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与转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国内外语言学界对隐喻与转喻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对汉语惯用语中的隐喻和转喻的分析却很少涉及,文章尝试性地探讨了隐喻和转喻在汉语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在现代的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尤其被广泛的应用在商务英语中,隐喻的应用为英语意义的确定、理解和交流提供了较为独特的语言策略。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的分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与语言学理论密切相关,并且语言学理论为商务英语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本文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解释了在商务英语会话中隐喻理论的运用,以期为商务英语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崛起,概念隐喻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密切关注,学者们对它褒贬不一。虽然概念隐喻理论的出现是语言学史上一件重要的事件,但是只要仔细研究,仍能揭示该理论存在不少严重的问题。也有一些学者对其提出质疑和批评。论文从概念隐喻的跨文化研究、连贯性、一致性等出发,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以期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更好地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当代隐喻研究深受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日益关注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是全方位、系统化的,不同隐喻类型分担着各自的职能。从隐喻的分类视角关注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利于明确不同隐喻现象与语篇多维组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语界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始终在不断地寻找二语习得的有效模式。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将解决二语习得的目光转向了隐喻理论,因此,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是继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之后,成为二语习得的另一个研究对象。本文从阐述二语和二语学习隐喻的本质入手,对隐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外已逐渐成为一门非常有影响的新兴语言学学科.作为四大认知过程(隐喻,暗喻,概括化,具体化)之一,隐喻研究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学者对其重要内容-隐喻作了系统的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对具体语言问题的研究,研究角度之多,进一步证明了隐喻的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7.
隐喻以人类的感知体验为基础.借助隐喻理论,本文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人生”隐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隐喻映射的特征聚焦与人生概念特征的多样性共同决定“人生”隐喻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8.
认知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原型理论和隐喻机制为支点,以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和解读过程为根据,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将认知模式运用于大学外语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心理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等方面出探讨了隐喻的不同认知特征,进一步分析了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所起到的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藉以生活的隐喻》提出了认知隐喻理论,将隐喻研究从语言层面提升到了思维层面。认知隐喻理论逐渐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焦点,但在隐喻概念、隐喻工作机制、隐喻与文化的关系、隐喻研究方法论等方面存在问题,从而招致批评与争论。Lakoff、Johnson及其支持者一方面提出反批评,另一方面则提出对策,进一步对理论体系进行完善。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认知隐喻理论在批评中发展成长,研究层逐步形成了"语言——思维——文化——身体——大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