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保险保障水平的农业保险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为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风险保障。基于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参与农作物保险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作物保险对引导土地流转市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参与农作物保险会显著扩大土地流转面积19.296万公顷,提升土地流转率1.427%;异质性分析表明,高保险密度、高保险深度的地区参与农作物保险对其增加土地流转面积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进而对土地流转面积产生积极影响。据此,应进一步扩大最新农业保险政策试点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实现高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地区土地流转市场的环境优化及农业保险产品高质量供给。  相似文献   

2.
论文通过对河北、吉林、陕西三省的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需求进行调研,在消费效用视角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对农业风险的认知程度、是否在购买农业保险中存在"跟风效应"、家庭年收入、家庭供养比、每亩农地的收益对农户是否购买农业保险产生了显著性影响.最后,论文从扩大农业保险推广、深入挖掘保险市场,增加农户收入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优化农业保险品种、厘定合理保险费率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其也面临诸多经营风险,例如投保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以内蒙古农作物保险为例,界定投保农户道德风险的内涵与类别,分析其产生机理,结果发现:在内蒙古现行“低保障、广覆盖、低保费、低赔偿”的农作物保险政策下,投保农户并不存在事前消极防损和事后怠于减损的道德风险问题,而是存在事前骗保与事后骗赔等属于保险欺诈范畴的道德风险问题;建立健全保险机构在乡、村两级的保险服务体系则是减少农户保险欺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农户风险应对能力、降低农户返贫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苹果主产区2255户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Ⅳ-Probit方法检验农户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与行为以及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对其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农业保险以及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均能...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发展,但农业保险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占有率远低于非农业保险。除了农户收入水平较低的原因外,农户收入结构是否也会影响农业保险发展,这一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基于2005~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收入结构相关的多个"心理账户"对农业保险深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故而在农户收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调整农户收入结构的做法可能会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展农业保险深度,政府应构建合理、动态的农业补贴机制,且政府部门及保险公司应通过非收入因素挖掘农户自发的、非引致的农业保险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一、浙江省特色农业保险开展情况2006年始,浙江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户自愿"的原则,以"共保经营"为主、"互保合作"为辅的形式开展农业保险工作,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农业保险体系。多年来,农业保险险种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制度不断完善,运行平稳良好,在规避各种自然灾害风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浙江省自然环境多样,农作物品种众多,各地农户的参保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管鹏  马敏  柏玉福 《青海金融》2013,(10):45-46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民和县农户参与保险的意愿以及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农村更好地实施农业保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险种和承保水平视角的农业保险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的险种设置和农业保险的产量承保水平是农业保险条款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程度。以小波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确定江苏农作物的趋势产量,计算常见七种农作物的产量变异系数;以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拟合江苏稻谷的亩产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江苏的农业保险试点来看,试点的险种偏少,主要是稻谷和小麦,而这两个险种在整个种植业品种中风险程度不高,分别位于风险程度最弱的第一位和第三位。江苏稻谷亩产量达到赔偿标准为减产“70%以上”的可能性极小,这样的承保水平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保险能否引发农户生产行为转移,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采用实证方法和经济计量工具,对农业保险与农户生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是:农业保险通过同一生产行为内部和不同生产行为之间的收入替代水平和农业保险补偿程度,从而影响农户生产行为。当前的农业保险收入补偿水平满足了大多数农户的收入风险分散预期,从而对农户的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行为产生固化作用。基于吉林省616户参保农户的面板数据,若以政策性补贴保险政策引导农户生产行为转变,可以考虑采取多种补贴模式:一是高保障、低补贴模式;二是低保障、低补贴等模式;三是高保障、高补贴模式。若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则宜采用高保障、适度补贴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运行层面评估了中国安徽天气指数保险试点计划.研究发现,中国指数保险试点在运行层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面临不少的挑战.为了提高指数保险试点的运行效果,需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为指数保险寻找已有的发展平台、提高保险意识与促进销售、建立严格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以及发挥农户这一重要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其参与农业保险制度决策与管...  相似文献   

11.
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是世界上运行最成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联邦政府进行农业风险管理的最重要工具.联邦农作物保险立法演变过程是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制度不断优化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剖析制度演变及其运行机制特点,为中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积极性的政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风险保障的重要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能不能搞起来、能不能搞好的关键.调动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税收、法律等方面的扶持.但如何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实施,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视角,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提出了影响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意愿的因素假说。然后,通过对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省份河南4县市的农户参保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发现,农民的文化程度、收入、农户遭受的风险种类数、农户对农业风险的态度及农业保费的高低是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主要因素。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幸 《西安金融》2014,(8):81-84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保险对抵御我国自然灾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农业保险并不发达,农业保险风险管理难度较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保险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研究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农业保险福利问题,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农业保险是否会影响农户的福利呢?如果有影响,那么影响又有多大呢?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解决呢?本文借鉴张跃华等(2007)提出的效用最大化福利分析方法研究得出:农业保险确实会影响农户福利,而且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是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保障与拓展农民收入渠道的重要工具,但目前二者都在供需方面存在突出矛盾。本文在分析了现行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产品运行状况的基础上,以农户的"主体适宜性"为前提条件,运用Binary Logistic和Probit回归模型选择合适的农户参与主体,设计"二托一"农业银保产品,并进行相关费用的厘定。通过农户的"主体适宜性"分析可知,"二托一"农业银保产品需要在"农业保险+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非小额信贷"区分的基础上进行,参保农户与信贷农户可以为同一主体,也可为非同一主体。"二托一"农业银保产品具有良好的主体适宜性,可缓解二者单独运行存在的固有缺陷,具有良好的外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构建保险机制,加大了农业巨灾保险的交易成本与运行风险。本文引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合作组织和农户在内的保险主体参与的合作机制,运用Shapley value法分析了农业巨灾保险主体的联盟博弈。研究发现:引进农业巨灾保险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参与运营农业巨灾保险,可有效提高保险的合作收益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泾阳、洛川农户的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因素,得出结论: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营负债规模、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水平以及保险产品特性对农业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农户收入水平和家庭人口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政府补贴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有直接的激励作用.据此,提出了创新保险模式、经营主体技术及营销策略、实现政策透明化和理赔操作规范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从农户角度来分析造成我国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户保险意识淡薄、农户收入及其对收入的分配倾向和农户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来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凤兰  李晓林 《上海金融》2013,(3):35-40,117
农业保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发展往往会陷入两难境地:试图增加农业保险计划的财务可行性,却同时降低了小型农户对它的可获得性.如何破解这一两难问题,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效降低农业保险的运行成本是解决两难困境的关键所在.本文紧紧围绕农业保险的运行成本问题来展开研究,试图解释两难困境存在的内在机制,并基于产品视角提出了破解这一两难困境的政策建议:基于地区性框架,积极开发和试点运行成本低的指定险产品和指数保险产品,特别以天气指数保险产品为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业务规模快速扩大,服务领域逐步拓宽,组织形式趋于多元化,农业保险功能作用逐步发挥。然而随着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日趋扩大、参保农户数量的日益增加,诸如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失、专业人才缺乏、保险意识薄弱等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因此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保险需要加快立法进程,构建农业巨灾风险的分散机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