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静 《金卡工程》2010,14(11):47-48
现行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处罚的有关规定,从总体上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的"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同时也彰显了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理念。然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方面的一些规定仍值得探讨,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拟从未成年人犯罪刑罚体系、刑罚适用制度以及非刑罚处罚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拙见。  相似文献   

2.
金融犯罪刑罚适用的原则是指贯穿于金融犯罪处罚全部过程,对金融犯罪的量刑及刑罚执行具有根本性和普遍指导意义的准则,包括金融刑罚的立法、司法和行刑原则等。在刑罚理论上及立法规定中虽然没有对金融犯罪设定特别的惩处原则,但是刑法的一些一般性原则如罪刑法定、适用刑罚平  相似文献   

3.
行政处罚与刑罚足适用前提和运作机理各不相同的两种强制措施,但两者都是实现公法责任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必须有机街接,这种街接包括适用范围与处罚措施两个方面.目前我国酒后驾车,.犯罪屡禁不止,对于酒驾行为的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在适用范围和处罚措施上的脱节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对相关的行政法与刑事法进行修改,重新确立两种处罚的适用范围.协调处罚措施,实现衔接.  相似文献   

4.
尹才军  景孝杰 《金卡工程》2009,13(10):54-54
我国刑法学界时刑罚论的探索明显晚于对犯罪论的研究,但近些年来刑罚论方面的著述不断增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本文从目前刑法理论界对刑罚权概念的几种观点入手,抓住刑罚权是否局限于国家与犯罪人之间及刑罚权是否包含求刑权两个问题,分别从西方关于刑罚权根据的各种学说、运用刑罚的刑事活动的特点和刑罚运用的特有逻辑等方面简单阐述了传统观点的缺陷,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想法,认为刑罚权是国家与受害人依法时实施犯罪的人运用刑罚的权力,是存在于国家与犯罪人、受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国家刑罚权和个人刑罚权的统一,是制刑权、求刑权、量刑权和行刑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行政处罚与刑罚是适用前提和运作机理各不相同的两种强制措施,但两者都是实现公法责任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必须有机衔接,这种衔接包括适用范围与处罚措施两个方面。目前我国酒后驾车犯罪屡禁不止,对于酒驾行为的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在适用范围和处罚措施上的脱节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对相关的行政法与刑事法进行修改,重新确立两种处罚的适用范围,协调处罚措施,实现衔接。  相似文献   

6.
方彬微  柳玲 《金卡工程》2009,13(4):41-42
犯罪基本特征是犯罪本质的体现,是犯罪成立条件的高度概括。学界对犯罪的基本特征存在争议,本文认为通说所赞成的应受刑罚处罚性并非犯罪的一个独立特征,主张犯罪的基本特征有两个,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犯罪的这两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7.
薛丽 《金卡工程》2009,13(3):42-42
经济犯罪是当前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复杂贪利型犯罪,经济犯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关键在于其预期成本低于犯罪收益;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就要加大犯罪人的预期刑罚成本,提高刑罚的严厉性。  相似文献   

8.
网络借贷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产生的新型“金融脱媒”现象,这种新兴业态丰富了现行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网络借贷行业也伴随着平台“跑路”、集资诈骗等突出问题。对网络借贷进行刑事规制是必要的,但应该有一个限度。就具体路径而言,倡导区分型犯罪圈和符合状刑罚圈相结合的规制模式,严密构筑刑事法网,完善轻罪制度,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构筑多元化的刑罚处罚方式,有助于实现在法治的基础上推动互联网金融包容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姜敏 《金卡工程》2009,13(12):72-73
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在批判封建刑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刑法体系。在《论犯罪与刑罚》中,贝卡里亚继承了启蒙思想家的理念,呼吁刑罚之人道和宽和,使其刑法思想体系弥漫了人文气息。《论犯罪与刑罚》中所表现的人道主义思想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陈志斌  吴高飞 《金卡工程》2009,13(10):66-66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有政府收容教养."该规定成为现阶段办理未成年犯罪轻缓化的重要依据.但是刑事政策上一味轻缓化的做法并不能有效应对日趋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分析,认为一味轻缓化的做法缺乏充分的依据,进而提出了工读教育、社会帮教、分别对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财经政法资讯》2004,20(1):59-60
肖中华(上海社会科学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的法人犯罪最近呈现出客体广域化、主体多样化、犯罪结构复杂化、犯罪案值巨额化四种趋势。关于是否运用刑罚手段加以规制,学界存在分歧:肯定论者主张对法人犯罪大批量犯罪化,运用刑罚手段控制法人犯罪恶住发展;否定论者认为以行政处罚手段同样可以收到控制法人犯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税收犯罪是当前经济犯罪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税收犯罪的预防,除了由税务机关严肃执法、加强征管外,对税收处罚制度本身的完善也是必要的。法经济学认为,税收犯罪与个人的道德水平无关,它是纳税人的一种职业选择。当他实施税收犯罪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就会选择犯罪。本文构建了税收犯罪数量与违法成本的关系、税收违法数量与量刑之间的关系、税收犯罪数量的决定、税收犯罪造成的实际收入和实际损失的关系四个数量模型,分析了合理的税收处罚范围、处罚程度和处罚方式,并提出对我国税收处罚制度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朱松泉 《金卡工程》2009,13(10):80-80
刑罚是一种以犯罪为基础的制裁方法,也即以一定的法律政策和目的为依据,通过刑事诉讼程序,强制和附加于犯罪人的特殊痛苦.笔者结合我国刑罚制度之现状,在主刑层面对死刑、自由刑等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刑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税务行政处罚与税务行政刑罚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务执法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查处税务违法行为,对违反税法的行为给予相对应的处罚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即税务行政处罚和税务行政刑罚.适用正确处罚方式是税法中法定原则的具体体现.要正确的适用这两种处罚,必须搞清楚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学素 《金卡工程》2009,13(7):42-43
我们应该从理论角度和法律角度探讨对犯罪未遂进行处罚的根据。对犯罪未遂进行处罚的理论根据有客观说、主观说和折衷说之争,其中折衷说比较合理。我们应该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以罪过作为处罚犯罪未遂的理论根据。对犯罪未遂进行处罚的法律根据有社会危险性说、主管罪过+实行行为说、犯罪构成说之争,其中犯罪构成说是合理的,处罚犯罪未遂的法律根据是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16.
姬小静 《金卡工程》2010,14(8):148-148
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预防未成年犯罪,并提供司法保护。由于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没有专门立法,对未成年犯罪的刑罚往往参照成年人的标准,因此有必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刘宏博 《金卡工程》2010,14(9):59-60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是国家调整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两道堤坝。《治安管理处罚法》所描述的违法类型与犯罪类型相类似,甚至相同,二者之间会出现法条竞合的现象。应当根据刑法内在谦抑性的要求,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解释,优先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只有在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达到应当受刑罚处罚程度,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才能动用最严厉的刑罚制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各国的税收处罚程序概括为司法性、行政性和混合性税收处罚程序三种类型,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税收处罚程序的建议:提高税收处罚程序的司法化程度、扩大税收处罚的主体范围、创新税收处罚种类、引入税收行政刑罚、完善听证制度、健全税收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19.
许力 《中国外汇》2013,(5):64-64
逃汇、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等行为既是违反外汇管理的行为,也是属于刑事犯罪行为。对此,我国的《外汇管理条例》分别规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刑法》及其补充规定也规定了对应的刑罚措施。同一个逃汇、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行为,可能既违反了外汇管理规定,也构成了犯罪,又应当如何处理呢?是适用行政处罚,还是适用刑事处罚,或是适用行政和刑事双  相似文献   

20.
张敏 《金卡工程》2010,14(8):160-160
目前我国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尚未建立起相关的刑罚原则和具体制度。同样,在调研领域,也大多侧重于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的研究,很少涉及刑罚适用问题。本文认为应确立未成年人重新故意犯罪不适用非监禁刑的思想,首先考虑从轻处罚而不是减轻处罚,改变目前对于未成年人刑罚单纯轻缓化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