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地质经济运行机制和国家经济运行机制作了一些比较,认为地质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原则是要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重点是要赋予地勘单位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前些年,我国经济学界曾对此进行过研究探讨,但众说纷纭,未取得较好的共识。最近,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正确认识和贯彻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是深化和完善改革的关键问题。为了推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本刊在这一期组发了几篇文章,分别从不同侧面进行探讨。今后我们拟继续刊登此类文章,欢迎大家对诸如究竟怎样正确认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农业中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如何有机结合,怎样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运行机制,怎样促进农村市场的发育和体系的建设,从宏观上如何加强对农户家庭经营和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计划指导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3.
一、模式转换过程中的农业投资"断裂"以家庭承包制为契机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引起了传统农业投资机制的大变动,农户已经成为投资机制中独立的充满活力的投资决策者.同时随着国家财政、科技体制的改革,对农业投资的管理也作了一些调整.如对国营农业企业和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单位实行盈亏和经费包干,对支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实行无偿使用与有偿使用相结合,以及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部分实行"拨改贷"等.这些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我国的农业是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农业经济领域中,要不要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计划经济如何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经济运行机制,是关系到农业经济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迫切需要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5.
农业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彻底摆脱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影响,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迈进,形成一种具有内在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农村经济运行新机制.但在县以下无权提高农产品价格和控制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的情况下,要形成这种新机制的关键是,既要教育农民顾全大局,多做贡献,更应尽力体现价值法则,自觉地按价值规律办事,采取综合配套措施,缓解并逐步解决农业同其它产业之间存在的"比较利益"差距,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1. 大力发展高效益农业,建立"稳粮增效"的农业新格局大量事实证明,在有限的土地下既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又能增加收入,关键是  相似文献   

6.
贫困地区经济贫困现象的形成,有着极为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例如,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文化心理封闭;等等。贫困地区只有克服这些障碍性因素,才能实现其经济运行机制的正常化。为此贫困地区经济运行机制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别功能:1.必须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2.必须有利于企业的长期行为;3.必须有利于新企业生成。而要使贫困地区的经济运行机制拥有这些特别功能,作为这一机制设计者政府,必须对传统的、以高度集权为主要特征的管理经济方式予以变革,通过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链是"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构建农业产业链是构建"以工促农"机制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以工促农"机制中还存在农业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相对弱势、农户与企业间利益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不畅、区域农业产业链中断、农村投资环境不佳、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政府有:必要促成以农业产业链为纽带的"以工促农"机制的建立.而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合理构建,则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并着力增强农业产业链各主体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在经历着一个伟大的变革。几千年来形成的单一农业结构,封闭型的自给自足农业经济模式,正在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转化;农村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这种变革同前几年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比较起来,意义同样深远。正确认识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地质部门经济运行必须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如何结合,是地质经济改单的基本点。由于地质部门中地勘业与非地勘业并存,因此,在地质部门经济运行中,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必然是多样的,随其调节对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文中提出了四种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农业经济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加之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流行普及,各行业争相加入"互联网+"新模式。农业作为我国最为传统基础行业,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是大势所趋,农业经济模式及相关经营理念应该从根本上发生变革。本文以中国农业经济模式发展现状为着手点,解析现有模式及其所存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电商发展模式应用于农业经济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落实措施,以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向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会计改革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1991年颁布的《会计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我国会计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的会计模式,就是要适应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会计。在会计事务的宏观管理体制上,既要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又要充分发挥部门和基层核算单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企业会计工作要在做好记帐、算帐、报帐的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从三个方面推进地质勘查工作进入有计划商品经济轨道。一是在地质勘查经济运行中实行计划和市场的结合,通过直接计划、间接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形式,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机制的作用;二是加快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的改革步伐,主要是强化预约束,堵住吃“大锅饭”的后路,促使地勘单位尽快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以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三是改革宏观管理,对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突出价值量的考核,减少实物量的考核,加强经济手段调控,减少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13.
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是我国改革、开放、商品生产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倡适度规模经营,对农村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一) 规模经营是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放宽而逐步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农民强烈要求致富的愿望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强国富民,发展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在根本上实现着产品经济模式向商品经济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是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而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和形式;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基础是商品经济,结合的形式覆盖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结合的范围和程度,将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市场发育程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对发展农村经济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进入90年代,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农民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二是农业生产从求得供需总量的平衡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化;三是农村经济从初级商品经济向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商品经济转化;四是从手工操作的传统农业向依靠科技兴农转化;五是农村产业结构从相对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工商、产供销综合型经济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产品经济、计划经济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牢固树立大农业、大流通、大市场观念,建立与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但是,在过去长期存在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应优化经济模式,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关部门应将我国农业与互联网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形成"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云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模式已经发生颠覆性改变,从传统的实体经济模式转变成移动互联的共享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模式下,人力资本的竞争依旧在组织竞争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在职培训作为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教育投资是劳动者获得专业技能和生存本领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一.在职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农村已经进入了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阶段。在新的形势下,改革农业计划体制,使之有效地指导农业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下面,拟就此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多功能农业企业自身特点、农村"金融抑制"、农户投资行为取向、农村资本非农化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多功能农业产业化的资本约束现状,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即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资本投向多功能农业产业化;改造农村发展银行,建立多功能农业产业化启动资金机制;激活农村"金融市场",营造多功能农业产业化良好的融资环境;建立多动能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我国农业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问题 大多数同志认为,我国农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重要标志,一是我国农业正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二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我国农业两个转化的出现,预示着农村生产力将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有的同志把我国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