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标定位的合理基础是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目标定位的内容是资产业务的市场份额、资产的利润以及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的附加效益何者为首要目标,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在资产业务的市场份额和资产利润率两大内容之间权衡,至于附加效益则摆在次一级层面来考虑。一类银行市场扩张意识强,试图在做好的基础上做大,为此,它们在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上都把市场份额指标摆在首位,在定位授信目标时,采取的是“大份额、相对低利差”的取向,营造知名度、取势优先;在份额、知名度提高后,谋得了“势”,再来侧重追求单位资产的“利”(资产利润率),另一类银行市场扩张意识相对较弱,侧重追求在做好的基础上多盈利,把“市场份额”放在“利润率”之后考虑,这类银行甚至没有成为全国性银行的目标和规划,它们的目标是近期的“利”。相应地,在授信目标上,采取的是“高利差、大利润”的取向,至于授信的附加效益如存款、结算收入、结算带来的资金沉淀。这两类银行在定位时都作为次要问题来考虑。它们的共识是:存款、结算作为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来手段获取,而不是借助资产业务来获取,授信作为资产业务,主要通过保证资金安全来保障银行开展负债、中间业务的信用,通过资产利润率来保障银行资本利润率,通过大的市场份额来保障资金运用的空间。理智的银行家会懂得通过授信业务达成这些目标值已经是难度很大的工作,不可能通过授信(资金和信誉运用)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世界上没有一本万利的便宜事。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授信管理实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兴荣 《中国金融》2000,(11):53-55,57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的概念自德鲁克1946年定出以来,已经深入人心,“人力资源”有两层含义;第一,人是赖以产生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资源,必须满足源于产品或服务的标准化要求,进行标准化的培训和管理,而不能迁就各个人的性格和习惯,第二,人力资源是一种人性化的资源,对之进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引导人性的基础上,重视人的需求、情绪因素、而不能把其当作物力资源来管理、漠视人的需求、情绪的作用,或者试图改造人性,准确地说,人性只能引导,而不能被改造,但人的文化性则可以改造,这两点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比物料管理、资金管理等等要复杂很多,必须走“尊重人性、改造文化性、强调准确性”的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4.
行业分析师是商业银行在充满变数、风险的授信市场上的导航员。一家银行的授信管理要做得有专业水平,减少坏帐,就必须遵循专业原则,把授信建立在系统、精确的行业分析基础上,慎重进入特定的行业,而不是什么行业都介入;准确控制“行业介入度”,而不是无节制地对某个行业授信;选择行业内的特定企业,而不是不加选择地授信,国外商业银行授信管理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根据自身拥有的专业人才资源和资金来决定是否进入某个行业,在进入某个行业后进行比例控制和相应的企业选择。它们的授信在“设计”、“抉择”环节就控制了风险。  相似文献   

5.
授信人员人员作为人力资源,对银行提出自己的需求,而银行作为使用人力资源的组织,也对授信人员提出了素质要求,这种素质要求源于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银行作为商业组织的核心目标就是授信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在此基础上,有的银行把市场份额放在首位,有的银行把资产利润率放在首位,侧重点有所不同。经营管理理念上,“一流的银行信誉,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效率”应该是各银行共同的追求,差异在于有的银行倾向于传统的追求门面的亮堂和服务态度以求竞争优势,有的则进而追求网络化科技手段和持续的品种创新以求竞争优势,大家所做的文章各有不同,无论怎样,这些目标和理念都对授信人员提出了严格的素质要求,这些素质标准,是银行达成其目标的人力资源保障,也是授信人员录用、晋升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陈兴荣 《中国金融》2000,(12):50-52
一、银行授信管理对社会信用体系的高依存性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银行授信管理对社会信用体系的依存度更高。银行的生存发展以“高位单向信用均衡”为前提 ,银行的经营是“高财务杠杆经营” ,在授信管理中又存在“合约履行的始末分离性”。这三个特性决定了授信管理要更加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分析。投资WellsFargo银行后 ,前世界首富艾伦·巴菲特深有体会地说 :“如果资产是权益的 2 0倍(这个行业的常见比率 ) ,那么 ,仅涉及一小部分资产的错误就可能摧毁大部分权益。”银行一旦对社会信用状况判断失准 ,犯的就不是只…  相似文献   

7.
陈兴荣 《中国金融》2001,(12):53-54
一、授信调查的原则与监管授信调查是个案操作的第一步 ,是基础性工作。科学周密的调查之后才会产生低风险的授信个案 ,确保了所有个案调查的科学周密 ,才会形成全局的高品质授信资产。科学周密的授信调查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多人原则。由多人同时或分别对同一授信对象进行调查 ,即是多人原则。多人原则的核心就是把人为因素对调查的科学性、周密性的影响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 ,以尽可能避免“漏查”、“误判”和“情感负面影响”。单个人的授信调查存在的负面影响包括 :(1)个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即使所有的现象完整地…  相似文献   

8.
一、授信关注的两大核心企业管理问题  商业银行对管理行为的关注在于:管理行为能否保证企业有不断增强的还款能力。换句话说,商业银行考察企业管理两个层面的问题:(1)能否保证进行“无渗漏的资源循环”;(2)能否保证在循环中增值。企业的资源循环如果出现渗漏,无异于“漏船载酒泛中流”,如果不能增值,就得进行生存挣扎,其中的授信风险就是巨大的。对管理行为的分析需要聚焦到忠诚和效率上。因为忠诚是无渗漏循环的保障,效率是确保循环增值的根本。外有市场需求,内有忠诚和效率,企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国,企业忠诚是第一道福音。尤其对…  相似文献   

9.
银行在评估企业管理行为时,重要的一环是对股东行为进行分析,股东同样存在对企业是否忠诚和高效率的问题,只有对企业全心全意并不遗余力追求效率的股东,才是现代市场经济合格的股东,有了这样的股东,银行才可以放心授信,通力合作,股东是企业的基因,股东行为失当远比管理者和一般员工行为失当严重得多,对企业的损害将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10.
一、经营即是获取授权银行通过分析现金流以评估企业的过去 ,通过分析企业的经营行为以判断其未来现金流可能出现的变化。稳定增长的现金流只能建立在卓有成效的经营行为基础上。优秀的企业管理导致企业忠诚和效率 ,而优秀的经营行为则造就企业对外的信用和品质 ,二者的统一构成竞争优势。管理是运用授权、履行责任 ,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而经营则是建立信任 ,获取授权的过程。优良的管理的核心是运用授权建立忠诚和效率 ,经营的核心是建立品质和信用以获取授权。善于经营的人 ,经营的是信用和品质 ,获取稳定的授权 ,品牌经营就是典型 ;而…  相似文献   

11.
客户导向经营是银行授信的重点,但同时客户导向经营,相互差别很大,基本上可以分为综合经营和专业经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资产组合管理理论、工具和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选取了样本银行的历史数据作为检验样本,采用CreditRisk 模型和RAPM模型分别对银行零售信贷资产和公司信贷资产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1)CreditRisk 模型可以应用于估计中国银行业零售信贷资产组合的损失分布并确定相应的经济资本;(2)RAPM模型对银行公司信贷资产在行业和客户规模的组合优化方面提供了量化分析工具;(3)对中国银行业采用现代风险管理理念、技术、手段来提升授信资产组合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吴家骏 《新金融》2000,(1):22-24
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是指银行在国际结算跟单信用证和托收等贸易结算业务项下,向进口商和出口商提供的融资服务,包括进口开证、信托收据、打包贷款、提货担保、议付(出口押汇)等。贸易融资业务与传统贷款业务相比,有以下特点:1、收益高。贸易融资业务能给银行带来可观的手续费、利息、汇兑等收益。2、还款来源有保证。大部分贸易融资授信都有明确的还款来源,具有自我偿付的特性。例如,打包贷款可由议付出口信用证作清偿。  相似文献   

14.
15.
尽管各家商业银行都强调授信后管理的重要性,尽管商业银行已经在授信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重贷轻管"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由于人员不足、客户数量多、系统不配套等原因,授信后管理至今仍为授信全流程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根据同业的领先实践,精细化、差异化是授信后管理发展的根本方向。从内容上看,授信后管理包括授信后监控、授信后检查、风险预警、风险分类、催收、信贷救援、不良资产管理、退出等内容,目前每个环节都存在巨大的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管理流程改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授信管理理论基础的探讨,提出了改进授信流程的建议,同时得到四个重要结论:一是最大负债能力的测算缺乏充足的理论依据,授信理论值的经济含义是模糊的,其作用是受到置疑的;二是商业银行最终确定的授信额度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作用下的"化合物",可比性和严肃性较差,但专家决策的作用无法被完全替代;三是我国商业银行授信管理尚处于财务分析阶段,未充分考虑资产组合管理要求,盲目决策与被动应对难以避免,由于贷款二级市场不发达,无法实现存量信贷资产的结构调整,因此运用授信事先考虑资产组合问题就显得更加必要;四是深入研究客户有还款保障的真实资金需求,提供与之匹配的信贷产品,才是授信管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资产质量问题一直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提高资产质量,寻求优质载体,商业银行把目标转向了上市公司.但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市场退出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实施,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将严重影响到信贷资产的质量.笔者认为,在对上市公司的授信管理中不仅要通过各种财务比率的分析,定量地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还要通过对其定性分析,全面了解其内部控制、管理能力及其成长能力.通过对企业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评估分析,确定信贷进入或退出策略,提高信贷决策水平,规避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8.
缪妙 《金融会计》2013,(5):10-14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体系能够使银行更为主动和游刃有余地提高竞争能力、增强服务水平,从而促进金融业整体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历经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卓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本文总结了十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需要提高管理水平的主要方面,并从实务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给予了大力扶植。然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时有发生,且有蔓延趋势。因此,应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授信风险的管理,以达到提高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邓毅 《中国外资》2013,(9):13-13
对公授信业务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公授信业务领域的风险防范,可以有效地降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损失、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状况。文章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意见,希望对降低银行对公授信业务的信贷风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