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洲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70%,亚洲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全世界商船队总数中的40%为亚洲人所有和经营.亚洲又是世界上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货物的最大进口地区,全世界集装箱枢纽港排名表中的前20名中有11家是在亚洲,位于亚洲的3大造船厂,每年所生产的船舶占全世界船舶制造总载重吨的1/4.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2015,(15):26-27
英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系,欧盟内第三大经济体.私有企业是英经济的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制造业只占1/10左右.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英国金融业遭受重创,经济收缩7.2%,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衰退.2011年英经济增长0.7%,2012年增长0.2%,2013年全年初估增长1.8%.2013年12月,英失业率7.2%.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运输继续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全球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已达2亿标准箱,有近百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0万标准箱,300多个港口超过1万标准箱。亚洲已经成为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地区,约占世界总吞吐量的一半。1996年至1998年,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年增长率达9.7%,多数预测表明21世纪前10年,全世界集装箱运输量仍会以年均8%左右的速度增长。随着世界性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集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和城市安全是东京宜居的卖点 东京是世界级的大城市,人口约120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1/6以上,集中了日本30%以上的银行总部、50%大公司总部和20%的世界500强总部。  相似文献   

5.
李学良  孙克勇 《发展》2013,(1):46-47
一、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基础薄弱。西部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地位低,总量小。在我国,最发达的区域是东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浙江和珠江三角洲的广东,它们占14%的国土面积,42%的人口,却占60%的国内生产总值。其次是中部区域,包括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等地,它们占30%的国土面积,33%的人口,25%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西部,如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发展相对落后,严重缺乏经济基础,它们共占57%的国土面积,25%的人口,仅占15%的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6.
农村涌动滚滚“银发浪潮”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7%以上的社会即为老龄化社会。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5.5亿,已有50多个国家进入老龄国家的行列。 中国的老龄化来势猛、规模大、速度快。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政策因素,加之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7.
全世界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0亿—1200亿美元,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的2%—4%,是综合自然资源(地震、台风、水灾等)损失总和的6倍我国每年因腐蚀造成的损失约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到制约广东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则非区域发展差距过大莫属。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别约占全省的80%和70%,而人均GDP只有珠江三角洲的1/4。全省约8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80%的工业增加值、90%财政收入、80%的城乡居民存款均产生于珠江三角洲。如果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人均GDP能达到珠江三角洲的1/2,广东的经济总量该是多大!那绝不仅是超越台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区域之一,2003年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和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1/4的财政收入以及近一半的利用外资额度。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  相似文献   

10.
外刊速览     
《新财经》2011,(9):18-19
亚行对亚洲发展前景做两极预测亚洲开发银行(ADB)发表的《2050年亚洲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如果中国、印度的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亚洲整体国内生产总值(GDP)2050年占世界GDP的比重将由现在的27%上升至52%。  相似文献   

11.
2100年,世界人口将达108.54亿1950年的世界和现在相差甚远,当时全球23亿人口中,欧洲占22%,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是人口最多的12个国家中的重要成员。但之后的几十年,随着亚洲经济增长强劲、非洲生育率维持高位,全球人口的区域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亚洲成为全球主要人口聚居区,其次是非洲,往后依次是欧洲、拉美、北美等地。  相似文献   

12.
<正> 战略创新的模式目前,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总人口大概是7亿多,占世界人口的11%;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共60多个,占世界人口不足20%。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一共花了200多年的时间。而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也就是说,中国工业化就是要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使全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多,这必然对全世界工业化进程产生巨大影响,使  相似文献   

13.
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3%,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5%;2007年上半年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67%。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的不断增加,表明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  相似文献   

14.
支线集装箱船的作用不可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集装箱船舶经营大户出于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方面的考虑,竞相订造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据英国劳埃德船级社2003年的统计,迄今全球集装箱运输船队所拥有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数量已经超过船舶总数的25%。国际集装箱运输专家指出,2003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兴旺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据世界银行公布的统计材料,1980~1998年,全世界农业和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从7%和25%下降到5%和20%,而服务业却从56%上升到61%。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升到70%左右,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现代化,不能没有…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港口杰出集装箱船舶装卸效率码头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特别奖第十届中国货运业"金轮奖"连续10年蝉联"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先进单位"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Tianjin Port Container Terminal Co.,Ltd.英文简称TCT)成立于1980年4月1日,是我国大陆现代化国际集装箱专业码头的摇篮。TCT总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拥有两座现代化集装箱专用码头.4个泊位,岸线总长1223米,泊位前沿水深-16米,进出港航道水深-19.5米;拥有大型集装箱专用机械200余台,其中有10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超巴拿马型装卸桥,具备接卸载箱量1.3万TEU及其以上集装箱船舶的能力。TCT采用COSMOS集装箱码头操作管理系统,堆场管理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装箱码头生产过程控制和可视化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服务。目前,最高船时量达到428自然箱/小时,先后被中国港口协会、中国质量协会评为"中国港口杰出集装箱船舶装卸效率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13,(9):76-76
20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禽流感的重灾区。1997年至2013年3月,在曾经感染过H5N1型禽流感的18个国家里,亚洲国家占15个,确诊468人,315人死亡,占全世界因感染死亡人数的近一半(综合世界卫生组织和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数据)。仅1997年到2005年8年间,因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亚洲致1.5亿只家禽被宰杀。  相似文献   

18.
一、青岛市经济发展现状1.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挑战。即利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目前条件下已不再适合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模式,类似于亚洲发达国家80年代腾飞时占 GDP50%以上的净出口额度已不可能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实现,最基本的期望是出口以略高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幅度增长。当然,青岛市作为全国出口的一个重要基地,这几年出口占 GDP 总值约在1/3左右,外向型经济比重大一些,出口占 GDP 比重要比全国高。1998年全市外贸出口增长率是13%,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9%,剔除统计口径上的误差外(1999年外贸出口数为海关统计数),这个增  相似文献   

19.
宗和 《西部论丛》2003,(4):32-34
西部大开发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 我国西部地区12省区市面积占全国的71.4%,人口占全国的近1/3,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西部地区还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75%以上,与周边14个国家或地区接壤。西部地域辽阔,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加快西部小康  相似文献   

20.
谢国忠 《新财经》2004,(9):15-15
中国和印度现在已经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它们将决定全球经济周期的未来方向 发展道路上的中国和印度是全世界两支最重要的经济力量。两国人口之和为全球劳动力人口的 4 0 % ,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两国经济规模之和占全球经济的18%。二十年来,两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高达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