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裁终局”,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大突破,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往劳动争议久拖不决的局面。新法在赋予劳动仲裁机构更大权力的同时,劳动仲裁机构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迎接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1.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李援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其进行了解读,称这次立法在及时、公正解决劳动争议,给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提供方便和快捷的处理机制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一是对调解予以强化。二是延长了时效。仲裁时效延长为1年,并且规定了时效的中断和中止制度。特别是对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的争议时效作了特别规定。在存在劳动关系期间,追讨拖欠的工资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当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该在1年内提出申请仲裁。三是仲裁的期限缩短。四是规定了“一裁终局”的制度,使部分案件一裁就终局,不必再走完劳动争议处理的全部程序。五是明确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保证,  相似文献   

3.
钟娴英 《金卡工程》2010,14(7):82-82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在查明劳动仲裁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通过重构劳动仲裁的必要性和科学性的思考,借鉴学者们的思路,提出了本文自己的结论,即我国劳动仲裁应当构建为有限一裁终局制。  相似文献   

4.
梁世生 《中国外资》2009,(10):133-133,135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施行以来,在如何适用“一裁终局”的问题上有几个疑点亟待解惑释疑,否则,在司法实践中,就会带来法律适用上的混乱,从而损害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施行以来,在如何适用"一裁终局"的问题上有几个疑点亟待解惑释疑,否则,在司法实践中,就会带来法律适用上的混乱,从而损害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四川省西充县的王波来到北京打工,可没想到的是为了讨回2800多元工钱,一直奔波了几年。在这期间,经过仲裁、一审、二审,走完所有的法定程序,虽然都支持了他的请求,但漫长的等待、繁琐的程序已令他身心疲惫。 2008年5月1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届时,部分劳动争议案件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一裁终局”,王波们将不再经受路漫漫的维权之苦——  相似文献   

7.
张琍 《金卡工程》2009,13(6):119-119
仲裁是司法外解决争议的一种制度,民间性、独立性和一裁终局性体现了仲裁制度的基本精神,因此,对仲裁的司法监督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具体阐述仲裁司法监督的必要性,主张司法对仲裁进行适度的监督。现行仲裁司法监督制度尚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改造完善,以顺应国际上仲裁司法监督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正式恢复于1987年,其目标模式虽然从目前看似乎尚未确定,但对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已有明确规定,其核心内容是"先行调解,一裁两审"。当初设计现行体制的初衷是通过自愿的企业内调解程序和强制的劳动仲裁程序终结大部分劳动争议案件,通过诉讼程序监督劳动仲裁程序并最终终结少数疑难劳动争议案件,从而兼顾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性和及时性。但大量的案件实践表明,由于调解、仲裁与诉讼性质不同,法律程序不同,三者往往是不统一的。如何合理衔接这三个程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5月1日前发生的劳动纠纷,是否适用1年的申请仲裁时效?“一裁终局”的案件,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不服,双方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不同法院起诉或申请撤销裁决,是否会产生程序性冲突?  相似文献   

10.
2011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在充分发挥调解的基础性、前端性作用的同时,仲裁委员会依法仲裁,努力做到仲裁终结。”如何实现“仲裁终结”,是当前摆在各级人社部门调解仲裁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革除“一调一裁两审”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审理周期长等弊端,及时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沈宝琴 《金卡工程》2009,13(2):54-55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针对劳动关系调整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性仲裁制度,其与我国的民商事仲裁制度有着诸多的差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施行之后,在我国原有体制之下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诸多弊端得到了改善,但是同时,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仍旧存在着诸多程序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争议的重要方式。其任务是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劳动争议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促使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矛盾。劳动争议调解具有及时、便捷、经济、安全等特点,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不尽完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非诉讼手段协调劳动关系的需要,亟需加快立法,推进制度创新,促其不断完善。一、劳动争议调解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不健全。近几年,在改制过程中,大…  相似文献   

13.
郑蕴 《金卡工程》2010,14(7):162-163
劳动争议有与他法律纠纷有其特性。因此有必要以其特性和现实性,并根据我国劳动争议相关制度对其进行分析,以期有利于该争议解决制度。  相似文献   

14.
马佳宁 《金卡工程》2009,13(11):114-114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的三方机制,使该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得以更加公平、公正、高效地解决劳动争议。现阶段,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针对这些缺陷,探讨其成因,并提出了在劳动仲裁中加强三方机制的建议,以完善三方机制在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的建设,提高劳动仲裁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使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劳动权利的维护中,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超过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即便劳动者的主张在实体上是正当的,也无法获得法律保护,即丧失胜诉权。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中断是该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否构成中断将直接导致时效之有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保障》2008,(3):68-69
一、充分认识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重要性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劳动保障领域继《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法律的颁布施行,对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仲裁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具有专家裁案、一裁终局、快捷高效、执行力强、节约成本等特点和优势,这些优势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战略、银行品牌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和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的成功实施具有较高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仲裁方式来解决金融纠纷,具有自愿、快捷、灵活、保密、专业、费用较低、一裁终局等优势,应是金融机构解决金融纠纷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即将施行。该法的出台,为正在深化中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既巩固成果又开辟道路,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的保障法。其立法不乏诸多亮点,本刊就此采访了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全兴。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如:时效期间过短、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不分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关系到劳动争议的解决,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应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予以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