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祖辉 《农家之友》2009,(19):42-42,74
为探索油菜在全州的适宜播种期,全州县原种场进行了油菜的分期播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地力及肥水管理一致的条件下,10月6日播种的油菜籽产量最高为129kg/667m^2;10月13日播种的为122.47kg/667m^2;10月20日播种的产量为121.63kg/667m^2。由此初步确定油菜在全州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品种选用不当、播种期偏早、播种季节气温偏高等原因,致使大白菜软腐病发生较重。通过相关人士的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一、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适应市场需求、抗病、优质、高产的大白菜新品种,如北京新3号、秋绿75等。二、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根据武清区大白菜播种季节气候特点和大白菜的特性,适当晚播,适宜播种期为8月10日左右,足墒直播,亩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经济》2013,(7):38-41
一、5月份粮食市场运行状况(一)玉米市场运行态势1.东北玉米播种期因低温阴雨延迟,但播种计划基本完成主产区东北地区玉米播种期间低温雨雪天气,导致起始播种期延迟7-10天,进入5月中旬后,当地气温快速回升,有利于提高播种进度,播期推迟的不利影响得到一定补偿,当地春玉米集中在5月15日前播种,到5月25日前后,东北地区的播种已经基本结束。但是播期延迟已经造成黑龙江省北部部分地区有玉米改种大豆的情况。至6月初,大田作物  相似文献   

4.
<正>1.大豆品种选用不合理,对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不适应。2.大豆播种期太早,植株营养生长期太长,导致大豆开花期生理年龄太老,难以结荚。播种夏大豆,一般早熟品种适宜播种期为6月10~20日,最迟不能超过7月20日,中熟品种为6月15~30日,迟熟品种适宜播种期为6月下旬~7月初,最迟不能超过7月25日,收青毛豆的播种期可适当延迟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5.
一、育苗 1、品种选择。要求选择耐低温、弱光、植株开展度小、早熟、抗病、丰产、抗逆性强、结果率高的品种。主要有早丰1号、苏椒5号等。 2、播种期。播种期以8月20日至9月初为宜。此期播种既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可保证春节前就能形成一定的产量。 3、种子处理及播种。当幼苗长到3~  相似文献   

6.
声音     
今年玉米、大豆播种期肯定会延迟,大豆估计要到5月16日前后才能播种,较往年推迟十天左右。——黑龙江省逊克县大豆种植大户杨长轩说。据了解,正常年份黑龙江黑河地区大豆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6-8日之间,玉米则在每年4月28日前后播种。  相似文献   

7.
荠菜栽培北方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播种,5月上旬至6月中旬收获。南方可根据气候条件和茬口的安排来确定播种期,一般2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现将荠菜春季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栽培季节 蕹菜不耐低温,性喜高温多湿的环境,耐热不耐寒,遇霜茎叶即枯死。播种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而定,日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采用设施栽培,播种期可适当提前。在湘北地区,早蕹菜大棚促成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3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开始收获。  相似文献   

9.
大洋洲     
澳大利亚(10月11日):在该国北部部分地区,2005年冬季谷物作物的收获工作刚刚开始。今年产量前景比季节开始时的设想要好得多。在主要播种时期十分干燥的条件过后,6月下半月终于出现了充沛的降雨,对一些集中抢播作业很及时。由于本季节的降雨模式,据报农民的小麦播种面积减少,因为小麦通常是在播种期前半期播种,但大麦的播种面积增加,大麦是在迟来的降雨最终到来后播种的。在播种期推迟的情况下,一般都采取这一作法,因为大麦的表现要好于小麦。  相似文献   

10.
1.适时精量播种,培育壮苗根据品种或组合生育特性安排适宜播种期和移栽期,秧龄控制在25-30天。精量播种是发挥大穗型组合和品种的穗粒数潜力,争取低位分蘖生长和成穗的关键。在技术措施上一是提高种子的质量和播种的质量,确保成苗率高和秧苗素质好;二是控制播种量和用种量,播种  相似文献   

11.
1.调节播种期露地栽培的西瓜,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当提前或延后播种,使坐瓜期避开阴雨季节,以利授粉受精,从而提高坐瓜率。  相似文献   

12.
“绿星70”因其为三系配套杂交种,其杂种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表现为高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白斑病、黑腐病等,属综合抗性极强的好品种。生育期适宜及播种时间的多向性使“绿星70”在播种时间范围上更具特色。一般秋菜品种播种期范围5天左右,而“绿星70”播种期可阔宽到15天左右,是小麦、土豆、西瓜、甜瓜等收获较晚作物下茬最理想的秋莱品种。具有其他品种不可比拟的抗逆性,“绿星70”根  相似文献   

13.
郝瑞锋 《农家之友》2009,(19):49-49
小麦播种期关键技术措施是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前提和保证,针对怎样正确选择品种,合理利用肥料以及适量播种,做好麦播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合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5月份粮食市场运行状况 (一)玉米市场运行态势 1.东北玉米播种期因低温阴雨延迟,但播种计划基本完成 主产区东北地区玉米播种期间低温雨雪天气,导致起始播种期延迟7-10天,进入5月中旬后,当地气温快速回升,有利于提高播种进度,播期推迟的不利影响得到一定补偿,当地春玉米集中在5月15日前播种,到5月25日前后,东北地区的播种已经基本结束.但是播期延迟已经造成黑龙江省北部部分地区有玉米改种大豆的情况.至6月初,大田作物播种后气象条件良好,作物出苗及苗期生长十分顺利.吉林和辽宁春玉米苗齐苗全苗壮,发育期接近常年或略偏晚,但黑龙江受5月中旬两次较强降水影响,春播进度偏慢,发育期偏晚,且进程不一.从全国情况看,由于种植效益的推动,今年玉米的播种面积仍然是增加的,只是增量低于预期.后期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是7、8月份是否出现严重干旱,以及9月份进入生育后期和收获期间霜期是否提前.  相似文献   

15.
"因为播种期推迟将近1个月,合作社1000多亩小麦长势目前不是很理想,不少麦苗还是'土里捂'."河北邯郸磁县天道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淑芹说,这个春季非常考验田间管理. 受2021年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连续降雨影响,河北南部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部分小麦播种期推迟10多天,有的甚至晚播超过30天,整地质量和播种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 冬牧—70黑麦原产地美国,其干草产量比其它黑麦提高17%—21%,是最好的冬季牧草之一,1979年引入我国,现已推广到东北、西北等省区。一、 植物学、生物学特征为禾本科黑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0—180厘米,每株有6片叶,分蘖数15—30个,穗长14—15厘米,生育期243天,4月上旬抽穗,6月上旬收获种子,千粒重26—27克,耐寒性特别强,播种后平均气温为4.4℃能生根出苗。抗病能力强,未发现病害。二、种植方法播种期:3、4、9、10月为播种期,但以9月份播种较好,青刈次数多,产量高,据江苏某农科所试验,9月播种,11月中旬至第二年  相似文献   

17.
红芽芋是福建省永泰县清凉镇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近年来试验示范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表现为三大优势:提早上市,可提前10-20天;无芋柄,品质明显优于露地栽培;提高产量达10%-20%,总结栽培技术如下: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采用催芽育苗可提早至1月上中旬播种,如果采用直播栽培,播种期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辽宁中西地区主栽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至出苗的影响,为防寒减灾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恒温土培法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播种至出苗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有效积温指标和玉米适宜播种期及温度指标。[结果]玉米发芽率、发芽势随着温度升高呈非线性变化,规律性显著。16℃以下发芽率随温度变化迅速,而发芽势变化缓慢;16℃以上则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和播期推迟,播种至出苗生育进程加快,出苗天数随温度呈指数函数变化。供试验的玉米种子恒温6℃不萌发、8℃不出苗,恒温12℃与恒温26℃相比出苗延长24d;分期播种温度12.5℃与22.3℃相比出苗延长12d。低温播种影响出苗率,恒温土培8℃以下出苗率为0%,12℃出苗率为36%,分期播种Ⅰ期出苗率78%。[结论]玉米种子萌发下限温度为8℃,播种至出苗需要≥8℃的有效积温在120.0℃·d以上,玉米播种初始气温在12.0℃以上,辽宁中西部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研究结果可为玉米单粒播种苗全苗壮防寒减灾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鲜食大豆和玉米分期播种可以错开两者的采收期,延长供应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搞好分期播种,原则有三条: 一看种植户的设施条件。一般来说,早春越早栽培,收入越高。但促早栽培的播种期要看保温设施条件而定。2月中旬至3月初可采用小拱棚栽培,3月中旬至3月底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4月初以后可露地栽培。当  相似文献   

20.
正1品种选择。白玉春萝卜、农春大根萝卜,叶数少,根膨大快,抽苔稳定。肉质根光滑整齐,歧根、裂根少,根部全白,长筒形。风味佳,质脆味甜,水分多,糠心晚。播后60天根重可达1公斤。2栽培技术要点2.1严格播种期。环境温度在10℃以上,连续7天以上晴好天气即可播种,播种时间:温室+地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