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李涵 《经贸实践》2016,(8):186-186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体系逐步形成,金融活动对经济发展建设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金融证券化成为当前金融业主流发展趋势。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金融业发展进入重要时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金融化正在逐步被金融证券化取代。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所以金融证券化发展时间较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且存在一些问题。为促进我国金融证券化发展,应加强对当前金融证券化发展的分析,明确发展趋势,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以推动金融证券化进程。本文将针对金融证券化趋势及金融证券化发展展开研究和分析,以促进我国金融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的路径选择及路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斐 《经济师》2004,(5):240-240
文章论述了在由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的路径选择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应考虑的现实问题 :虽然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 ,但金融约束是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改革不可逾越的阶段。同时 ,在金融深化的整个阶段中都应时刻警惕金融泡沫 ,对本国金融深化的国际化进程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步晓宁 《时代经贸》2011,(6):166-166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金融深度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变量的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对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了验证,指出金融深化可牲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即通过改善金融市场机制,提高金融市场职能,加速金融发展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金融深化是缓解金融压抑、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广义的金融深化是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的一系列促进金融部门发展的政策组合,但金融深化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金融自由化。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积极谨慎地推进金融深化,最大限度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同时需要通过改革金融体制、加强金融监管和开展国际协调等多种手段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金融深度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变量的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对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了验证,指出金融深化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即通过改善金融市场机制,提高金融市场职能,加速金融发展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郭金录  喻平  付争 《经济纵横》2023,(6):117-128
本文利用5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结构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的赋能可以促进不同融资模式下的融资者信用等级分层;金融科技通过赋能信贷模式,推动金融结构向市场主导型方向发展,但金融体系内部对金融科技的赋能有双向调节和对冲功能,可以抑制金融科技“新中介”与技术改进后的“再中介”银行体系之间的竞争与分化,促进金融体系协同发展;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赋能的着力点在强、弱政府组织力国家中有显著差异。为促进金融科技与金融体系深度融合,银行部门要推进金融科技在提升信贷审批精准度、降低不良贷款率方面的应用,加强金融科技对银行信贷的赋能。  相似文献   

7.
金融深化理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凌峰  徐德富 《时代经贸》2007,(5Z):84-84,86
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深化及其相关理论,然后运用金融深化理论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金融深化进程,根据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金融机构企业化、市场化,利率市场化以及深化资本市场来促进我国金融深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金融错配理论上会通过企业投资组合选择促进企业增加金融投资。基于我国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错配显著促进了企业金融化;金融错配主要促进了长期金融资产和类金融资产投资,前者在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中更突出,后者仅在盈利能力弱和国有企业中显著。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通过提高融资约束和扩大金融与实体收益差促进企业金融化,并对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影响表现出动机异质性。如受金融错配的影响,企业增加长期金融资产投资,是出于缓解融资约束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获取高额金融回报的主动逐利动机,而增加类金融资产配置仅是迫于主业投资收益率下降的被动逐利动机。进一步检验揭示,利率管制放松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均能弱化金融错配作用下的企业金融化,但主要是弱化类金融资产配置。未来,相关部门有必要深层次地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需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多层次全链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金融服务精准落地,适配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洪钧 《经济师》2008,(2):199-199,201
文章分析了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提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S,肖和罗纳德·I·麦金农在金融深化理论中指出,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落后和经济欠发达的症结在于政府过度控制金融操作。金融深化是指发展中国家放弃利率限制和信贷配给等金融管制政策,发挥金融体系引导社会储蓄和进行生产性投资的功能,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使金融体系自身也获得发展的过程。由于从表面上看,政府每一次放松管制,金融深化才迈前一步,许多人认为金融深化进程掌握在政府手中。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创新在金融深化中的作用,提出创新是决定金融深化进程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创…  相似文献   

11.
东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且金融深化趋势明显。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为协助,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而培育金融中介和提升金融市场化程度,则对于促进金融发展和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VAR模型对1989-2011年间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鉴于此,我们首先应该继续深化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其次要加强金融监管水平,尤其是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同时还要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二者之间得到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亚太地区金融变革看我国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的趋势李曜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起飞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金融深化,发挥金融对经济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实现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的良性循环,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80年代以来,一场以自...  相似文献   

14.
经济金融化背景下经济民营化发展趋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金融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民营经济与民营资本已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渗透到了金融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民营产业资本正在积极通过民营金融机构来促进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民营经济的金融化趋势及其强化,不仅是实体经济所有制结构的继续调整,而且也必将会从根本上改变金融经济本身的所有制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为这种多元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在跨行业协同效应以外可能产生的盲目扩张、风险聚集以及掣肘消耗等方面的消极与负面的影响,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1)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深化进程遵循倒“U”曲线的演化路径;(2)我国金融深化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扩大的库兹涅茨效应。对此考察后,我们认为:随着金融的发展和现代部门在经济中比重的提高,政府在利用金融体系调控经济中的政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同时,我们预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并将延续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70 年代以来, 金融自由化就逐渐被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解除金融压制的主流金融政策。到80 年代这一趋势更是形成了高潮。然而实践的结果是: 通过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加大了这些国家金融业的风险。本文以为: 金融自由化作为金融深化的较高层次, 其本身是没有错误可言。关键在于金融自由化这一政策框架有没有相对应的微观主体( 主要指市场经济下的成熟经济机构) , 以及引导政府和微观主体据以调整自己行为的充分信息。而这两点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基于此, 本文第三部分比较了金融化的两种方案: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约束。提出金融约束是我国解除金融压制现象和抑制经济气泡生成较为合适的方案。本文第四部分通过对金融约束和金融深化辩证运动过程的分析, 提出微观金融主体为了弥补金融约束导致的成本而进行的金融创新, 是推动我国金融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发展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内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静文 《现代财经》2005,25(7):22-25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产业间经济关联度差、产业结构转化能力欠缺等问题。运用模型来刻画由金融体系主导下的资金流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可得出金融深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的结论,并可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机制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货币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金融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金融不仅仅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金融也是一国的战略性核心经济资源.金融发展适度,是实现经济最优增长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要从回归职能本位、尊重市场规律、深化金融改革、强化金融监管等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包容性金融模式是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包容性金融指标集中评价“金融发展的普惠性”.但是,经济金融化加剧金融投机行为,助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并且金融发展不应排斥金融创新性.因此,包容性金融发展应涵盖“金融发展的普惠性”、“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的创新性”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并随包容性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强,但该效应的发挥主要通过金融发展的普惠性来实现.政府应重点加强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并加快中西部市场化建设,探索“政府诱导、市场参与”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由于经济增长与金融成长有极强的内生关联,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地带性差异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分布格局和发展层次。从面上看,随着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深化,优势要素会由区域内向区域外扩散和辐射,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落后地区的经济-金融因素,区域金融的发展空间得以扩展,从而逐步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从点上看,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间金融对民营经济的内在性金融支持,决定了民间金融在金融体制变革和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