在照顾孙子女对老年人自我老化态度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照顾孙子女对老年人的一般老化态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刘飞燕 《商业研究》2001,(12):25-27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过上健康温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活,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大课题。一方面,老年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老龄产业是被人遗忘的角落。银发市场的开拓,关键在于要潜心研究老年人的消费心理与需求,开发特色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海门市社区老年人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发现海门市社区老年人健康意识较高,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比例较高,运动项目比较多样,但运动持续时间较短,运动强度不大;影响海门市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有社区体育运动设施,自身健身意识,闲暇时间等。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老年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我国东、中、西部12个省份的城镇和农村3970名55岁以上老年人微观调查数据,首次考察了在城乡分割和区域发展差异背景下老年人群体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绝对收入水平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不显著;绝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而且还通过健康和娱乐等途径产生间接效应;除了城镇地区,相对收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作用都显著;不同收入阶层老年人的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差异,且中西部和农村地区老年人从“不幸福”到“幸福”的收入转折点低于东部和城镇地区.因此,增加收入有利于提高我国老年人的幸福感水平,且应当切实提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老年人的收入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钟思燕 《中国报业》2023,(10):28-29
本文通过对南昌市35位老年人进行深度访谈,发现:数字技术使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社会交往、休闲娱乐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数字反哺活动在实际生活中频频出现失效现象;随着微信在老年群体中的普及,部分老年人已成功实现数字突围,同辈影响成为老年数字弱势群体融入数字化生活新的动力与契机。  相似文献   

17.
孙玉阳  王韬 《商》2012,(14):141-141
本文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护理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生育率的降低,导致我们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家庭规模的缩小使传统的家庭赡养照顾老年人的功能逐渐衰退,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的规模不断增加等问题。提出了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加强社区护理、完善相关立法等措施,保障广大老年人能够获得良好的照护及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8.
了解我国农村老年人体力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农村老年人自理能力和减轻养老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基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基线数据,通过广义分层线性模型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我国农村老年人体力活动状况与其个人特征关系,并重点探讨村庄环境因素对农村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我国农村老年人在自身层次上,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自评健康状况、年轻时期自评健康状况、自身活动能力、自评生活水平等与其体力活动水平显著相关;在村庄环境层次上,老年人的居住地类型、村庄道路整洁程度,以及农贸市场是否在本村等与农村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显著相关,此外,室外健身场所对农村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也有较大统计关联关系.在我国农村地区要推广积极的生活方式,特别应注重加强农村环境对老年人的友好和宜居性建设,从而有效促进老年人积极进行体力活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激发和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的关键.本文针对多数高职高专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有厌学情绪的现象,结合教学过程的切身体会,从教学革新;真实生动情景的创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借助等激发和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城市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与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对保定城市老年群体在健康状况、经济条件、社会参与度及养老意愿等方面的调查显示老年人养老需求以健康需求为首;老年人退休后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养老金,但不同行业的退休金差距较大;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受收入、子女、健康等因素影响较大,其社会参与度普遍不高;老年人的养老意愿首选是家庭养老。因此,解决城市居民养老问题,要高度重视家庭养老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