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省纳雍县老凹坝乡街上村有 11个村民组、 429户 1785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村。 1997年底,全村人均占有粮食 235公斤,人均纯收入 601元,均在温饱线以下。为尽快帮助该村解决温饱,在地、县扶贫办的指导和帮助下,老凹坝乡党委、乡政府在该村开展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工作。自 1998年 11月 17日开始发放第一批小额扶贫贷款到 2000年初,乡扶贫分社在该村共发放小额信贷 9. 39万元 (分别贷给了全村 114户贫困户 ),其中用于养殖业的 101户 8. 09万元 ,用于加工业的 8户 8000元,用于经商、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开发的 5000元。这些…  相似文献   

2.
“化肥太贵了,粮食还怎么种哟!”重庆市的一位种粮大户刘新民一脸愁容。他从镇上农资销售点打听到的价格是:每50公斤碳氨卖32元,比去年涨了6元,涨幅约23%;每50公斤复合肥76元,比去年涨了26元,涨幅约52%;每50公斤钾肥是120元,比去年涨了50元,涨幅约71%。  相似文献   

3.
<正>在甘肃省宁县米桥镇举行的运通草业扶贫分红大会上,11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喜领分红股金;在瓦斜乡义渠百花园里,一波波游人漫步赏玩、流连忘返;在春荣镇上齐村,养殖产业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新"引擎"……在精准扶贫行动中,宁县广大农村到处呈现出端"产业饭"、摘"贫困帽"、走"小康路"的蓬勃景象。近年来,宁县通过发展各种特色富民产业,全力消除"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努力夯实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永续发展的根基。据了解,仅去年宁县就有4846户19079人依托各类产业摘掉了贫困"帽子",全县贫困率  相似文献   

4.
一是要改变生产者只管生产,经营者只管流通的观念。这种产销分割的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生产者必须进入市场,向流通领域延伸,经营者也必须与生产者相结合。二是改变一户农民存几千斤粮食就是“卖粮难”的观念。试想一户④O之家,每人每年粮食250公斤.就需要100o公斤,一户农民不存几千斤粮食,自己的日子屯没法过。随着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农民必须有自己的仓储设施。三是要改变国家要掌握社会商品粮源的7O%至SO%的观念。这一要求在多渠道流通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国家掌握粮源…  相似文献   

5.
德保县敬德镇党委政府认真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大打扶贫攻坚战,到去年底,全镇累计解决温饱3376户共17859人,分别占农业总户数和总人口的92.44%和92.02%。敬德镇开展扶贫攻坚工作采取了四条有效的措施:一是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1996年,该镇遇上了严重的春旱夏涝,粮食生产仍获得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001吨,比上年增145吨,农民人均有粮257.6公斤,比上年增加10‘4公斤。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实行综合开发,重点发展水果、八角茵油、烟叶等经济效益较高的项目。1996年全镇新植水果1453亩,比…  相似文献   

6.
“你看我买的黄瓜1公斤2元钱.韭菜也不到2元钱1公斤。”这两天,家住沈阳市长客总站的赵红波明显感觉菜价降下来了。4日,沈阳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对沈阳市内几大农贸市场蔬菜价格的监测信息显示,随着天气的转暖.沈阳市蔬菜价格已于4月3日起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7.
李昌平 《中国改革》2006,(11):42-43
云南澜沧县木嘎乡拉巴村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08户,2639人,其中妇女1299人;2004年人均收入580元,人均口粮329公斤。全村100%的拉祜族。距离澜沧县城108公里,距离木嘎乡政府18公里。木嘎乡拉巴村最早于1962年开始搞合作医疗,并且一直坚持到今天,从来没有间断过。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全村人均0.5元钱从1962年一直坚持到1971年;人均1元钱从1971年一直坚持到1997年;1997年至今是人均5~8元。就这点钱,竟然保证小病免费,大病报销30%,收支基本平衡。拉巴村合作医疗的起源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拉巴村常见的病主要有风寒感冒、痢疾、疟疾…  相似文献   

8.
“对户”扶贫如何在指定时间使每个贫困户稳定脱贫,是当前扶贫工作的艰巨任务。今年,内蒙古喀喇沁旗宫营子乡在这方面有着一套独特的作法。今年年初以来,该乡首先按解决温饱的标准,对去年人均收入在530元以下的贫困户调查摸底,建档立卡,乡、村和贫困户各持一份。...  相似文献   

9.
牛场乡大寨村曾是六枝特区出了名的极贫村。全村辖 7个村民小组、 209户 896人。实 施“八七”扶贫攻坚前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 300元, 95%的人家住的是茅草房, 80%的村 民玉米饭只够吃半年,绝大部分村民生活在极贫线以下。然而,到 1998年底,大寨村人均 纯收入 2200元,是 1993年的 7 3倍;人均占有粮 500公斤,是 1993年的 2 5倍;全 村已全部越过温饱线,村民不仅吃饱了,穿好了,还建起了新楼,迈入了小康生活。那么, 大寨村是怎样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实现从极贫村到小康村的跨越的呢 ?   一、穷则思变,选准路子 大寨村的…  相似文献   

10.
桦川县星火乡是个朝鲜族水田乡,全乡6个村,1564户,5866口人,25000亩耕地。几年来,这个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以贸为先导,以企业为龙头,大搞资源的精深加工,发展外向型创汇农业,走出了一条贸工农一体化的新路子,1990年,全乡粮食总产1,100万公斤,农业总收入1,100万元,人均收入1,236元,乡村(户)企业产值1.077万元,实现利税118万元。1991年出口创汇的外向型企业投产后,实现产值100多元元,创汇20多万美元。这个乡贸工农一体化能够得到较快的发展,除发挥优势,发育市场,建立基地等措施外,在贸工农一体化运行中,紧紧抓住系列化服务这个环节,通过服务来促贸,活工、保农。他们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百万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浙江省启动新一轮帮扶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全国率先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通过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预计80%以上的欠发达乡镇农民入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乡镇层面上扶贫攻坚任务的基本完成,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发展不平衡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根据目前区域性贫困相对减弱、阶层性贫困日益凸显这一趋势,着眼于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从表中看出,从20公斤断奶小猪育肥到100公斤出栏,用沼液添加饲料喂养,大约需要150-200天.节约时间50余天,节约精饲料100多公斤,提高了饲养效益,增加了养猪收入。  相似文献   

13.
农民苦盼中央国债资金补助粮,盼到的竟是劣质小麦,甚至是陈化粮。记者最近三上河北省坝上高原,对发生在张北县和沽源县的这种怪现象追踪采访。村民:325公斤小麦淘出15公斤砂我国近年来投入大量中央国债资金,实施京津风沙源区的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规定,农民退一亩耕地可得100公斤补助粮和20元钱。张北县和沽源县连续4年遭受旱灾,亩产小麦等粮食一般仅为50公斤左右,一些农田甚至绝收,不少农民靠国家救济维持生活。不过,记者在几个村走访时却发现,去年10月前后粮食部门下发的补助粮,缺少口粮的农民却将其大都喂了牲口,因为发下来的小麦太难吃。…  相似文献   

14.
1992年自担任甘肃省金象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以来,陈学君带领职工建立起市、乡、村三级良种推广体系,引进、培育良种257个,对全张掖市农作物品种进行了三次更新、两次更代,使全市良种覆盖率由1983年的60.1%提高到现在的99.3%,平均亩产由310公斤增加到501公斤.亩增粮食191公斤.累计增产粮食3.9亿公斤.增加收入4.68亿元。金象种业增实力.上水平,成为研、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产业化高新技术龙头企业.跻身“中国种业50强”。  相似文献   

15.
这段时间,听到两则消息:一则是陕西杨凌的奶农因鲜奶无人收购而倾倒沟渠。奶农们望着一天几十、上百公斤的鲜奶无处销售发愁,有的奶农忍痛卖掉奶牛,有的甚至直接把奶牛卖给了屠宰场。  相似文献   

16.
今年44岁的陈宝林是内蒙古扎资特旗阿尔本格勒苏木农场村农民。全家六口人,共经营水旱田130亩,一年收入与高产户相比相差甚远,他种的地比别人多,但生产的粮食却比别人少,问题在哪?在一次科技扶贫培训班上他找到了答案,发现自己所缺少的是科学种田的技术,认识到种地光靠勤劳是不行的,还必须依靠科学。于是他积极参加旗、乡举办的农业培训班,订阅了《现代农业》、《致富之友》等11种报刊杂志。逐步掌握了农业科技知识并很快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他使用单体播种机解决了春旱抓苗难的问题;试种了玉米白单九良种,创亩产400公斤纪录…  相似文献   

17.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研活动,共调查汇总了550户,涉及农业人口2487人,分别占南平市2001年底58.96万农户总数的0.93‰和224.03万农业人口的1.1‰。调查内容涉及粮食生产情况、销售情况、消费情况和农民收入情况等。粮食流通组织结构状况调查初步结果:①非国有粮食经营者情况。至2001年底,全市从事农村粮食收购的人数达1097人(不含国有粮食购销公司),粮食加工户265户,年加工能力55695万公斤,2001年实际加工量28139万公斤。其中年加工能力500万公斤以上的加工大户50…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扶贫成效显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扶贫办成立二十年来,大理州的扶贫开发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年~1993年。1993年,全州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生产粮食342千克,超出当年温饱标准42千克,农民经济纯收入451元,超出当年温饱标准151元。全州贫困人口下降到了69万多人。第二阶段是1994年-2000年。这一阶段以50个扶贫攻坚乡(其中,省定47个,州定3个)为主战场,转移工作重心,实施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粮食总产量自1984年创408亿公斤的最高水平之后,连续4年徘徊在400亿公斤以下.在商品经济的新格局下,如何扭转粮食生产徘徊局面?笔者认为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在农村实行集团性双向承包——家庭承包与为农户提供有效服务承包相结合.集团性双向承包指由县、乡、村的行政领导组织的,一方面农户与村、村与乡、乡与县自下而上层层承包主要农作物生产计划及粮油定购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县对乡、乡对村、乡对户层层签订责任书,自上而下地承包化肥、农药、农膜等主要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服务.集团性双向承包既坚持了家庭经营为基础,又充实了社会化服务,是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设服务型规模农业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宿州市粮食局于今年四五月间组织人员对市辖四县一区2000粮食年度农户的粮油收支存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抽查102个乡镇,693户,2833口人。抽查显示:农户粮食生产减少,支出增加,存粮下降,具体情况如下:一、样本农户粮油收支存情况粮食:1.支大于收。调查的农户本年度粮食收入2022108公斤,人均713.8公斤;支出2115126公斤,人均746.6公斤。人均支大于收32.8公斤。农户粮食收入中,自产1917977公斤,占94.85%;购自粮食部门1700公斤,占0.08%;购自其他的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