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事     
上任 杨元庆执掌"新联想" 12月8日,联想集团宣 布,收购IBM的PC业务后, 杨元庆将出任"新联想"董事长一职。"新联想"的CEO 由IBM资深副总裁、原PSG (个人系统集团)总经理史蒂夫·沃德担任,而"新联想"中国区CEO将由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刘军担纲。  相似文献   

2.
面对连续4个季度的持续盈利,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近日给之前联想收购IBM PC一案定调:联想通过收购进行国际化是对的,买IBM-PC也是对的。  相似文献   

3.
联想收购:要面子还是真感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收购 IBM 的个人 PC 业务,这不吝于在业界人士心中投下了一个重磅炸弹,激起了纷纷的议论。联想少帅杨元庆更是一举成为了 CCTV2004年度经济人物。然而在中国人的欢欣鼓舞及联想提出"步入光荣与梦想的时代"的时候,联想不可避免地面对更为强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谢扬林 《新前程》2006,(9):29-31
能够解释包括杨元庆在内的联想高管薪酬大增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收购了IBM,联想国际化了。联想的高管的薪酬待遇也应当国际化,高管薪酬与美国标准接轨就顺其自然。但需要注意的是,联想制订的高管薪酬明显不符合联想的现状,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草率。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05,(1):28-29
<正>2004年12月8日。联想和IBM在经历了13个月的“恋爱”之后,公布了这桩“婚事”的细节——联想以 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 原CEO杨元庆改任联想集团董事长。  相似文献   

6.
<正>踏足国际化的这4年,现任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冀望以"兼容"戴尔的方式改造IBM、成就联想,期间阵痛不止。目前的联想似已陷入僵局,一方面,尽管早已毅然地"去IBM化",但并未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真正建立起  相似文献   

7.
柳传志认为,如果自己还是联想总裁,联想可能不太敢收购IBM PC2004年12月8日,伴随着联想集团以12.5亿美金收购IBM全球PC业务的消息,柳传志正式宣布,2005年收购顺利完成后,杨元庆将接任他现任的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而他将专职于联想控股总裁,在联想集团内只留任董事。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8日,联想收购 IBM 全球 PC 业务,杨元庆要出任新联想的董事长。他一直很忙,除了要接受大量的国内外媒体采访外,还要去考虑和员工沟通、和客户沟通、和投资人沟通。所有的这些沟通都是不可避免的,稍有疏忽,40岁的杨元庆可能就无法顺利迈过已经明摆着的几道坎。  相似文献   

9.
美国,纽约。深冬的一个清晨,杨元庆这个刚刚“插队”美国不足一年的中国商人,在异域打了一个精心准备的喷嚏,再一次惊醒了大洋彼岸仍在熟睡的国人。这一次,联想换帅。送走IBM的遗老沃德,迎来戴尔的新贵阿梅里奥。杨元庆几乎用一转身的速度,完成了联想最高层的权力变更。柳传志在换帅后表示:联想并不甘于做全球PC厂商的老三。但问题是,联想凭什么剑指当今全球PC厂商的老大——戴尔?有人说,联想正离IBM越来越远,而与戴尔则是越来越像。事实上,在这句话的含义深处,隐藏着联想一个无间道式的惊天玄机:偷“师”戴尔,学习戴尔,干掉戴尔。而玄…  相似文献   

10.
李国刚 《企业文化》2012,(10):26-29
国际化团队的组织建设是联想并购整合面临的一个挑战 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获得IBM的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载体是管理者和员工。如何保持原IBM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让联想有充分的时间吸收、消化各种能力并培育自己的国际化人才,是联想并购整合面临的又一挑战。  相似文献   

11.
《新远见》2006,(Z1)
在平稳度过收购IBM PC部门第一年后,联想准备要用戴尔的方式反击戴尔2005年12月21日,一个既在预料之内又在预料之外的消息由联想官方公布:在联想工作一年的CEO、原IBM PC事业部高级副总裁沃德宣布辞职,而接替其位置的竟然是来自联想从国内到全球最大竞争对手戴尔的高级副总裁阿梅里奥。关于沃德的离职,此前已经有风声露出,并不觉得奇怪。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对此给出的原因是:“我们与IBM第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12.
贺兰 《中国企业家》2007,(16):24-24
联想宣布收购IBM PC部门成功,但是检验一起并购的成败得失还需要有更长的经营时段8月2日,联想发布2007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6月净利润6684万美元,相当去年同期的12.8倍,远高于此前路透社财经分析师3200万美元的平均预期。本季度销售额39.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时值并购IBM PC业务两年,联想董事会主席杨元庆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宣告并购成功。  相似文献   

13.
杨元庆登顶     
No.3↓2位综合得分:4.333在近知天命的年纪,杨元庆一定觉得很满足。如今他已经真正成为一家国际化公司的主人,并且还干得不错。在这一年,他带领着联想成功在PC行业登顶。杨元庆认为联想有必要庆祝这一成功,尽管有无数的评论说,联想的登顶只是具有象征意义。如果有心,我们就会发现,目前为止,联想是唯一一家在仍处于全球竞争的行业中率先登顶的中国人领导的公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杨元庆和已经隐退的柳传志在东西  相似文献   

14.
联想于2005年成功并购IBM PC业务部,迈出了联想国际化坚实的一步。本文以战略绩效管理思想和并购理论为基础,以联想并购活动前后八年的各项经营指标为证据,对其并购IBM PC业务部进行案例再研究。借助战略绩效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构建并购战略绩效分级指标体系,分析了联想并购IBM PC业务部前后的各项指标,最后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评价了联想并购IBM PC业务部的并购绩效。研究表明,战略绩效分析优于单纯财务绩效分析,能够全面评价企业并购战略的实施效果;虽然个别指标有所下滑,但联想整体表现基本实现了当年其董事长杨元庆对五年后新联想所设定的预期目标,企业运营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获得IBM的研发和市场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载体是管理者和员工。如何保持原IBM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让联想有充分的时间吸收、消化各种能力并培育自己的国际化人才,是联想并购整合面临的又一挑战。  相似文献   

16.
谢泽锋  梁海松  孟杰 《英才》2014,(12):28-37
当无所不能的互联网颠覆一个又一个传统产业,当制造业不得不面对产能过剩的困局,人们总在猜测谁会是下一个倒下的巨人,谁又是未来的巨无霸…… 从并购IBMPC业务到拿下IBM x86服务器业务,联想集团(00992.HK)(以下称联想)用两代人完成了中国诸多IT企业尚未实现的国际化征程。十年间,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经历了从辉煌到低谷再度登顶的涅檠,联想也由盛转亏到再度荣光。联想的国际化历程也被很多中国企业奉为圭臬,翻检研读。  相似文献   

17.
资讯     
《经营者》2006,(1)
■人事联想任命新CEO威廉·J·阿梅里奥2005年12月21日,联想宣布CEO沃德离职,戴尔前高级副总裁阿梅里奥接任CEO。杨元庆表示,高层变动主要为下一阶段驱动赢利性增长作考虑,董事会与沃德本人达成共识沃德将继续担任公司顾问,帮助顺利过渡。新CEO来自联想的“劲敌”戴尔,阿梅里奥此前在戴尔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戴尔整个亚太区的战略以及运营。他将接替IBM的旧将斯蒂芬·M·沃德。在解释敲定此人的原因时,杨元庆说:“他在IBM负责PC的运营,在戴尔做销售,所以他同时有很好的前端和后端工作经验,这对PC业非常重要。我们要建立一个非…  相似文献   

18.
提起联想,就不能不说柳传志。这位传奇式的人物,从上世纪80年代,硬是把一个以20万元起家的联想带成了本土企业的一面旗帜。这个当年怀着忐忑的心情坐在最后一排参加IBM个人电脑代理商会议的人,最终带领自己的公司收购了IBM的全球个人电脑部门。  相似文献   

19.
金错刀 《英才》2005,(2):18-18
在联想(0992)的并购交易完成后,新联想何去何从仍备受关注。DELL公司创办人迈克尔·戴尔甚至冷嘲热讽:“电脑市场上何时曾出现成功的并购交易?” 1月初,柳传志在香港接受访问时则针锋相对地回答:“DELL当年以直销起家时,亦没有人认为会成功。”除此之外,对于业界不时质疑新舵手杨元庆是否有足够能力带领联想进入新纪元, 柳传志则是力挺杨元庆,甚至列举杨元庆的 3大优点: 柳传志认为,杨元庆能够把股东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诚实,面对投资者不会说假;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几年的经历,他学会了  相似文献   

20.
《中外管理》2005,(1):46-46
我为柳传志与杨元庆大胆出击的杰作击掌喝彩。伟大的成功者,往往要敢冒他人不敢冒的风险,要敢挑战他人不敢想象的地位。虽然我无法预测联想是否能最终获得成功,但我知道此举将让联想转型成为一家真正国际级的高科技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