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炭疽病。此病多发生在夏季多雨天气。在瓜蔓和叶柄受害初期,呈近圆形的黄褐色的水渍状(稍凹陷),后变黑包,叶片上病斑呈黑包的晕圈;果实上受害初期,呈圆形淡绿色渍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大斑,并发生龟裂。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淡红色的粘质物;干燥时,皮下果肉干腐龟裂。 二、蔓割病,也叫枯萎病、萎蔫病。是西瓜生长期间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尤以结瓜初期发病最多。在幼苗期。受害植株的子叶萎蔫下垂,以后茎基部变褐,蔓延到30厘米左右时,发病植株的茎部叶片首先萎蔫下垂,以后向高节位扩展,直至全株死亡。在结瓜初期,发病植株的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变成褐色后发生纵裂,常溢出胶质物。  相似文献   

2.
——根腐病 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变黑,严重时整叶变黑焦枯;植株主根和茎根变黑,根瘤菌减少。在防治上,对发病植株要及时用灰粪拌磷钾肥点蔸或开沟埋施,并用50%多菌灵或70%托布律1000倍液淋蔸。 ——赤斑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先由赤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型或椭圆形赤色斑点,以后病斑中央稍凹陷赤色变浅;茎或叶柄发病初期也是由赤色小点扩大成条状赤色病斑。在春冬温暖潮  相似文献   

3.
《农家之友》2010,(7):56-56
农友小五问:农大夫,我种的淮山得病了,主要是叶片和叶柄受害,茎部也有受害。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始病斑为暗绿色水渍状凹陷的小斑点,扩展后呈黑褐色、病健明显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发病后期病斑中部呈灰色至灰白色,有时病斑上出现不规则的同心轮纹,病斑外围有黄色晕圈。叶柄受害时,开始在叶柄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斑,后期病部呈黑褐色干缩,致使叶片脱落。茎受害后,病点沿蔓的纵轴方向扩大后成为圆形或梭形黑褐色病斑。病部略凹陷,若绕茎蔓发病一圈或顶梢受害可使生长停止,成段茎变黑褐色,致藤茎枯死。请问这是什么病?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小斑病是玉米制种田的主要病害之一 ,大斑病在不同类型地区均有发生 ,而小斑病在大部分地区常和大斑病混合发生 ,该病以抽穗期发病最重。一、症状(一)大斑病受害叶片初期呈灰绿色或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大 ,形成中央黄褐色 ,边缘褐色的梭形病斑 ,严重时几个病斑连接成条状 ,造成叶片枯死。(二)小斑病小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斑初期呈水浸状 ,后变黄或红褐色 ,边缘色较深 ,有时病斑上有2~3个同心轮纹 ;病斑形状大小受粗叶脉的限制 ,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当叶片上病斑密集时常相互连片融合 ,导致叶…  相似文献   

5.
<正>一是在土壤及落地的病叶、病果以及杂草中。现已查明,桃小食心虫、葡萄虎夜蛾、枣尺蠖、金龟子以及叶甲、象甲类害虫主要以蛹、成虫、幼虫在树基周围的土壤内、石块下越冬,金纹细蛾、梨木虱、梨网蝽以及一些叶蝉在杂草落叶层中越冬;多种褐斑病、黑星病、灰斑病、苹果花腐病、葡萄白腐病、霜霉病、桃褐腐病等病菌则主要在果园枯枝落叶、烂果中,人们把它叫做"病残体"。病菌在其中营腐生生活。它  相似文献   

6.
葡萄短须螨也叫葡萄红蜘蛛,属蛛形刺,细须螨科、短须螨属. 危害症状 短须螨以幼虫和成虫先后在葡萄嫩梢基部、叶柄、叶片、果梗、果穗及副梢上为害.常在叶片的背面,靠近主脉和侧脉处活动,其为害部位也可随副梢生长逐渐向上转移.植株受害严重时,果梗、副梢、卷须等处会出现黑色坏死斑,最后使叶片焦枯脱落,造成植株早衰.果穗受害后,梗穗轴呈黑色,组织变脆,极易折断.果粒受害,表皮粗糙或形成龟裂纹,影响果粒生长,后期影响浆果着色,含糖量大为降低,品质变劣.由于叶片受害,早期落叶,不仅影响葡萄的产量和质量,枝条也不能正常生长与成熟,养分积累减少,还影响第二年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上海农村经济》2007,(12):44-44
答:菠菜病毒病,又叫花叶病,近年来有所发展,局部地区危害较严重。症状表现:被害植株心叶萎缩或呈花叶状,老叶提早枯死脱落,植株卷缩成球形。受黄瓜花叶病毒浸染的病株表现为叶形细小、畸形,节间缩短,呈丛生状,新叶黄化。被芜菁花叶病毒浸染的病株,叶片形成不规则、浓淡相间的大花斑,叶缘向上卷。  相似文献   

8.
正病害的可能从病害的角度分析葡萄软粒或烂果,田间普遍见到的就是下面这5种病害,分别是霜霉病、白腐病、溃疡病、房枯病、酸腐病。1.霜霉病危害表现特征在叶片上:开始危害时为半透明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多角形病斑,环境潮湿时,叶背出现霜状物(不是毛状物)。发病叶片会早脱落。在花蕾、前期幼果上:染病的话可见霜状霉层。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04,(6):32-32
柑桔裙腐病又称柑桔脚腐病、柑桔疫霉病,是由好气性疫霉菌引发的真菌性传染病。可入侵植株枝、叶、茎、根等组织,形成水渍状斑点,导致组织腐烂并且不断扩大。发病病斑变褐色,流出松香状胶粒或引发斑状霉烂,引致植株叶片褪绿、枯黄,影响品质和产量,甚  相似文献   

10.
一、慈姑黑粉病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和叶柄,也为害花和球茎,多在小署后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生。叶片、叶柄病斑最初为褪绿小斑点,以后逐渐变为黄绿色突起的疱斑;病部常有黄白色浆液流出,严重时整个植株的叶片、叶柄有无数的疱斑,使叶片桔黄。花器受害后子房变成黑褐色。  相似文献   

11.
正黑斑病:多发生在苗期,植株受害后,叶片、叶柄产生小黑斑,温度高时病斑扩展为灰褐色圆形病斑,直径在5~10毫米,轮纹不明显,且薄而易破,造成叶片穿孔。防治方法:一是实行合理轮作,种植密度适宜,通风透光良好;二是于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  相似文献   

12.
——炭疽病。主要症状:叶片病斑呈灰褐色,部分病叶中间破裂成孔,叶缘向背面卷缩,高温多雨期病叶腐烂脱落。受害茎秆由初期的淡褐色小点逐步扩大呈褐色椭圆形病斑。果实受害呈水渍状褐色圆形病斑,后期腐烂。防治方法:在猕猴桃生长期应喷洒多菌灵、代森锌800倍液或托布津1000倍液预防,结果期再喷1~2次进行预防。发病感染期应连喷数次以抑制、减轻病害。 ——灰霉病。发病初期,在  相似文献   

13.
正西瓜细菌果斑病又称细菌斑点病、西瓜水浸病、果实腐斑病等。是近年由国外传入的毁灭性病害。苗期和成株均可发病。瓜苗染病沿中脉出现不规则褐色病变,有的扩展到叶缘,从叶背面看呈水渍状,种子带菌的瓜苗在发病后1~3周即死亡。西瓜果实染病,初在果实上部表面现数个几毫米大小灰绿色至  相似文献   

14.
一 、以 防 为主 众 所 周 知 ,葡 萄 一 旦 得 了 病 ,再 治 就 不 合 适 了 ,不 仅 花 费 高 ,而 且必 然 会 造 成 危 害 。 比 如 葡 萄 霜 霉 病 ,即 使 治 好 了 ,得 病 部 分 也 会 在 整个 叶 片 上 形 成 斑 斑 点 点 疤 痕 。 白 腐 病 ,一 旦 将 穗 抽 烂 了 ,再 治 这 穗 葡萄 也 保 不 住 了 。但 是 如 果 思 想 中 有 个“ 以 防 为 主 ”的 观 念 ,一 切 工 作 就主 动 了 。 葡 萄 各 种 病 害 ,特 别 是 四 大 病 害 — 黑 痘 病 、霜 霉 病 ,炭 疽 — —病 、白 腐 病 都 存 在 它 的 发 病 规 律 ,摸 …  相似文献   

15.
1.症状识别危害茎、叶及根部。叶片病斑呈水浸状,不规则形,暗绿色,无明显边缘,病斑迅速扩展腐烂,整个复叶凋萎下垂。茎上出现暗色长条斑,很快腐烂,使茎软化倒伏。根部呈水浸状黄褐色软腐,内部组织呈黄褐色花纹,根皮易剥离,缠有白色菌丝粘着的土块,并具有特殊的腥臭味。2.病原及  相似文献   

16.
桑树幼苗期的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炭疽病,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蝼蛄和桑毛虫灾等。一、灰霉病:灰霉病是由半知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跟林业上的泥枯病相似。该病毒在低温多湿,空气湿度大,粘重潮湿土壤情况下发病严重。受害桑树基部产生病斑,初为油浸状,后变为褐色,潮湿时病斑呈腐烂状,干燥时易从病斑处折断,桑苗病斑上易发生灰白色绒毛状霉层,故  相似文献   

17.
菠菜霜霉病是为害菠菜的重要病害。一、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初呈苍白色或淡黄绿色的小点,边缘不明显,扩大后呈不规则形,大小不一,直径3~17毫米。病叶由植林下部向上部发展,干旱时病叶枯黄,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层,后变为  相似文献   

18.
<正>疫病: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当幼苗长20厘米以后,疫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褪色,至全株萎蔫或打倒。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绿开始,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不整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防治:抓住发病初期用72%锰锌、霜脲WP 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WP900倍液或64%杀毒矾WP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液隔7~10天喷雾1次,防治2~3次。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10,(2):59-59
专家回答:马铃薯根腐线虫病主要危害根部。严重的植株矮小,地上部黄化,薯块表面产生黑褐色小斑点或褐色溃疡斑,储藏中病斑扩展后引起腐烂。线虫危害产生的伤口,为病菌浸染提供了条件,因此线虫发生重的地块会加重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之友》2010,(3):59-59
专家回答:马铃薯根腐线虫病主要危害根部。严重的植株矮小,地上部黄化,薯块表面产生黑褐色小斑点或褐色溃疡斑,储藏中病斑扩展后引起腐烂。线虫危害产生的伤口,为病菌浸染提供了条件,因此线虫发生重的地块会加重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