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银行授信的两个特点决定了授信管理难度很大。一是“单向高位信用不均衡”,即:对银行来说,存款人的信用与贷款人、被授信人的信用是无法达到互动式均衡的,而是单向高位不均衡。银行对存款人的信用是完全刚性的,不能因为被授信人对银行的信用降低而调低。二是“合约的始末分离性”,即:在授信中,授信人和被授信人同时承诺,但银行在合约开始时即履行承诺,而被授信人则在合约终结时才履行承诺。这种履约始末分离性,使得达到履约的“善始善终”较为困难,授信合约的善张关银行作出授信后就受控于被授信人,银行只能作“局外控制”。因此,银行授信是在从事高信用风险交易,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银行授信管理要遵循信贷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这三大目标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授信管理与客户信用上限管理的关系 客户信用上限管理是控制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客户信用上限管理是银行对客户生产经营状况、趋势及信用状况设定的信用风险控制的最高警戒线的管理方式,是对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风险度等量化监控的补充和完善,目的是控制单个客户过量融资,防范和控制授信风险。客户信用上限管理设定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的最高警戒线可称之为最高信用限额,这个最高信用限额仅供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人员掌握,是银行内部的商业机密,不能擅自对外泄漏。  相似文献   

3.
受信业务亦即负债业务,主要是银行运用各种手段借入资金的业务,其中,各项存款和借入款,尤其前者是银行负债即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授信业务也即资产业务,它是指银行以各种方式借出或“购买”资金的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放款和证券业务。对于受信(负债)与授信(资产)的内容、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一直有争议。本文试图从信用媒介学说和信用创造学说的基本理论及相互关系的争论出发,以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理论为基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中国银行业授信资产在总资产中仍占主导地位,风险资本占用在银行资本占用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二,有效管理信用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心。通过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建立含有客户和债项二维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对提升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防范与化解大额客户授信风险是当前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但近年来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营销中,大额客户贷款授信与投放“扎堆”、“垒大户”现象普遍,贷款授信过度集中引发的信贷资金风险问题较为突出。对此本文从企业客户方面、银行授信管理及社会信用三个方面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大额授信风险的形成原因,提出国有商业银行要广泛开展大额客户授信风险调查分析;做好风险排查工作,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管理,防止贷款被挪用;积极推广银团贷款,强化大额客户授信统一管理;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等防范授信风险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银行就开始尝试建立“统一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责任明确”的授信管理体制,后来又逐步引进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本文对我国当前银行授信工作开展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一、授信的定义和作用(一)授信的定义。统一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客户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贷款、贸易融资(如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表内外信用发放形式的本外币统一综合授信。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是指银行在对单一法…  相似文献   

7.
试论构建国有商业银行授信风险控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信是银行向法人或自然人提供贷款、担保、押汇、开立信用证或办理贴现的行为,银行在办理授信业务中,因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无法按期收回本息,给银行带来资金损失的可能性,被称作授信风险,国有商业银行授信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风险,即由于银行的客户情况、国家政策,经营环境等效上部因素发生的变化而导致的风险;二是内部风险,即由于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不完善而造成的风险,授信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它不仅会给银行自身造成损失,而且也会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探索并建立包括统一授信、审贷分离、授权管理、资产保全、监督制约等为内容的,形成授信决策、授信运作、授信管理、授信制约等一套较完备的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应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尤行超 《金融论坛》2002,7(5):17-21
信用是市场经济之基、银行经营之本,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当前,我国信用制度、信用环境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信用恶化已严重阻滞了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直接造成银行业务经营的萎缩、高险与低效.本文从社会信用的主导与核心--银行信用为研究切入点,系统剖析了社会信用恶化的始发动因及其深层根源,并以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为核心,综合构建出信用生效的宏微观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培植微观信用主体、提高银行授信能力、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依法依政依德治信等多元手段,建立以银行信用为轴心的社会信用循环体系,以引导经济金融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新一代客户信用评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评级系统建立的背景客户信用评级,也称内部评级,是银行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资信水平,测算借款人的违约概率,把握授信风险,从源头上提高授信资产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信用风险进行估值的内部评级法(IRB,InternalRating-BasedAp-proach)的推出。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是适应新的监管要求的必然趋势。巴塞尔新协议代表了新的监管趋势和要求,只有适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银行才能在日趋国际化、多元化的市场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新资本协议对于银行风…  相似文献   

10.
杨向东 《华南金融电脑》2004,12(7):40-42,50
一、评级系统建设的背景。客户信用评级,也称内部评级,是银行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资信水平,测算借款人的违约概率,把握授信风险,从源头上提高授信资产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信用风险估值的内部评级法(The Internal Rating—Based Approach,下简称IRB)的推出。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是适应新的监管要求的必然趋势,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应收保费授信管理是“偿二代”下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关于保险公司应收保费授信管理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制度建设和内控管理方面,缺乏对客户的信用评级体系设计及相关实证分析的研究,不能适用于“偿二代”下新的监管要求。本文基于“偿二代”下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提出了一套综合定性和定量指标的保险公司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并采用历史回测法,运用真实数据验证其有效性。该体系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客户的信用状况,对保险公司制定有效的应收保费授信政策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覃发艳 《时代金融》2009,(1X):52-54
对湖北宜昌市银行机构小企业评级授信的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建立独立的小企业评级授信体系,但评级标准、评级结果差异较大,对小企业评级和授信面很窄。建议加强银行对小企业评级授信工作的指引,进一步优化小企业评级标准,加强对小企业评级授信辅导,对高信用级别小企业放宽授信条件,切实发挥评级授信对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迅 《济南金融》2001,(10):15-17
在当前影响银行信贷投入的诸多因素中,信用环境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对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障碍性因素分析的同时,重点提出了六条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强化银行信贷投入的政策建议。一是健全社会信用法制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债权人的权益;二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逐步形成社会联动的信用维护体系;三是建立社会信用联合制裁体系,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打击逃废债务的整体优势;四是建立社会信用中介体系,努力畅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渠道;五是建立科学的银企关系制度体系,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六是重塑社会信用意识,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刘勤 《现代金融》2008,(9):27-27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务经营的不断发展.资产负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资产业务中的大额授信企业也日益增多,占用银行信用的比例不断增大.例如.以2007年末的数据来看,授信在3000万元以上的用信企业占某市银行全部法人客户用信企业的11%,而信用余额占该行全部法人客户用信余额的46%,这些大额授信企业既是银行业务拓展的目标,更足信用风险防范的重点。大额授信企业对银行而言显然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15.
目标定位的合理基础是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目标定位的内容是资产业务的市场份额、资产的利润以及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的附加效益何者为首要目标,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在资产业务的市场份额和资产利润率两大内容之间权衡,至于附加效益则摆在次一级层面来考虑。一类银行市场扩张意识强,试图在做好的基础上做大,为此,它们在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上都把市场份额指标摆在首位,在定位授信目标时,采取的是“大份额、相对低利差”的取向,营造知名度、取势优先;在份额、知名度提高后,谋得了“势”,再来侧重追求单位资产的“利”(资产利润率),另一类银行市场扩张意识相对较弱,侧重追求在做好的基础上多盈利,把“市场份额”放在“利润率”之后考虑,这类银行甚至没有成为全国性银行的目标和规划,它们的目标是近期的“利”。相应地,在授信目标上,采取的是“高利差、大利润”的取向,至于授信的附加效益如存款、结算收入、结算带来的资金沉淀。这两类银行在定位时都作为次要问题来考虑。它们的共识是:存款、结算作为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来手段获取,而不是借助资产业务来获取,授信作为资产业务,主要通过保证资金安全来保障银行开展负债、中间业务的信用,通过资产利润率来保障银行资本利润率,通过大的市场份额来保障资金运用的空间。理智的银行家会懂得通过授信业务达成这些目标值已经是难度很大的工作,不可能通过授信(资金和信誉运用)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世界上没有一本万利的便宜事。  相似文献   

16.
银行授信风险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状态下,银行授信业务所形成的资产构成了银行业的主要盈利资产,银行授信成为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手段。授信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银行授信形成的风险以及授信集中可能导致的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是当前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来源。探讨分析银行授信过程中的风险环节,以及如何预防控制授信风险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对公司授信业务管理的加强,授信资产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了显著提高,资产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卜,成为我国银行体系存在的主要风险。我国-此商业银行的授信流程仅仅是在技术操作上部分解决了风险防范问  相似文献   

18.
银行经营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随着经济市场化、银行经营商业化的深入,各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诸如审贷分离、评级授信、集中审批等,对近年来资产质量的逐步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新增不良贷款的成因看,主要是贷后管理不善造成。为此,现就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现  相似文献   

19.
银监会出台的<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银行应建立和完善小企业客户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对中小企业客户开展评级授信也有利于改善和加强农信社与客户的关系,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同时也有助于防范操作风险发生.以往总是依靠个人经验判断的传统做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级授信体系,从整体上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邓毅 《中国外资》2013,(9):13-13
对公授信业务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公授信业务领域的风险防范,可以有效地降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损失、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状况。文章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意见,希望对降低银行对公授信业务的信贷风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