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瑶 《山西农经》2022,(24):167-169
2017年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提出,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从经济拉动、产业升级发展等角度来实现农村全方位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离不开人才的力量,大学生人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超前的发展观认知,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力量,农村籍大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对乡村的概况和发展更为了解,其返乡就业创业成功率更高、乡村发展责任感更强。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存在的突出矛盾,并针对性提出了解决路径及策略,以期借助人才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资源。为了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国家陆续颁布实施了诸多方针政策,以切实鼓励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回乡干事创业。大学生回乡创业对充实农村人才资源、引领当地群众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影响。调查农村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创业的意愿状况,剖析影响他们回乡创业意愿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建议。相关部门要采取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政策,激发大学生回乡创业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回乡创业,留住人,用好人,做到人尽其才,稳步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戚瑶  冯硕 《农业经济》2022,(1):124-126
乡村旅游在农村的蓬勃发展,成为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也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更多机遇。但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亟待政府搭建平台、集聚资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与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对接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建设良好社会环境,支持和鼓励更多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农村流动人口土地流转行为的决策逻辑,对于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加速农业现代化、加快流动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推拉理论视角,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并综合实证调研,分析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土地流转行为的决策因子及决策逻辑。[结果](1)西部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土地流转比例偏低,仅30.6%的农户发生土地流转行为。未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中,将土地闲置或种植林木的比例达21.1%,土地抛荒、非粮化问题较为突出。(2)西部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兼具“农民”和“市民”双重身份特征,其土地流转行为决策逻辑契合推拉理论,受个人自身特征、流动范围以及流出地、流入地特征“二维四要素”影响。(3)男性、年迈、重视老家风俗习惯、流动空间跨度大、在流出地存在家人照料问题、在流入地面临歧视或存在买房问题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偏低,而在流入地拥有高收入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则较高。[结论]在诸多决策因子的影响下,农户遵循“乡土情怀维系、基本生存保障和流转风险规避”决策逻辑,对于离土离乡卷入城市化浪潮的农户而言,土地...  相似文献   

5.
自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困难和压力,高素质人才的匮乏便是困扰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人才需求的多角度分析,阐述了适应农村需要的优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输送高级专门人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着眼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不足,为农村发展催生更多的创业机会,带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困境,提出大学生回乡创业路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李骥 《农业经济》2020,(5):118-120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大学生回乡创业恰逢其时。大学生回乡创业,能够将青年参与双创活动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有效缓解与日俱增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针对大学生回乡创业面临着缺乏农村干事创业的经验、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协调的能力不强、缺乏较强的创业创新能力等问题,宜从四个方面着手助推大学生回乡创业:优化创业教育实践,增强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积极适应农村环境,在实干中提升创业能力;适应互联网+农业发展形势,提升创业管理服务能力;提供有力的公共政策支持,辅助完善创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户籍制度视角下的农民市民化机制探析——基于推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萍 《农村经济》2012,(6):122-124
本文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农民市民化的动力机制(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并对推拉理论进行拓展,分析农民市民化的阻力机制。进而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大力发展大城市、中小城镇的二三产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逐步实现城乡再次分配的均等化;促进农村居民整户转移和允许城乡居民自由转户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省唐河县3个典型村庄进行的实地调查,分析当前新型城镇化下农村宅基地退出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推拉理论研究如何建立有利于和谐推动农村住宅建设用地实现集约节约利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宅基地闲置违规利用成本太低和对农民向往更加美好生活追求的利益引导不够是影响宅基地利用优化调整的两个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以合情、合理、合法的"推拉式动力"而不是简单的行政强制力,来推动农村宅基地利用的优化调整,更有利于真正实现新农村的内涵建设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政府可以从"违规违法成本"、"规划调控"、"闲置宅基地管理"、"农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等几个方面强化推力,从"政策法规的宣传、咨询"、"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服务的改善提高"、"宅基地退出机制以及参与式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机制的建立"、"合理的安置补偿"等几个方面营造拉力等,来构建"推拉式"农村宅基地退出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人才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呈现就业"涌向"城市的"扎堆"现象。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符合国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解决就业市场供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乡镇、农村相对宽松的创业环境和广阔的创业空间更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这类初创者成功创业。本文通过调查统计,试图了解当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意愿,并对如何促进大学生赴农村创业意愿提出可行对策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12.
13.
曹铁毅  邹伟 《农村经济》2022,(7):113-121
种粮大户参与农内服务型创业对于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收入和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多个维度分析了种粮大户农内服务型创业的特征,然后将创业分为创业选择和创业规模两个阶段,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构建了资本禀赋影响创业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说,并利用江苏省472户种粮大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看好服务市场发展”和“拓宽增收渠道”是主要创业动因,服务范围以本村为主,服务对象以小农户为主,服务内容以耕种环节为主,服务规模比较适当以及服务收入可观是重要特征。②资本禀赋对农内服务型创业影响显著。其中,经济资本中农机投资价值对创业决策和创业规模均有促进作用。农地面积对创业决策有抑制作用,但对创业规模有促进作用。社会资本中,本地人身份对创业决策有促进作用,加入合作社对创业规模有促进作用。文化资本中,农业技术培训次数对创业决策和创业规模均有促进作用,而规模经营年限仅对创业决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及其规模探讨——基于资源禀赋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一基本资源禀赋下,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等特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实现农业现代化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家庭农场切实可行。它以适度规模、劳动力充分就业、商业化和现代化经营为基本特点,有利于促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根据我国国情推算,到2030年我国劳均耕作面积将达到0.67公顷,而家庭农场平均规模将达到26.7公顷。此外,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及最终收益不同,我国各地家庭农场规模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随着乡村产品同质化、市场需求剥离化等问题逐渐凸显,乡村产业特色化、专门化、属地化需求愈发强烈。本文在凝练资源禀赋与乡村产业耦合发展路径及作用机理基础上,构建乡村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培育及市场化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县域尺度海量数据测算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1)2013—2019年乡村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及市场化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依旧处于失调衰退区。(2)2013—2019年,耦合发展类型逐渐由市场化滞后型转变为产业优势滞后型。(3)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0年乡村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市场化耦合协调程度转向过渡调和等级,并逐渐向协调发展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16.
建设农村实践基地是落实科教兴农政策的重要工作。制约农村实践基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和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率低、区域就业不平衡、就业创业难等问题日益凸显。正确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不仅有助于让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农村就业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利于解决农村人才外流,促进农村实践基地建设。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基本特征和农村实践基地发展状况,探索将建设农村实践基地与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对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志美 《山西农经》2023,(13):181-183
农村经济在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科学合理配置农村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高校扩招为当代人创造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大学生就业竞争形势日益严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回乡创新创业,要探索构建扶持政策与落实机制,使农村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动员大学生克服困难、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建设离不开有知识、懂科学、有情怀的农村籍大学生的参与,农村籍大学生以乡村经济引领者、乡村文化传承者、乡村生活建设者等身份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弥补了乡村振兴建设的人才“短板”。农村籍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受到经济利益、乡村情结、制度帮扶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影响。因此,应当制定针对性的乡村振兴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农村籍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补位”功能。  相似文献   

19.
封昭 《山西农经》2022,(23):164-166
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以大学生农村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优势、劣势入手,具体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而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此为基础探析当前限制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旨在缩小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并给创业人员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伴随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农村贫困治理逐渐迈向后扶贫时代,后扶贫时代的战略重点在于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够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学生农村创业引导机制应从教育、政策和环境三个基本维度考虑,以教育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素养;以政策和环境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