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金融专业大学生 ,我对《中国金融》情有独钟。记得 1 979年《中国金融》刚复刊 ,班上订的《中国金融》一到 ,我便成为第一个读者 ,同学们也是争相传阅 ,并认真做笔记 ,俟到毕业 ,我们几个爱到图书馆的学生做笔记用的资料卡片已有厚厚的几本了。大学毕业后 ,我先后在人民银行地、市级行和工商银行两个二级分行从事和主管调研信息、综合报道工作 ,我与《中国金融》的情缘则与日俱增。不论工作多忙 ,只要《中国金融》一到 ,我立即把主要篇目的文章标题扫视一遍。我常常晚下班、早上班 ,为的是仔细阅读《中国金融》等刊物…  相似文献   

2.
梦想的实现     
初识《中国金融》已是 12年前的事了。 1988年初 ,我被调到省分行干校工作。当时 ,由于工作的需要 ,《中国金融》便成了我每期必读的杂志之一。记得当时学校订的《中国金融》不多 ,我还常常把杂志上一些对我工作有用的文章摘抄下来 ,学到了不少金融业务知识。可以说 ,在学校的 10年 ,《中国金融》一直伴随着我 ,并成为我的良师益友。不过 ,虽然《中国金融》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每期我都认真地读 ,但在我的心中一直怀着一个梦想 ,那就是如果《中国金融》能够开辟一个文艺类的栏目 ,那该有多好呀 !也许 ,这是缘自我个人的一点爱好吧 !因为 …  相似文献   

3.
王进诚 《中国金融》2006,(18):30-30
对于《中国金融》杂志来说.发行第600期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中国金融》在其创刊以来50多年的岁月里,见证了新中国金融事业发展壮大的全部历程.陪伴了中国金融职工队伍50多年的成长征途。我们这一代金融工作者,可以说是读着《中国金融》成长起来的。作为一名从事金融工作30年的金融人,我自己是从1983年开始在《中国金融》上发表文章的。2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我在《中国金融》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题目为《谈谈银行部门的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对我而言.这篇文章的发表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喜悦和鼓舞,更是我此后20多年不懈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李守荣 《中国金融》2006,(18):38-39
我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近40年的平凡生涯中,与《中国金融》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1991年之前,我是《中国金融》杂志的热心读者,她成了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每期必读,对重点文章如读有所悟便写点学习心得,真是受益匪浅。阅读之余,也不时地试笔投投稿,得到了编辑们的悉心指点,更是终身获益。记得,1982年我从日本住友银行研修回来,以力之(下力量而为之的意思)的笔名写了一篇《住友银行的经营管理概况》的稿件,投给了《中国金融》编辑部。时任编辑部主任的冯春林同志对此稿非常重视,从稿件的内容结构到辞章语法都精心指导我进行修改,然后他又亲笔斧正,并加上“编者接”,在“国外考察报告”专栏首篇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5.
我是在人民银行电子信息化战线上工作了10多年的一名科技工作者,也是《金融电子化》的忠实读者,有幸目睹了《金融电子化》的10年变迁。阅读每一期《金融电子化》是我业余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从1993年7月创刊号开始,经历了季刊、双月刊到月刊等多次改版,我深深感到:《金融电子化》为金融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十余年来,我和《中国城市金融》编辑部有过三次幸会,她使我的印记一步步加深,以至于每次看到新一期的《中国城市金融》出版发行,都有一种亲切感,亲近感,促使我认真地去阅读她,欣赏她.  相似文献   

7.
我的职业是金融分析,业余爱好是文学,因此曾经为金融文学刊物《金潮》撰过稿。《金潮》杂志社社长赵新生专门向我推荐过丁力的作品,称赞他是中国最有爆发力的金融文学作家。从那时开始,我阅读了丁力的一些作品,比如《圈套》。《大老板小老板》和《为女老板打工》等,但我觉得这些作品虽然涉及金融,却很难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文学作品,因为除了文学欣赏之外,读者很难从中掌握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金融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读者信箱     
《金融论坛》2006,11(1)
我是哈尔滨某学院的一名副教授,作为一名忠实读者,我一直坚持阅读贵刊,并深深体会到《金融论坛》对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作为国内金融专业的核心期刊,《金融论坛》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在银行业改革方面刊出了许多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2005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理解它的内涵和实质,对做好人民银行分支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马经行长在2005年第6期的《中国金融》发表题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文章,阅读这篇文章有以下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拜读了周小川行长发表在《中国金融》2005年第1期上的《再谈中国经济中的股本一债务比例关系》的文章后,我颇受启发,对调查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文章不仅仅清晰地阐释了“股本一债务比例关系”这样一个经济学论题,更重要的是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中央银行金融调研工作具有很大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德宏州金融学会成立20周年了,此刻,我以一个读者、作者和编者的身份回望着与它结下的快乐之缘、细数着与它走过的每一段日子。读者1992年,成立不久的德宏州金融学会开始创办自己的会刊《德宏金融》。我当时在人行潞西县支行计划股工作,每一期《德宏金融》我都仔细阅读,每一期的阅读都给生命中的某些空白注入了新的填补。在一个又一个寂静的夜晚,无论是皓月当空,还是细雨纷飞,或是乌云密布,温暖明亮的灯光伴着我,捧着《德宏金融》,理论探讨、工作研究、稽核工作、银行与企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41年“不了情”1964年,我走出校门奔赴山区参加农村信用社工作。在人民银行县支行报到的那天,我发现了一本《中国金融》,刊中报道的一位农村信用社主任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了我。在日后41年的工作、生活里,《中国金融》成为我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今年,《中国金融》又举办读者调查活动,我认为这是发扬“与读者共同办刊”的优良传统,为刊社与读者之间搭起定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中国金融》从不安分、不守旧中勃发的活力和一种强烈的敬业、乐业和创业的团队精神。结合自己40余年阅读《中国金融》的思考和感受,…  相似文献   

13.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中国城市金融》创刊15周年了.15年相识,15年相伴,翻着一期期《中国城市金融》,看着一篇篇可圈可点的文章,我不禁浮想联翩.15年的历程,使《中国城市金融》成为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金融刊物;15年的岁月,使我从《中国城市金融》的新朋友变成了老朋友.细想起来,我与这刊物有三个层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常亮功 《中国金融》2006,(18):32-32
1976年,我告别了农村插队生活,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银行员工。在次年一次清理旧房时,意外发现两份旧得发黄的《中国金融》周报(《中国金融》在1958年10月至1960年中期曾经以周报的形式出版)。由于“文革”的原因,《中国金融》早在1966年9月就已经停刊。这两期周报的出现让我倍感兴奋,其中有两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在头版新闻登载了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金融家关爱金融工作的活动报道;二是刊登有陕甘宁边区银行及其货币发行的回忆性连载文章。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两份报纸珍藏起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走过了 5 0年的历程 ,值此 5 0周年庆典之机 ,我谨以一些片断的回忆 ,写一些我对所接触、了解和交往的《中国金融》编辑部同仁的印象和琐事权作纪念与庆贺。我是 196 0年秋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国外局综合处从事国际金融资料工作的。由于大学学的是外国语言文学 ,对金融了解得不多 ,为此不得不努力学习金融知识 ,除了读金融专业书籍外 ,《中国金融》成了我的主要阅读对象 ,从此我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入行 40年 ,在组织和老同志的关怀培养和帮助下 ,我从搞资料做起 ,慢慢参与研究 ,后来逐步走上室、所领导岗位 ,主持创办刊物 ,担…  相似文献   

16.
看完《中国金融》第8期《主任的一天》一文以后,感到非常痛快。这篇文章形象地倾诉了信用社干部工作的苦恼,为信用社干部讲了话。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金融博览》2006,(5):64-64
《金融博览》编辑同志:我喜欢《金融博览》,是从2006年1月《金融博览》首次亮相开始的。第1期的第1篇文章“200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仅用200字左右,就将全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八项任务介绍得清清楚楚,言简意赅,让人过目难忘。紧接着“热点聚焦”中,一篇题为“解读中央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的文章,有观点、有背景、有点评,让读者轻轻松松从更深层次理解和掌握了今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精髓。随后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破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之路不能动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这组文章从不同…  相似文献   

18.
1989年7月,我转行到河南省渑池县国家税务局工作,头顶国徽,身穿制服,成为一名税务新兵。当时,我从事税收宣传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翻开《中国税务》杂志,被上面的各类税收报道深深吸引了。从此,每期《中国税务》,我都细细阅读。我开始写反映本单位工作动态的信息类文章,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杂志投稿。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投出的稿件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复刊后,我即成为这本刊物每期必读的热心读者。当时,我在基层单位做秘书工作。在一个银行基层干部看来,能够在《中国金融》上刊登文章的,大都是总行和省市分行的领导以及专家、学者.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不仅彻底转变了这一看法,而且使我和《中国金融》建立起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我是从《中国金融》复刊起成为刊物的通讯员的。记得1977年,《中国金融》复刊前夕,冯春林同志到湖北调查研究,鼓励我为刊物写稿。当时我从学校毕业到机关工作不久,颇有热情,马上写了一篇报道稿寄到北京。一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