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龙强 《当代经济》2007,(8X):38-40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重新审视了新科技革命,提出了新科技革命已把人类带入了科技化时代。科技权的差异是科技化时代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在科技化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李龙强 《当代经济》2007,19(16):38-40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重新审视了新科技革命,提出了新科技革命已把人类带入了科技化时代.科技权的差异是科技化时代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在科技化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的经济与生活、政治与军事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转变与飞跃,较前两次科技革命更深刻、更具有革命性。随着新经济的到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特别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新科技知识与水平的智慧型人才。如何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培养与管理,进一步开发其科技潜力与创造力,使之成为当今时代的栋梁之才,是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处在初级阶段,结合人们现存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思维理念和价值现,本提出了要想真正快速实现市场经济,必须进行思维革命、价值革命、行动革命;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应做到:抛弃落后思想,实现“洗脑工程”,掌握先进理念,以诚信为本的处事原则,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开发和使用能源的技术不断革新,能源利用率提高.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能源使用情况不同,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转变,能源利用类型和利用效率也不同,即能源革命的产生促进人们生存方式的改变.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能源革命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农业化道路。大农业革命预示农业化时代的到来,而中国大农业革命的来临则反映当代“向东方转换”和“走绿色道路”的大趋势。90年代以来、工业化的弊病日益加剧,酉方的现代化方式日益失色,“回归自然”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口号日益高昂。农业化将是紧随“第三次浪潮”而来的“第四次浪潮”,它将根本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面貌大为改观。最后,本文提出大农业发展的若干方略。  相似文献   

7.
无锡的优秀革命传统是无锡城市精神的基石和源泉,无锡城市精神又是革命传统和时代特质的结晶。新的历史起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在历史传承中弘扬光大无锡城市精神,使城市精神成为我们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弘扬城市精神,这对于无锡实现“一当好、三争创”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红丽 《经济》2014,(8):18-22
近期,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能源革命。“革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语,如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能源联系上了,这就像一枚炸弹投向了能源行业。  相似文献   

9.
党的自我革命是一个包含多重意蕴的整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用科学方法推进自我革命,使自我革命的丰富意蕴在其科学推进中得到充分展现。这些科学方法体现为:运用战略思维把握自我革命的前进方向,运用历史思维深化自我革命的精神主动,运用创新思维拓展自我革命的时代场域,运用底线思维保持自我革命的持久定力,运用辩证思维丰富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运用法治思维完善自我革命的长效机制,运用系统思维优化自我革命的整体布局。坚持以科学方法推进自我革命,是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0.
《经济》2014,(8)
正近期,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能源革命。"革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语,如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能源联系上了,这就像一枚炸弹投向了能源行业。什么是能源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传统能源、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国有能源企业与民营企业如何面对?他们的机遇与挑战在哪里?本期,《经济》记者采访相关专家  相似文献   

11.
李荣 《现代财经》2003,23(6):3-6
现代科技革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乃至思维方式等带来深刻影响,从而也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将引起高等教育深刻的变化。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将更加尖锐和突出,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从一定意义上说来,有赖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本文就现代科技革命与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革命文化蕴含着“初心使命”的政治方向、“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契合了思政课的政治高度、思想温度、理论深度的时代要求。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在知识、方法、价值三维教学目标上存在着未能充分阐释革命文化的历史出场、未能灵活运用历史分析教学法、未能准确把握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等问题,弱化了融入思政课的效果。思政教师需要准确把握革命文化的要义,运用历史分析教学法,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推进融入路径。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革命本质上是主体的革命,加快主体生产力革命,以人的解放促进生产力的全面解放和发展,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强烈呼唤。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首先必须使主体生产力,包括主体的价值观念、认知结构、劳动技能、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由科技和经济双重推动的加速变革时期,伴随着后IT时代的逐步来临,一场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已悄然孕育。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自身的发展现实,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审时度势的提出,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以及和谐社会的最终建立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并将为21世纪的强国之路奠定最为可靠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必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任剑涛 《开放时代》2007,(2):148-158
当革命政治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不是就可以不过政治生活了,而是我们必须通过探索,寻求新的、代替革命政治生活的政治生活形式。在这种新的政治生活形式正式形成之前,整个促进其形成的过程,就是后革命政治运行的过程。于是,问题就此再次突兀地显现在我们的面前:后革命时代,我们如何面对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6.
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并认为劳动是商品,他们的认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但是,在"资本集中和土地私有"以后他们的认识就与现实相矛盾了,主流经济学家们因为没能解决当时提出的问题而陷入了危机.马克思证明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他提出了劳动力商品范畴,证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引发了经济学的革命,从而解决了那个时代提出的问题,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主流经济学家因为无法说明劳动者的工资和利息收入问题而再次陷入了危机,这可能预示了经济学革命的再次来临.作者认为,只有通过理论革命,证明劳动本身具有价值,证明资本收入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才能解决现实社会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早期活动家马骏烈士参加革命运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国内学者主要从马骏一生主要的革命事迹、在天津的革命活动、在东北的地下斗争及其爱国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做了研究,既为进一步研究马骏提供了资料参考和学习借鉴的示范,也为后续的马骏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马骏思想转变轨迹、马骏的民族观以及马骏在苏联学习期间的活动情况等问题涉及很少,有待学者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经济》2014,(8)
正近期,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革命"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语,如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能源联系上了,这就像一枚炸弹投向了能源行业。什么是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到底要"革"谁的命?这个看似很明了的问题,但置于能源领域却并不好"界定",业内人士理解不一。  相似文献   

19.
戴锡生 《江南论坛》2008,(11):37-37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人事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做到解放权力、解放职能、解放机制、解放自我,真正实现“自我革命”。自我革命就是打破自身存在的种种思想桎梏,冲破旧的观念束缚,确立新思维、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在充分阐述北京市革命纪念建筑物的历史线索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北京市革命纪念建筑物保护与利用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北京市革命纪念建筑物作用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