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市型商圈作为城市的主要商圈,其持续繁荣和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繁荣景象也是城市商业发展水平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商业地产的兴起,大城市都市型商圈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理论界对怎样培育、发展并保持都市型商圈的持久繁荣的研究还是十分缺乏.本文通过对广州天河路商圈发展各个时期的业态组合选择的分析,对比亚洲地区其他知名商圈的业态组合,论述了国内都市型商圈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商圈生命周期理论,以广州天河路商圈为例,从动态的角度,探讨影响都市型商圈聚集与扩散的主要因素及动力机制发现:商圈的发展,依赖于城市自然人口、经济、交通因素对商圈的影响以及商圈内部主力商家的自身发展。在商圈发展初期,商圈表现出一定程度上产生聚集效用,其关键的因素是便利的交通条件。而在人口和经济因素的推动下,商圈聚集的能量向外释放,就必然产生扩散效用,这一效用又反过来又促进商圈更大的聚集。在商圈高速成长阶段。则需要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对商家的经营策略和经营定位要求也更加严格。到了商圈发展的成熟期与衰退期,商圈的聚集已基本完成。为更好地发挥都市型商圈作用,政府部门应积极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企业确立差异化的经营策略和塑造商圈文化。  相似文献   

3.
上海海派商业文化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在理论与实残的结合上、在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上,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果。海纳百川、中西融合的特点起来趟凸现。表现在:商业管理文化更具有魅力商业营销文化更走向现代,商业环境文化更展现风采,商业服务文化更体现诚信,商业人才文化更显示品位。海派商业文化建设,推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海派商业文化的内涵。商圈文化是在商业文化建设中,逐步形成的围绕商圈经济发展的具有鲜明的商圈特色的文化。其主要的特征是:商圈文化与社区文化的结合;商圈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商圈文化与时尚文化结合;商圈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反映了商圈所在地区的风俗民情和地区的品格品位。推进商圈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圈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进了地区经济、地区文化的发展,从而又促进了上海打造更新、更浓、更亮丽的海派商业文化,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  相似文献   

4.
根据上海市和各区的“十二五”规划,上海未来发展的主题将是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来展开,因而商圈发展也被提升到更高、更重要的层面上。文章通过分析各中心城区在经济、商圈规划、生态、基础设施、政府自身五个方面的发展规划,以及阐述各零售商圈在经济消费实力、商场规模大小和综合指数方面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上海商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指出,应当从政府角度出发,统筹规划,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商圈整体品牌,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进而推进商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隽 《江苏商论》2012,(9):35-38
随着江苏省沿海经济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连云港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打造港城特色的核心商圈已成为连云港国际化海滨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结合连云港市新浦区核心商圈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连云港市新浦区核心商圈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整体规划现有商圈,积极开发东部新商圈;调整经营业态,提升经营档次;加强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商圈环境;全力构建连云港特色商业街区。  相似文献   

6.
邱小平 《电子商务》2014,(12):52-53
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从“地域商圈”的视角来认识和分析商圈,比从传统的单一店铺的商圈分析显得更为重要。“地域商圈”因素的分析已经成为零售企业商圈分析最为重要的因素。零售企业应多结合“地域商圈”的形成与发展来进行商圈分析,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现代商业》2008,(10):9
3月1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中国房地产协会、中国指数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07—2008年度北京家电商圈调查研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在经历了21年的发展后,北京家电零售市场目前已形成沿三环的北三环——马甸、西三环——中央电视塔、南三环——洋桥、东三环——西坝河四大主要商圈。  相似文献   

8.
根据笔者了解到的信息显示,近年来京沪穗三地顶级商圈发展速度很快,租金一再上涨,致使商圈本身量级不断得到提升。而在这种变化过程中,作为顶级商圈的特点越发明显。在此本文将对三地的顶级商圈做一次全面盘点。  相似文献   

9.
杭州的商业地产已进入历史性的发展拐点时期,本文选择在杭州商业地产界有十几年发展时间的传统核心商圈之--吴山商圈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商业行进轨迹及现状,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原因所在,最终针对其中问题提出促进吴山商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西 《商业时代》2005,(2):79-80
如何维护商圈的“生态平衡”,寻求建立商圈资源的最佳配置,成为众商家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在零售业全面开放的前夕-2004年12月10日。北京知名商家、专家聚集一堂参加由《精品购物指南》报社组织的“首季京城商圈高峰论坛”,共同指点京城商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商圈的时空动态性述评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传统商圈理论对于研究商业企业,特别是研究零售商业企业销售辐射范围是一种有效的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区域经济的新发展,商圈的概念不应只是服务于单个零售企业,而应该看成一定空间商业企业的集聚,随着集聚产生了商圈内和商圈间的相互竞争,并对商圈时间动态性和空间动态性产生了深刻影响。商圈不仅随着经济周期、季节和生命周期等时间因素发生变化,而且随着各种外部和内部空间因素发生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天河商圈进行深入的研究,指出了目前天河商圈的发展还存在商家间竞争激烈、类型单一且潜力未挖掘、交通问题严重和环境管理有待改善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发展一站式消费、建设城市广场、整合土地和整治交通、以及多圈层发展战略,目的使天河商圈朝着具国际化影响力的商圈迈进。  相似文献   

13.
《现代商业》2007,(7S):64-67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提速,深圳传统商圈进入二次开发的规划发展轨道。实施中的地产项目为零售商提供了更多发展壮大的机会。根据商圈消费功能日趋多样化和专业化的要求,零售业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深圳的百货店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获得怎样的生存发展空间?已成为百货从业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商圈发展成为衡量城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福建省部分商圈的走访调研,得出福建省商圈面临着商业综合体体量过剩、定位同质化、商圈整体聚客能力差以及高端消费外流的问题。对此,提出福建省商圈建设应加强商圈建设整体规划、打造个性化商圈、实行商圈品牌战略、加快推进智慧商圈建设的发展策略,以期为福建省商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与城市商业的发展,商圈在大中型城市经济贡献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以其特有的污染少、直接带动消费、接近消费者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商圈重心在大中型城市的商圈发展过程中显现得比较突出,其核心优势是带动整个商圈的发展,商圈重心移动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对一个商圈的形成、走势、规模及前景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这些都会在商圈的发展轨迹上有所体现,本文以发展较为成熟的广东省广州市天河路商圈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商圈一般分布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条件好、环境优越的地段,因此商圈的发展需要抓住消费者需求来促进商圈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消费者交通出行方式、出行目的、消费客流年龄等进行分析,为国内其他城市商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俞玮 《商业企业》2007,(1):41-44
商业街区(商圈)客流量是了解其发展水平、知名度和吸引力的重要方面。客流总量反映了商圈的总体吸引能力和潜在消费群的数量.客流结构、客流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等则折射出不同商圈的特点及其在商业、商务、旅游、交通等多方面的发展状况。通过实地调查揭示客流量的一般规律和分布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政府来说有助于对商圈进行规划布局和功能调整,提升城市商圈建设和发展水平:对企业来说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经营结构,开展市场营销。提高对目标市场的把握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近期,本市某CBD商圈中有一个知名写字楼,楼内有一个世界著名的IT企业要搬出,其中的一个原因竟然是员工觉得"没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南坪商圈现状及发展潜力,通过南坪商圈和其他商圈的对比,找到了适合南坪商圈的发展定位。最后,提出了南坪商圈发展策略,即以会展经济带动南坪商圈发展,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南坪商圈发展,以文化旅游休闲经济点缀南坪商圈,以消费群体及房地产开发支撑商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商业企业》2009,(4):29-30
杨浦区政府对五角场商圈提出的商圈共荣、抱团发展的策略,启发了我们崭新的营销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